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职业学校主要应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同时,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高的学生的智力类型不同,他们更习惯于通过动手和观察来学习。因此,实训教学就成为职业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人把它形容为职业教育的一个"支点"。那是因为好的实训教学不仅可以带动理论教学、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  相似文献   

2.
以高职应用电子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学习领域课程《无线电技术分析与应用》开发为例,介绍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过程,探讨了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及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的教育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地方高职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发展道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行订单培养,按照企业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特色人才培养。文中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港校联动订单培养班”的职业核心课程《港口码头业务管理》为例,分析高职政产学研订单培养模式对职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的要求,并通过课程开发、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及效果评价等要素系统构建教学模式,提高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行动导向教学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其主导理念是“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创新性思维,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和方法能力为目的,促使学生用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的一种职业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有效地调动人的各种感官,从做中学,行知结合的创新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将会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出更好的会计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6.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油气储运专业输气设备实训体系的探讨,就是以生产岗位工作需要为基础,基于工作过程作为重要手段,通过归纳典型的工作任务,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核心,构建以真实的生产任务为载体,利用实境化教学资源应用于实践教学环节,使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够在实践教学情境中与生产实际工作过程零对接。  相似文献   

7.
陈昊平  李选芒 《价值工程》2011,30(4):269-269
随着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学生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物流管理专业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强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物流行业输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6,(3):168-170
CBE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中借鉴与应用CBE的培养模式,更新职业能力模块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实践基地和实践课程体系,改变学生评价体系,进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深入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证明,CBE培养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更好地对接职业发展,学生培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应用心理学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法、措施,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参考国内学者的意见,确定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五种核心职业能力,通过课程教学和课外实践的各种方法途径,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专业课程教学中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教授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现行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浙江商业技师学院财贸系市场营销教研组,将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渗透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结合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本文对其做了总结,并对如何完善市场营销教研团队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1.
利锋  吴昌华 《价值工程》2012,31(19):277-278
现代水利已从单纯的工程水利演进为生态水利,水利工作者必须承担起水利建设与水环境保护双重任务,在水利工程专业开设水环境修复课程是为了适应这一转变。由于没有开设先修课程,学生们普遍缺乏必须的基本知识,给课程的开设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困难,提高教学效果,采用了以下形式进行教学:以产学研为中心,采用研讨课的形式,围绕实际问题进行教学;努力将水利专业学生设计能力及建模能力较强的优势应用到水环境修复工程实践中;结合地域特色大量采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觉通过课外学习扫除知识盲点,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未上先修课程带来的基础知识的缺陷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面向市场,依托行业,服务社会,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本着这一立足点,本文拟从高职教育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实施条件、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等方面探讨对高职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改革,使专业课程教学直接进入生产前沿、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直接相连,真正实现工作过程职业化,职业过程教学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全力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文中分别从课堂实践和课后引导出发,通过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培养兴趣,采取激励措施;分组讨论,增强协作能力;学会阅读,写读书笔记四个环节,详细论述了如何培养与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希望为学生提高自学能力以及今后的终身学习提供一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4.
张木  杨兵兵 《价值工程》2012,31(7):138-139
《精密铸造技术》是材料成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精密铸造理论基础和熔模铸造工艺,能编制熔模铸造工艺规程卡,了解精密铸造车间的管理和生产,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照职业岗位标准为学生设计了《精密铸造技术》的学习情境,通过学习情境的实施使学生掌握精密铸造的基本技能,培养其综合素质,以达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相关研究成果与结论不仅对《精密铸造技术》教学改革有借鉴作用,而且对于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琨  王萍利  吴鹃 《价值工程》2014,(3):209-2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最明显的就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偏低,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行业社会的需求,其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高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较低不能满足职业要求。而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开展职业能力培养,已逐渐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的重要指导思想,贯穿于高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且,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本文探讨了以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职业能力,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开发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是尚无统一标准和成熟模式,需结合各专业教学实际和行业发展要求进行有效研究与探索。文章基于行动导向,结合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经验,对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步骤与开发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宏  王晓芳 《价值工程》2011,30(18):167-168
本文以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针对高职院校教学实际,结合Photoshop课程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图形图像处理能力为目标,探讨如何通过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彭鸿  李欧纹  佟迪  吴敏玲 《价值工程》2014,(15):281-282
目前,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实际英语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其自主学习意识,是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实践,对高职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元认知策略在生物教学中的举足轻重作用日益突显,尤其在我国当前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使学生学会学习为重要目标之一的教育改革中更是如此。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能力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元认知策略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充分了解生物学元认知知识及其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元认知体验;加强元认知操作指导;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反馈条件;增强元认知监控等五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丁勇 《价值工程》2013,(34):223-224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实现中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有力促进中职教育改革的发展。在农机使用与维护专业课程建设中应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和实施。在课程建设中应注意课程的适用性、师资条件、实训条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