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储蓄助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形成了高储蓄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带来更高储蓄的良性循环,这就是“中国高储蓄率之谜”的“中国答案”。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虽然难以撇开高储蓄或者高储蓄率问题,但“不能由发达国家学界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作参照引领”,而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作为参考系;旨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国民产出和国民消费增长率,要保证储蓄的充分利用和防止储蓄内卷化。  相似文献   

2.
王超 《商业时代》2012,(29):30-31
内容:本文使用 Park 等(2010)的半参数协整方法,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的影响效应.消费、储蓄函数的“U”型及“逆 U”型特征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符合生命周期假说.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储蓄率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消费收入弹性为0.8695,收入储蓄弹性为0.1129,说明居民收入增长是促进居民消费及储蓄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同时也表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则是抑制储蓄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发生的最显著、最深刻的变化之一,就是私人储蓄的急剧增长。经济发展本身,早已就超越了储蓄是否“笼中虎”之类的传统观念,而要求经济理论深入分析储蓄与消费、收入和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确立储蓄与投资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4.
赵苹 《中国物价》2009,(6):49-52
当前,面对国际需求迅速下降,扩大内需成为“保增长”的主要途径。在扩大内需中,推进农村消费需求增长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因为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消费倾向高,他们将增加的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消费,而很少用于储蓄。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政策安排,既要增加农民收入,也要降低他们的生产生活成本,最终推进农村消费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我国2002-2013年跨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后发现,文化消费不仅有助于我国总消费水平提升,也显著改善我国消费的内部结构,突出表现为消费的服务化特点快速发展。在收入增长保证各类消费支出的“包容性”增长之下,文化消费并没有造成对非耐用品和耐用品消费支出显著的“挤出效应”。随着我国“收入倍增”计划带来长效收入增长机制作用的持续释放和社会保障体制改善带来居民预防性动机下过度储蓄的降低,文化消费通过关联作用下的“挤入效应”继续带动相关非耐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低值储蓄与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财贸经济》2006,(10):93-95
经济增长与储蓄增长是相互促进的,增加储蓄可以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和降低消费支出来实现.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存在着有效性.收益递减率和储蓄分流是制约低值储蓄与区域经济共同增长的瓶颈因素.应依赖如下路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合理消费,改善投资环境,使低值储蓄区域的经济发展走出低储蓄-低增长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居民的消费需求、风险意识、生活水平等与储蓄的关系以及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如何解决居民储蓄长期居高不下、消费需求不旺的问题,提出了几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变”的根本是“拉内需”,而内需的关键则是居民消费。 考察微观消费者的理财方式不外乎三种,投资、储蓄和消费。如何选择呢?理性的决策是,能投资或储蓄的时候就不消费。因为投资有回报,储蓄有利息,但是消费仅仅是消费,收益为零,所以人们只有在“不得不”的时候才把钱从储蓄账户里拿出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9.
程英 《中国物价》2007,(11):51-53
近年来,“低消费、高投资”是我国内部经济失衡的突出表现,通过对储蓄结构的分析可知,我国的高储蓄是形成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之一,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致使中国的消费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使我国经济陷入一个“高储蓄、高投资”恶性循环。由此,采取有效措施把政府和国有经济部门的储蓄率降下来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浅谈含蓄与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少平 《消费经济》2000,16(1):14-16
本文分析了居民的消费需求、风险意识、生活水平等与储蓄的关系以及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如何解决居民储蓄长期居高不下、消费需求不旺的问题,提出了几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财经界(学术)》2011,(9):63-63
在有关中国人大会议的新闻报道中,通胀是焦点所在,但是,一场围绕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内部激辩或许会让人们更感兴趣。从“投资型增长”转变为“消费型增长”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中国家庭消费的演变是近几十年最令人瞩目的经济事件之一。上世纪80年代,家庭消费在中国GDP中占的比重为50%一52%,属于低水平,但尚在亚洲其他高储蓄国家所处的范目挖内。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难点和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储蓄反映居民消费具有积累型特征,由此带来的低消费和高储蓄正阻碍着经济增长;消费水平的特征是总体消费水平较低,收入水平差异日益扩大,消费结构特征是消费层次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在整个消费支出中商品消费所占比重偏大,服务性消费所占比重过小。  相似文献   

13.
《财贸经济》1995,(11):4-11
中国政府储蓄分析“储蓄─—投资转换机制研究”课题组国际通行的SNA核算体系将“储蓄”的概念定义为:常住机构收支帐户上所有现期收入和支出后的平衡项目。储蓄又分为总储蓄和净储蓄:净储蓄是指各部门的收入,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以后,尚未用于现期消费和转移支付的剩...  相似文献   

14.
郑卒  刘伟康 《新财富》2004,(12):10-12
中国居民收入大部分用于消费,购买住宅、汽车和金融投资,而非“体外循环”。“体外循环”资金主要来自机构.而非居民储蓄。居民储蓄对地下信贷市场的作用可能被高估了。  相似文献   

15.
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宏观背景下,刺激消费成为拉动内需和“内循环”的重要落脚点。作为数字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伸,我国大力扶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期望通过跨境电商改革刺激消费。文章以国务院设立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研究案例,结合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主要分析跨境电商改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跨境电商改革显著提升了改革地区的家庭消费,但对东部地区、高互联网普及率地区、农村地区和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家庭样本组的消费提振作用更强。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显著促进了改革地区的家庭就业、收入和储蓄,并且失业率下降、收入和储蓄提升分别是跨境电商改革提高改革地区家庭消费的间接和直接影响渠道。此外,拓展性分析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有助于缓解改革地区的收入不平等和消费不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煜辉 《商界》2009,(9):26-26
我们正在给自己造一条“悬河”,储蓄会越来越高,丽消费却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7.
赵吉林 《消费经济》2005,21(4):87-90
现行实施的各项扩大消费的措施,未能起到明显成效,以致于投资与消费失衡状态依然,“扩大消费”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瓶颈。究其根源,在于政府经济战略导向上,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出发点是“以经济增长为本”;而促进经济持续和谐增长的根本途径,则是要确立“以不断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为本”。依靠消费转变拉动经济增长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可能历程缓慢而艰巨。  相似文献   

18.
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储蓄过大,消费低靡,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增强信心,积极引导是解决这种消费“预期不畅”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一直呈高速增长趋势,其巨额储蓄存款形成了严重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和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银行体系“黑洞”。因此,居民储蓄分流问题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正是在对以上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居民储蓄分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以积极推进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作为有效解决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外资的利用对于一国经济高速发展至关重要,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双缺口模型指出,外资流入可以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但是,在我国情况则有所不同:一方面储蓄超常增长,表现为储蓄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增长较快,表现为外汇储备过剩。在不存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条件下,我国仍在大量引进外资。对于这种状况,本文的解释是:一方面由于国内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形成了储蓄过剩和资金不足并存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引资政策的扭曲,外资的引入成本高,效率低。在这一背景下,拓宽储蓄一投资的转化渠道,提高外资的运用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