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找出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随机抽取南昌市1所高校300名新生,有效样本264名,采用修改后的心理健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用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等。生涯规划、情绪调控、学习问题、人际交往、网络心理、情感问题、负面心理和校园生活等8个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应从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四个不同层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全方位干预。  相似文献   

2.
韦伟 《理论观察》2014,(11):151-152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方民族大学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其生活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心理症状较多,对大学生的生活影响较大,大学生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脱离旧环境,踏入新集体的群体,由于缺少指引,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状况逐渐严重,这也引起了广大社会群众的关注。针对这样的现状,高校必须要积极落实、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新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探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源,并给大学生心理危机群体,提供专业的心理危机治疗,真正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本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应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现实,投射到大学校园中,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态培育、心理健康以及行为选择,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成才。为此,可以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大学生形成阳光心态和健康心理,建立完善的帮扶资助体系,保障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这三个方面寻求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可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贫富差距的拉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都陷入了“心理贫困”之中。社会各界有义务共同来关心贫困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张晓燕 《魅力中国》2009,(7):125-125
本文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诸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最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建议,希冀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弹性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心理弹性从不同角度进行测量评估,从而进行积极的心理建构。本文在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对大学生心理弹性测量进行了信效度比较、系统评价和分析,揭示了心理弹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并探讨了目前有关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研究的不足,以期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提供科学视角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了持续发展的重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发展,所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进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对某大学生中的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文章首先介绍了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的方法,然后对心理健康素质现状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策略,希望能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的一线工作者,对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出发,分析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强调在"防先于治、防治并重"的理念指导下构建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体系,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网络时域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的现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出发,以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角度来看,网络传播的信息中,积极与消极并存,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德智体发展,一方面也影响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研究当前网络时域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现状里心里特点,结合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对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689名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性别差异,但不存在生源地差异。应采取建立交流渠道、实施贴近民族学生的教学方法、重视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等措施,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适应。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课已成为高职院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载体。本研究尝试将团体辅导技术引入高职心理健康课,选取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两个平行班共94名高职生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心理健康课运用团体辅导技术,比传统讲授式教学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更有利于提升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刍议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文章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体育学、心理学的视角研究高校体育在增强大学生体质的同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引起广大师生对体育运动的高度重视,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智慧 《新西部(上)》2014,(1):113-113,110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智力、情绪、人际关系、意志品质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影响与作用,并提出了体育锻炼中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郭永强 《魅力中国》2009,(12):106-107
高等学校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高等人才,这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由于中国大学生和家庭的关系十分紧密,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就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红清 《黑河学刊》2013,(9):94-95,102
通过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需求调查表,对广州某高校的大一至大三的700名同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74.78%的同学认为有必要为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数据具有年级一致性;70.90%的同学认为在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较好;情绪调整、人际交往、恋爱问题、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较关注的问题;在授课的过程中,适当穿插同学们心理测量及影片评析,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上课热情;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将心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困惑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长安大学通过抽取大一到大四部分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的测量,结果显示该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女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恐怖方面低于男性大学生。建议: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女生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与矫正;改善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大学四年时光虽然短暂,但对人的一生发展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健康的心理不但可以保证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生活保驾护航,而且在日后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深入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了目前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陈娅 《发展》2011,(12):138-139
我国目前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贫富差距问题开始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样也对大学生产生着深刻影响,大学校园中出现了一系列负面现象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贫富差距过大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