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女性主义是西方环境运动与女性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反对“父权制”和二元论对女性与自然的奴役和破坏,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倡多样性,旨在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平共存,理想的和谐的人类社会。其在中国的生态观研究有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从女性与自然相互结合的新的角度,把生态问题与女性问题以及诸多社会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能够有效地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生态正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桂贤 《特区经济》2008,(6):139-141
几乎所有的女性主义者都认识到,二元对立与男性中心的文化体系是束缚女性解放的最大绊石。但她们从强调男女平权、反对生物性母职,到欣赏双性同体的人格建构,甚至建议以女性中心替代男性为中心的女性解放设想,都陷入了二元论的泥淖,而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野中,生态正义就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在生态权益方面的平等和公正,这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生态女性主义并不在探讨究竟是由女性还是由男性来主宰世界更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主要声讨的是社会的非正义的统治秩序和支配结构、二元论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3.
马冬 《理论观察》2013,(2):84-85
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结合的产物.主要探讨对自然的破坏和对女性的残害之间的密切联系,主张打破父权制度,构建和谐社会。本文力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劳伦斯在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所展示的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4.
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唱歌》不仅展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和其他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而且还饱含作者对自然与人类间关系的深刻思考。《野草在唱歌》是从角色的共性、地位的共性、生态女性主义的终极关怀这三个角度来体现生态女性主义的。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对比分析《飘》与《啊,拓荒者》可以看出,两部小说虽出自不同作者之手,但它们都展现了女性在男权压抑下的生活。女主人公斯嘉丽和亚力山得拉积极反抗父权制压迫,热爱自然,呵护自然,成为生态女性主义的正面代表。  相似文献   

6.
借助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从性别歧视和生态危机的相似性的角度分析威廉·华兹华斯《孤独的割麦女》,可以看出其突显的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女性话语权问题,也可以看出出诗人起前的生态意识和其矛盾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7.
夏汛鸽 《开放导报》2002,(10):42-44
发端于上个世纪60年代德国生态运动、反核抗议运动的德国绿党,长期以来一直是德国"生态政治"的代言人和实践者.伴随着德国绿党政治思想逐步从理想化向理性化的发展,其"生态政治"的政策主张也逐步加重了"生态经济"的色彩[1].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国际政治学方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主义介入国际政治学领域始于对传统理论视角的转换与方法论的更新。由于主流国际政治理论长期忽视女性的存在 ,把女性排除在国际政治领域之外 ,导致该领域中长期听不到女性的声音。女性主义者从方法论反思以往的政治理论 ,从女性的地位和生活经验出发 ,通过女性主义的经验论方法、立场论方法和后现代主义方法 ,揭示国际政治理论的父权制特征 ,重构女性主义的国际政治学。  相似文献   

9.
生态问题的政治关注意味着局限于技术和科学视野的生态思维遭遇到政治的挑战。人们逐渐发现,生态问题离开政治的参与,不被组织在政治框架内,问题本身难于得到根本的解决。生态问题日益转型为一个政治问题,生态政治化成为当代生态运动一大新趋势。在张掖,确立持久的生态政治理念是建设生态张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林静 《魅力中国》2010,(3X):218-219
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中批判性的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男性对女性掠夺与控制,控诉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奴役和欺压,同时也谴责了两性关系中征服与被征服的等级模式。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如何达到和谐作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郑巍 《理论观察》2013,(6):84-85
D·H·劳伦斯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的诸多作品中都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背景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男女两性之间关系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及两性关系的思想,这与西方社会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拟在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角度对其作品重新进行阐释,旨在挖掘其创作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2.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史丽斯·沃克的代表作,是一部关注黑人女性心灵成长的作品,通过对几位黑人女性痛苦生活经历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主人公为了生存在压迫下失去自我、寻找自我并最终重塑自我的追寻过程.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作品的生存空间从物质和心灵两方面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新疆哈萨克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华文学宝库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其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的影响,文学主题多是草原文化的书写,对女性的关注和研究自古就比较少一些,在这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刻,朱玛拜·比拉勒作为哈萨克族作家代表之一,特别关注女性和自然,在其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命运悲苦、积极向上、勇敢抗争的女性形象,研究探讨生态主义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的解读,探讨21世纪新时期朱玛拜当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政治运动。七十年代以后,绿色政治运动不断发展壮大。八九十年代在绿色政治运动的推动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建立了众多的生态组织和“绿党”,生态学与政治学由此联姻,形成了多种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传统政治发展观也由此向绿色政治发展观转变:  相似文献   

15.
夏光 《发展》2013,(10):9-9
党的十八大作出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提出四项重要任务。我们可以看到,把生态文明纳入其他几个研究领域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建设生态文明首先是一种重要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法,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造运动。我们通常讲到生态文明,总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搞好绿化、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心是落在文明上,是我们人类对于大自然要有文明的行为,也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一场改造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不正确认识及盲目开发行为,导致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产生与发展成为生态政治运动兴起的动因和基础,并推动了各国政治和国际政治生态化的发展.政治生态化是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解决当前全球生态危机不可或缺的根本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的短篇小说《无名女人》。在父权制度对女性与自然的双重统治下,女性唯有在自然中才能寻求到心灵的慰藉。本篇小说表达了汤亭亭的美好愿望—渴望打破传统、挑战父权,构建男女平等、生态和谐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伍尔夫经典之作《到灯塔去》的解读,展示她如何对自然特征以及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进行细致描述,揭示自然与女性一样,如何努力摆脱被压迫,被破坏的地位。解构父权社会"二元对立"的结构,并最终阐释"天人合一"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王蕾  苏岩 《理论观察》2013,(6):86-87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太阳》反映了工业文明和父权制社会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女主人公朱丽叶在远离自然的城市里生活,从身体到精神都倍感无限压抑,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回归大自然,在阳光下重新获得生命的力量,心灵得到解放。作品中随处可见劳伦斯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20.
陆丽明 《魅力中国》2013,(25):130-130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一个理想王国的构粲,设计了一套理想的社会制度,涉履政治、社会、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改革。本文拟从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中有关女性的论说入手,探讨柏拉图对女性的看法,讨论柏拉图是否为一名女性主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