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悦 《商场现代化》2006,(1):288-289
2004年人民币升值风波还未平息,今年年初美元的再次贬值,又掀起了关于人民币升值猜测的再一次风生水起。尽管政府一再地安抚平息,但是市场的猜测并不是毫无道理,2004年10月份政府既然改变多年不变的降息政策而调高了利率,那么人民币的汇率为什么不能动呢?这种预期很快就反映到了央行的外汇账户上,2004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为6099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51.3%,增长额为2066亿美元,为该年全球外汇储备增加最多的国家。而且只要美元继续下滑态势,外汇储备的增加怕是难以遏制。一、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背景我国自1994年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一直坚持…  相似文献   

2.
杨柳 《商界名家》2005,(1):40-41
近期海内外对人民币升值问题谈得纷纷扬扬。中国外汇储备由10年前的212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底4033亿美元,升幅近20倍;而到2004年9月底,更进一步增A5145亿美元,海外金融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热钱”不断流入,  相似文献   

3.
数字     
《中国对外贸易》2009,(8):11-11
我国外汇储备余额首超2万亿美元 根据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2009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1856亿美元,同比少增950亿美元。6月份外汇储备增加421亿美元,同比多增302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319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外贸易》2011,(6):18-18
针对近期有学者认为“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造成2003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损失2711亿美元”的说法,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公开表示,人民币升值不会直接导致外汇储备损失。  相似文献   

5.
默许增加--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炳才 《国际贸易》2001,(12):50-52
自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稳定的小幅升值趋势,因此,贸易顺差的增加同时反映为中央外汇储备增加.但这种情况在1998年以后发生转变.1997年,贸易顺差462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348亿美元,但是同样的顺差,1998年外汇储备增加只有50亿美元,1999年贸易顺差36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才97亿美元.而1995年-1996年贸易顺差180亿-195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分别为220亿美元和314亿美元,二者形成鲜明对照.其中原因就在于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差别.1994年-1997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企业创汇自然愿意卖给银行,而1998年-1999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亚洲各国货币纷纷贬值,中国虽然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仍然有很多人和企业怀疑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因此,固定官方价格不能吸引企业把外汇卖给银行.2000年3月以后,无论是外界还是国内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基本消失,但市场对汇率的套利仍然存在,但情况要远远好于前两年,因此外汇储备增加109亿美元.2001年,由于美国多次降低利率,结果导致美元利率远远低于人民币利率,企业和个人都更愿意使用人民币,因此,外汇储备增加较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且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贸易顺差为320亿美元,2005年贸易顺差为1020亿美元,2006年贸易顺差则达到177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74%。贸易顺差的激增扩大了外汇储备规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贸易磨擦,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也预示着中国经济运行中内需不足的隐患。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2007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比2006年年末增加了2663亿美元,国际收支继续保持了2001年人世以来的双顺差状态.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含货物贸易顺差1357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含直接投资顺差509亿美元).连续多年的双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引发了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外汇储备1998年还是1500亿美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3400亿美元,而且升势看不出会逆转。巨额的外汇节余引起了我国主要贸易对手的关注,接连不断地向我国提出建议,希望人民币升值。那么,什么样的汇率对我们有利。  相似文献   

9.
2007年底中国对外贸易总规模高达2173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9558亿美元,全年贸易顺差达到2662亿美元。连续数年的外贸高速增长不仅为中国积累的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同时也造成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大,物价水平不断攀升,贸易磨擦和纠纷不断等一系列负面影响。2008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取消出口退税,鼓励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经界》2006,(3)
主题: 中国政府正在放松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控制,并逐步建立完善的外汇市场。意义: 2005年年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8189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34.3%。目前,中国承受着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外部压力。迅速增长的外汇储备造成了可观的经济代价,而严格的汇率管理也造成了政治代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市场》2005,(2):5-5
数字显示,2004年亚洲地区的外汇储备要创出历史新高,以中国来看,内地、香港、台湾地区均创出历史新高。有专家估计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外汇储备有可能达到6000亿美元。亚洲各国和地区的外汇储备都实现了跨越性增长。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外汇储备巨幅增长的同时.欧盟截至2004年9月30日的外汇储备为1763.3亿美元,同比减少了11.2%。业内人士认为,在美元大幅贬值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呈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高达10663亿美元,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近年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保持了持续的顺差。并且,自200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加剧,投机性资本大量涌入,中央银行采取强制结汇的政策,是外汇储备持续攀升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对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进行文献综述,以便对具体的结构管理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快速、持续的发展,累积了大量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万亿美元的大关,2008年5月末外汇储备余额近1.8万亿美元,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人民币汇率已成为涉及到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简要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以及就人民币升值,如何趋利避害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升值怎么办?     
人民币的升值对青岛部分外贸企业是坏事,但对整体外贸产业是好事;对部分外贸企业的短期效益是坏事,但对它们的长期发展是好事。首先,人民币的升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产物。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平均两位数高增长的世界经济发展奇迹。我国的外汇储备也经历了由极其稀缺到极大富余180度转变。1978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仅为1.67亿美元,1980年甚至成为——12.96亿美元,而到2007年年末,这个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上半年,中国新增外汇储备2660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占到了54%,远低于2006年和2005年97%和78%的比例。在二季度新增1310亿美元后,截至2007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总额达到了1.33万亿美元。市场上关于“热钱”回归的猜测不断。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中国外贸成绩斐然,当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29,727.6亿美元,外汇储备达2.8万亿美元。但庞大的贸易顺差与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仅加大了中国国内通胀的压力、加剧了劳动力紧缺及资源和环保问题,同时也屡屡成为贸易纠纷及外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理由。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且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贸易顺差为1020亿美元,2006年达到177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74%。贸易顺差的持续增加扩大了外汇储备规模,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贸易摩擦,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也预示着中国经济运行中内需不足的隐患。因此,能否科学地认识我国贸易顺差激增的原因和负面效应并适度控制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05年7月21日,我国实行了新一轮的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目的在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最终实现汇率决定的市场化,充分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及实体经济的调节作用。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汇改”两年多来,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汇率的灵活性增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实现了双向波动;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的调节作用并没有充分显现,贸易顺差持续扩大,2005年和2006年分别出现了1020亿美元和1774.6亿美元的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升值之争渐趋平息,但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原因仍然存在。本从经济和体制两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问题的实质,并对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洪 《浙商》2005,(9):70-71
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出口价格的相对提高,原本1美元能买的货物,现在需要1美元以上的价格来买了。而价格优势,正是Madein China的真正生命力。所以,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所谓成本上升,将严重影响在出口业务中占据1/3强的轻工行业的出口。与其他类产品相比,鞋类产品在轻工出口比重中占着桥头堡的位置,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因而作为轻工行业里的出口冠军,鞋类企业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的态度更具代表性。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出口鞋类产品152亿美元,进口47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473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总额的4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