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亚ICT产业生产网络的构建与产品内贸易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从“雁行模式”奠定良好基础、客观因素的促进、政策层面的转变、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五个方面阐述东亚生产网络形成的原因,分析东亚ICT产品内贸易影响因素为规模经济、要素差异、地理距离、资本技术差异、外商投资差额、国家平均关税水平等,并从技术效应、就业效应、产业转移效应、要素流动效应等方面对中国ICT产品内贸易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产品出口结构看中国与欧盟家产品贸易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鉴已有的国家间农产品贸易竞争和互补关系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和出口产品贸易分散度指数,从产品出口结构的角度来评价中国与欧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文章分析指出,中国与欧盟各国农产品贸易关系以互补性为主,而以竞争性为辅;此外,中国与欧盟国家相比具有相对较好的多样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因此,中国与欧盟的这种贸易关系有利于双方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徐新伟 《特区经济》2009,(2):285-286
本文主要是分析贸易模式结构的变化,即中国产业内贸易变化趋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产业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以及相关的数据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清轩 《山东经济》2007,23(1):8-11,15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结构与城市有着明显区别。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结构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农民对高层次生活消费性公共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加入WTO使农村对适应制度转轨需要的公共产品的需求增加;非均衡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使不同类型农村的公共产品需求结构呈现日益明显的地区差别;农户的收入差距使之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呈现明显的结构差异。优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使之与需求结构保持动态一致是实现农村居民对公共产品有效需求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贸易结构、中间需求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引入中间需求因素,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了扩展,分析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协整关系、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加工贸易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般贸易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短期内加工贸易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般贸易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短期内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广东的外贸确实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也不能因此而忽略贸易安全的问题.文章通过结构风险系数和国内贸易比重等指标对广东的对外贸易安全进行了分析,发现广东的对外贸易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Lall(2000)和杨汝岱(2008)的分类标准,进一步对SITC REV.3两位数分类水平上的62类产品进行再分类,并计算了1992~2014年韩国和东亚各经济体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品相似度指数、产业间互补指数和产业内互补指数。结果显示:第一,韩国和日本的产品相似性最强,两国的出口优势商品都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第二,我国和东盟国家出口商品的优势在持续增长,但在某些方面和韩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第三,韩国和东亚各经济体间的产业间贸易水平在不断下降,而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上升趋势;第四,韩国和东亚各经济体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以产业间互补为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表现为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共存,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以产业内互补为主;第五,我国和韩国的贸易集中在纺织服装、电子电力和工程机械产品方面,因此,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开始逐步形成以集成化产品、模块化生产和区域内贸易三位一体的产业一贸易格局.近年来,日本为了确保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尝试对产品架构进行调整.其中,模块型架构程度高的产品生产比较适合水平产业内分工;整合型架构程度高的产品生产则比较适合垂直产业内分工.随着东亚区域内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市场规模的扩大,不...  相似文献   

9.
作为数字经济的依托,信息通信技术(ICT)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鉴于ICT产品生产全球化的特征,其贸易规模和种类决定了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在数字经济时代,ICT产品贸易除了受到关税措施的影响外,新兴的数字贸易规则对其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WTO建立统一的数字贸易规则遭遇困境,而区域贸易协定(RTA...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Lall(2000)和杨汝岱(2008)的分类标准,进一步对SITCREV.3两位数分类水平上的62类产品进行再分类,并计算了1992~2014年韩国和东亚各经济体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品相似度指数、产业间互补指数和产业内互补指数。结果显示:第一,韩国和日本的产品相似性最强,两国的出口优势商品都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第二,我国和东盟国家出口商品的优势在持续增长,但在桌些方面和韩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第三,韩国和东亚各经济体间的产业间贸易水平在不断下降,而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上升趋势;第四,韩国和东亚各经济体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以产业间互补为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表现为产业间互补和产业内互补共存,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以产业内互补为主;第五,我国和韩国的贸易集中在纺织服装、电子电力和工程机械产品方面,因此,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经济体普遍面临着从出口主导向内需主导的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然而,目前各经济体单独扩大内需存在困难,本文试图将东亚内需整合起来,探讨在东亚构建区域性内需。通过进一步提升消费水平、调整投资结构、扩大区域内贸易和完善产品结构,东亚内需的潜力将会被极大地开发出来,成为东亚持续发展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东亚地区贸易时间与贸易持续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国关税已经下降到很低的水平及中间产品贸易盛行的情况下,贸易时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愈发明显。本文把贸易时间分为贸易便利时间和物流时间,通过研究发现,贸易时间与贸易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物流时间比贸易便利时间的影响更大。此外,贸易时间对时间敏感产品贸易的影响,比时间不敏感产品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程晨  臧新 《亚太经济》2007,(4):49-53
本文针对中国入世后2002-2006最新中美贸易数据,主要通过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平衡状态的商品构成份额及其贸易类型性质的分析,并采用劳伦斯指数、G-L指数等指标的计算来探索入世后这几年中美贸易商品结构的状况及趋势,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零部件贸易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在东亚贸易结构中的地位。文中计算了中国和其他东亚经济体1992~2005年的零部件贸易额,在大量事实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在东亚地区以零部件进口为主,而与区域外市场之间以最终产品出口为主。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到东亚地区的生产网络中,东亚地区的"三角贸易"模式发生了转变:中国成为东亚地区的出口平台,进口来自于区域内较发达经济体的中间产品零部件,进行装配加工后将最终产品销往区域外市场。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re have been two related trends shaping global trade during the past couple of decades: the increasing role of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s and the rise of China. Increased complexity in global trade has generated a need to construct more processed trade data — trade in value added — in order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broad picture of trade in value added between the EU28 and East Asian countries. We find that East Asia is important as a final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export destination, especially for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while for CEE countries it is more important as an import source for both final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trade. Trade with East Asia is least important for Sou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roduction structure of an EU country seems to be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explaining the importance of supply chain trade with East Asian countries. The data also suggest that supply chain trade could support the growth of domestic value-added exports to the supply chain trade partner country as well as to oth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结构变动的相关性检验:1997-2005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南洋  余金花 《亚太经济》2007,(1):94-97,66
本文基于中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相关关系,对1997-2005中国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结构变动的影响、逆向相关性以及贸易不平衡的成因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疆对外贸易水平相对于内地省份有一定的差距。我国入世后,新疆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及出口产品的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特点更为突出,导致新疆各大类出口产品屡遭发达国家技术贸易壁垒的冲击。所以对新疆不合理的贸易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来提升新疆商品的竞争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日本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及结构表明了该国服务贸易获取动态利益的能力,同时反映出一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发展程度、发展阶段及各部门不同的竞争优势。文章分析了日本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总体情况以及日本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商品结构、质量结构和区域结构,得出日本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总体发展水平较高,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结构合理的结论,并由此得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东亚双边出口贸易流量与潜力: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丹 《亚太经济》2007,(6):7-10,19
本文利用东亚1995-2004年面板数据建立东亚贸易引力模型,对东亚区域内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经济规模、中国-中国香港地区更紧密经贸关系(CEP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CFTA)、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国际直接投资、国家间地理距离和金融危机是东亚双边出口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内外环境不断改善,外贸行业准入门槛有所下降,新疆外贸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促进了新疆对外贸易规模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尤其是与中亚国家的贸易额不断上升。与此同时,2005年-2010年期间,新疆对外贸易的市场结构总体上竞争性下降,且出口部门和进口部门有显著差异。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出口业务向更多的外贸企业分散,拉低了平均出口规模;同时,在局部上也呈现出口业务向位居前列的外贸企业集中的局面,即新疆外贸出口企业呈集团化发展态势;进口额的增长速度高于外贸企业数量增幅,且进口业务呈现向少数外贸企业集中的趋势,竞争性下降,垄断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