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闫寒 《商场现代化》2022,(2):183-185
本文基于2008年-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引入区域金融发展为门限变量,构建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探讨双向FDI与区域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FDI和OFDI对我国各区域的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门限变量为区域金融发展。仅当金融发展水平超过门槛值时,FDI与OFDI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才更加显著。未来,我国应全力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在"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政策基础上更有力地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1999-2010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利用改进的TOPSIS法和锡尔熵分解模型测度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区域差距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就总体而言,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区域差距显著并呈扩大趋势;从区域内部差异来说,东南地区、大西南地区及大西北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省际差距较大,长三角地区和中部地区省际差距较小;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区域差距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组间差距,而组内差距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我国不同区域,按资金来源分类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区域的划分上,采用了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投资结构相似的省、市归为一类,突破了传统上按地理位置划分的分区模式。并利用2004-2009年的数据,构建了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政府财政支出对第一和第三区域效果显著,民间投资对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效果均很显著,而外商直接投资只对第一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2003-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门槛变量,建立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FDI、OFDI等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知识产权保护门限效应。结果表明,对外贸易、FDI、OFDI对国内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存在知识产权保护门限效应。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未跨过某一特定门槛值时,对外贸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FDI、OFDI未能对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跨过门槛值后,对外贸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大,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说明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通过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正向作用。研究还表明我国大部分省份未跨过门槛值,处于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区域内。这意味着我国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还较低,制约了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决定区域科技创新绩效,从而决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本文运用灰靶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测算的结果表明: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劳动者素质、企业结构、产业结构和投入结构不同是形成我国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差异的原因.因此,要提高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必须更加注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和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  相似文献   

6.
白云峰 《商》2013,(14):168-168
不同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一点利用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无法解释,本文尝试将非参数估计理论引入到回归模型中来,通过建立非参数回归模型、半参数模型及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得出非参数回归模型优于普通的参数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以专利申请量作为创新产出,建立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比较和分析了不同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创新发展战略十分重要。文章从空间视角研究金融约束和政府支持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而分析二者对邻近区域及全国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此,基于经济地理嵌套矩阵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用30个省份2001-2019年面板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第一,金融约束对本地区创新能力存在抑制作用,但能够推动邻近地区的创新能力提升;加大本地政府支持力度有利于提高本地创新能力,但会抑制周边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从区域差异看,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金融约束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政府支持会促进东中部地区创新能力提升,但西部地区尚未形成这种正向促进作用。针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强化区域创新能力区际溢出效应;构建与地区创新相匹配的金融支持体系;积极引导创新活动导向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三区制马尔可夫截距和方差转移的一阶自回归(MSIH(3)-AR(1))模型,对我国生猪价格的非线性波动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MSIH(3)-AR(1)模型很好拟合了我国生猪价格的变动过程,显著支持"价格下跌"、"价格平稳增长"和"价格快速上涨"三区制的划分,并且在不同区制上,生猪价格具有不同的波动水平、转移概率和持续期,因而价格调控政策应该依据区制特征来制定,最后给出了稳定生猪价格波动的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在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究竟有多高,目前尚缺乏科学的评估模型对其进行准确测算。本文以有效专利量作为技术投入替代变量,建立了以资本、劳动与技术为投入的规模报酬可变的C-D生产函数改进模型,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差异,将我国31个省市区划分为领先区、崛起区和发展区三大区域,运用2006-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岭回归方法考察了我国不同区域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差异。回归结果表明:规模报酬与经济发达程度负相关;领先区高端服务业比较发达,资本成为其经济转型的重要推手;崛起区传统民营经济比重大,劳动的经济贡献高于技术贡献;发展区自主经济成分大,技术贡献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1.
倪外 《商业研究》2012,(9):26-30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支撑要素已由传统的经济要素,向碳排放权、交易权等生态环境要素、区域公平与发展共享等民生、民权要素转变;区际关系由传统的基于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垂直式关系,转向基于创新合作的水平式关系;区域发展由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主导向创新主导转变。区域低碳发展路径具有多样性,包括全球行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地域系统优化,区域治理模式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开放条件下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30个省市1999-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层面而言,单独的FDI并未对我国专利申请量产生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区域的检验表明,FDI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即FDI对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无显著影响,却能显著促进中部地区技术创新,对西部地区则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本文还发现非国有化程度、城市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等制度因素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同时制度因素通过增强FDI的吸收能力间接提高了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我们的研究警示,引资政策应充分考虑中国区域的异质性,不可盲目引资。同时强调制度因素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白俊红  刘怡 《财贸经济》2020,(1):96-109
本文在理论分析市场整合影响区域创新空间收敛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价格指数法测算了中国区域的市场整合程度,并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空间β收敛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整合对区域创新空间收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创新不存在绝对β收敛,但存在条件β收敛,而且由于当前阶段“极化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市场整合加剧了区域创新的空间发散;更换空间权重以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市场整合通过影响创新要素的流动,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收敛产生影响。本文结论为市场整合促进中国区域创新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康志勇 《财贸研究》2010,21(1):100-108
在系统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借助于1999—2003年间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运用Tobit模型对经济全球化对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的结论揭示,总体来说,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外资企业的进入、出口规模的扩大及其引发本土市场竞争的加剧都对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按企业规模分类的检验显示,"市场竞争"以及外资的进入对于所有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是统一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出口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规模越大的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规模越小的企业出口反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次研究了服务外包与区域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根据我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08—2011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转型经济环境中,服务外包会加速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会带来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而且,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服务外包的影响作用,要比服务外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试图通过服务外包业务带动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亦要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吸引外包业务更合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宋典  宋培  陈喆 《商业研究》2020,(2):101-110
为加快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本文根据2001-2015年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不同技术进步路径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大部分工业行业仍趋于粗放、外延型发展模式,缺乏绿色转型的自发性;在技术引进、模仿创新路径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在自主创新路径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随着政府监管力度与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技术进步路径应逐渐从技术引进、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过渡;建立强化能有效推动企业新技术探索、新产品研发的监督和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制定差异化环境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17.
彭娟 《商业研究》2012,(8):96-101
餐饮正餐业态已成为地区餐饮的主要业态,地区间餐饮正餐业态连锁经营发展现状是帮助地区引导餐饮业态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根据我国区域餐饮零售正餐业态连锁规模竞争力比较,全国存在一定区域性差距。以重庆、上海、北京为代表的城市总体规模竞争力较强,地区规模企业数对地区正餐业态总体规模影响较大。由于中西部地区消费能力相对较弱,重庆、内蒙古等地主要采取区域外连锁扩张的方式。加盟连锁导致规模发展效率降低,各地区餐饮业态发展重点不同影响业态竞争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从影响创新型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出发,构建以企业健康度、企业成长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为目标层的创新型企业成长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创新型企业成长健康度进行评价,系统而全面地评价创新型企业成长的状况,不仅对其实现可持续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指导,也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借鉴,对促进经济增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巫媛莹 《北方经贸》2021,(3):145-148
经济增长一直是世界各国永恒的话题。国内现阶段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显著,因此探究区域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问题。研究通过构建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内生增长模型,探究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20.
考虑环境因素的区域创新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俊红  蒋伏心 《财贸经济》2011,(10):104-112,136
以往研究在测算区域创新的效率时并未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以中国省级数据为基础,应用三阶段DEA方法,在控制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区域创新的效率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区域创新的效率较低,且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不高所致;与经典DEA方法相比,三阶段DEA方法的测算结果更符合经济现实,更能客观地反映各地区的创新效率水平。本文结论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效率改进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