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定量宽松是美联储在通货紧缩下所采取的一种直接创造货币、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非传统货币政策。定量宽松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借贷成本、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刺激经济复苏的作用。但定量宽松将给我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造成较大的负面效果,如加剧国际流动性过剩、货币被动升值、储备货币信用下降、增加了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2.
肖奎喜  杨岩 《特区经济》2014,(11):137-138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大量流动性进入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通过建立面板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美国货币供应M1、股票市场以及联邦基金利率透过汇率、利率和预期方式对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价格指数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股票市场价格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利率渠道影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证明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美通货膨胀的影响差异,即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强于对美国国内物价的直接影响;然后从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渠道发现,资本项目传导较快但经常项目传导时滞较长,而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弱和对外依赖度过高是造成其影响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近期,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正式推出。为此,本文考察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历史,分析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全球性流动性泛滥的内在联系,指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利影响,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障我国金融体系安全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科峰 《特区经济》2011,(10):78-80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为促进经济复苏,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非常规的量化宽松政策,向经济注入大量的流动性。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作为国家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使得位于中心的美国获得了铸币税,而其它国家则更多地承担了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成本。当前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对中国的影响包括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外汇储备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美国退出QE会推动美元走强,加剧人民币贬值预期。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较好、中外货币利差较大及央行汇率管理较严等积极因素,人民币不会出现大幅贬值。我们应利用美元走强、人民币预期贬值对出口贸易的有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企业扩大出口,推动辽宁出口贸易的发展。利用委托贷款等市场化的外汇储备运用方式,支持辽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和并购,提升辽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先后实施多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背景出发,分析美国采取该项政策的原因及其对我国外贸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2007年末发生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及全球很多国家的经济跌进深渊.为了挽救经济及改善失业率,英美日等先进国家均先后推出了宽松货币政策,如量化宽松措施及扭曲操作.本文除了罗列美国量宽政策过去及最新进展之外,亦尝试从一些事件研究中归纳出该措施对长期利率、汇率、商品价格及股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牟宗君 《特区经济》2014,(2):166-167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又采取了扭曲操作和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这一系列货币政策再带来美国经济气温回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其他影响,本文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研究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及国际黄金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徐杰 《魅力中国》2011,(2):86-86
文章介绍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产生背景,分析量化宽松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并从推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促进国内通货膨胀、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加大外汇管理难度四方面,分析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刺激经济中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金融危机中,传统货币政策在主要发达国家已失去了操作空间,为了维持虚拟经济的稳定,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被大规模使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在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时的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也是虚拟经济高度发展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对未来经济却存在着诸如通货膨胀风险等负面作用,同时这一政策的平稳退出也将是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对抑制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涨的作用及其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提出在货币政策调控存在着两难选择的情况下,应以市场手段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以优先保护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1~2006年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汇率传递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经济长期陷入通货紧缩和日元升值而停滞不前,2001~2006年日本开创性地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复苏。研究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汇率传递效应问题,对于当前实践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如何完善政策协调及提高政策效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日本月度数据展开实证,首先运用协整技术和VEC模型分非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两阶段来研究日元汇率传递效应的程度和变化趋势,再运用EG两步法和OLS来估算量化货币政策与国内物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日元汇率传递效应大大降低,这与货币当局致力于稳定通货膨胀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刘新华  熊小雅 《改革》2012,(3):43-48
2008~2011年,美联储推出的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实施效果与预期有较大落差。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由于货币供给来源于经济体的内生需求,因而中央银行无法外生控制货币供应量,也无法简单地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刺激银行体系扩大信贷投放,以达到对内提升需求、扩大就业的政策目标,而对外的货币贬值也不必然能有效改善贸易逆差。中国调控经济、应对危机应该弱化汇率制度对国内政策的限制,完善信贷的内生创造机制,有效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互动机制确保就业。  相似文献   

15.
付琳 《新疆财经》2012,(2):32-35
在应对危机的政策选择上,当利率接近为零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成为部分国家的选择。本文选择了连续推出两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美国和作为全球最早采用过量化宽松政策又在应对这轮危机时重启该政策的日本,介绍了国际金融危机对这两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他们各自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并对两国货币政策的侧重点和执行效果进行了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16.
邹萍 《南方经济》2015,33(7):29-46
目前中国股市还存在较多制度性缺陷,股价波动频繁且暴跌风险较高。本文以2003年至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作为激发机制的货币政策以及作为外部生成机制的股票流动性对中国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与公司股票价格暴跌风险具有显著的敏感性,即随着股票流动性的下降,公司股票价格暴跌风险显著上升;货币政策越宽松,股票价格暴跌的风险越大;而且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了股票流动性与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敏感性。区分市场势态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市场为熊市时,股票流动性对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影响更显著,货币政策的放松越容易激化股票价格暴跌风险,且对股票流动性与股票价格暴跌风险的敏感性的放大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mpirically estimates credit channel of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corporate stock return using daily stock return data including the sample with non-financial firms listed in Korea stock exchange (KOSPI). Empirical results support that changes in the basis rate turn out to increase equity returns in case of the firms with higher credit rating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year. The estimation results confirm the conjecture that monetary polic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tock market through the channel of changes in credit rating.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银行在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外资银行的进入能否改善东道国银行体系的效率是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专门针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情况展开分析,认为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体系效率的改善有赖于有效竞争的环境,并受到一定的约束条件和传导路径的限制。东道国金融发展的深度、金融监管的水平、外资银行的数量及经营管理水平等都会对其银行体系效率的改进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截面数据分析,本文提出了新兴市场国家在外资银行大举进入的情况下,如何改进本国银行体系效率的相关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9.
郭丽丽  李勇 《南方经济》2014,32(12):19-35
鉴于现有文献对于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争议,本文基于Blum(1999)和Kopecky and Vanhoose(2004)构建了双重约束的商业银行利润函数,进一步探讨了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门槛效应。我们认为:严格的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一方面会降低商业银行杠杆率和利润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会通过优化资产组合的方式增加收益。那么,货币政策、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将取决于二者的净效应。如果杠杆率降低和成本压力增加所产生的负效应大于优化资产组合所产生的正效应,货币政策、资本监管将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反之,则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在此基础上,基于2000-2012年中国44家商业银行的相应数据,本文利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上述门槛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猜想。最后,本文得出了结论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地出现了"重新思考产业政策"的热潮。在这种"产业政策的回潮"中,人们对"市场失灵"理论作为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批评,进一步发展了系统失灵理论和能力理论等产业政策的新理论,并提出了企业家型政府理论,该理论认为,产业政策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塑造市场和创造市场,而非修补市场失灵。文章认为,国外产业政策理论的这些新发展是以发达国家特别是以美国的产业政策实践为基础的,它不仅对产业政策只适合于追赶型经济的传统看法提出了挑战,而且也提出了如何认识发达国家产业政策的新类型或新工具的问题。产业政策理论及其实践的这些前沿问题对推进我国产业政策研究和改进我国产业政策实践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从四个方面较深入地探讨了它对我国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