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目前的储蓄率高达46%,居民储蓄存款14万亿元,企业存款10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目前的居民高储蓄率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老百姓不敢花钱是重要原因。专家认为,中国目前虽然总体储蓄率很高,但个人拥有的财富差异很大,多数人还在为未来的养老、子女教育、医疗费用、住房等问题担忧。所以,现阶段高储蓄率不可能降下来,预计中国的高储蓄率还将持续10年到20年。  相似文献   

2.
一、提高消费信心,刺激消费 (一)高储蓄率与消费信心不足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包含两层含义:首先具有消费能力,其次具有消费欲望。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已经达到29229元,从整体来看,我国城镇居民已经具有了较强的购买力。08年我国储蓄率为28.8%,居民户人民币存款增加4.63万亿元。我国居民的高储蓄率背后映射着对于当期消费的冷漠态度,虽然央行几次降息,降低准备金率来刺激消费和借贷,但是效果不佳,我国的居民信心指数依然在低谷徘徊。  相似文献   

3.
李稻葵 《新财富》2010,(5):32-33
中国国民储蓄率近年达到50%。M2与GDP之比达到170%。导致近30万亿元的居民存款在追逐相对有限的资产。演绎出奇离的房地产和股票价格。加之发达国家泛滥流动性的推波助澜,未来十年,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的最大陷阱。我们必须层层设防,至少以六大措施严防这一风险.  相似文献   

4.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城乡居民的储蓄余额已达7.2万亿人民币,美元811亿元,手中现金1万亿元,各种有价证券1万亿元,居民手中可支配金融资产总计达10万亿元左右。居民手中的余钱多了,就会考虑投资,其中有一部分人将购房作为重点投资方向。据资料显示,目前北京房地产市场商品房的成交量中有10%至20%是投资型买家购买,这部分人买房的目的不再纯粹是为了居住,而是作为一种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已达7.2万亿人民币,美元811亿元,手中现金1万亿元,各种有价证券1万亿元,居民手中可支配金融资产总计达10万亿元左右。居民手中的余钱多了,就会考虑投资,其中有一部分人将购房作为重点投资方向。据资料显示,目前北京房地产市场商品房的成交量中有10%~20%是投资型买家购买,这部分人买房的目的不再纯粹是为了居住,而是作为一种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6.
数字     
24个月 过去10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实现加速度增长,分别于2003年9月、2008年8月、2010年12月和2013年1月突破10万亿元、20万亿元、30万亿元和40万亿元大关。特别是最近5年来居民储蓄增速明显加快,目前已较2008年8月的20万亿元规模翻了一番还多。与之相伴的,是其间持续了24个月的负利率现象。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     
《光彩》2013,(10):7
我国人均居民储蓄已超3万元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到今年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连续三个月突破43万亿元,位于历史最高位。其中,活期存款超过16万亿元,定期存款超过27万亿元,显示出存款定期化的趋势。目前我国人均居民储蓄已经超过3万元,不仅是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人均储蓄最多的国家。我国也是目前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2002年至今的7年间,中国普通家庭存款就从6.4万亿元上升到25万亿元,民间财富的增长,是党改革开放政策主导下生产力解放的成果之一,而储蓄率的逐年增高,一方面是对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回应,另一方面,财富的分散化、沙粒化致其自身在市场经济中未能有合适的流转、增值空间.  相似文献   

9.
《商》2014,(11):13-1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表示,中国最近几年储蓄率居世界第一,但“主要是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而不是居民储蓄”。统计显示,从1992年到2012年,中国国民储蓄率从35%升到了59%,其中,政府储蓄率和企业储蓄率翻了一番,但居民储蓄率却没有变,一直是20%。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中国积累起了数量可观的民间资本,目前我国民间金融资本存量高达12万亿元,2003年居民储蓄已达11万亿元。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民间投资的拉动。民间投资是我国各类投资中  相似文献   

11.
陈晓青 《中国市场》2005,(12):52-53
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中国积累起了数量可观的民间资本,目前我国民间金融资本存量高达12万亿元,2003年居民储蓄已达11万亿元.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民间投资的拉动.民间投资是我国各类投资中最有潜力、最有活力和效率的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突破了 8万亿元大关 ,达到 8.0 4万亿元。与此同时 ,据人民银行统计司最近一次在全国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城镇居民大部分仍乐意将钱存进银行 ,而只有一小部分选择投资国债或股票。其中 ,6 5 %左右的被调查者选择“储蓄存款”,略高于 1 0 %的被调查者选择“国债”,略低于 1 0 %的被调查者选择“股票”。由此可见 ,愿意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只占 2 0 %左右 ,居民的投资欲望不强。 8万亿元居民储蓄仍多处于“冬眠”状态。几大因素制约投资意愿从长期来看 ,股票、国债、基金、保险…  相似文献   

13.
业界     
<正> 要闻 _ 居民储蓄突破10万亿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月度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月末,我国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0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894亿元,同  相似文献   

14.
《商》2016,(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伴随着高的经济增长率,高储蓄率的现象也必须被重视起来。除了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以外,企业储蓄率和政府储蓄率的不断上升也促使国民储蓄率的不断上升。较高的储蓄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过高的储蓄率又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商业研究》2006,(24):104-104
本刊从中国商业联合会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目前中国经济不算过热,但投资确实过热。中国经济面临三个隐忧:第一是投资增长过快,表现为投资增长过快,新上项目太多;第二是银行信贷较松,上半年已贷出2.3万亿元,基本达到全年信贷目标;第三是外贸顺差迅速增大。成思危认为,投资过热和储蓄率高有一定关系。而金融和经济如何更好地配合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的储蓄由居民、企业、政府三大部门储蓄共同构成,通过从1992年至2009年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的测算比较,笔者发现近年来居民部门的储蓄率和储蓄额在我国国家储蓄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企业与政府两部门储蓄率的快速上升成为我国目前高储蓄率的主要因素和推动力。本文通过相关图表及数据的比较,在分析了各部门储蓄变化的原因后,为降低我国现有国民储蓄率,从四个方面相应地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但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却持续走低。本文分析了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越来越不敢花钱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哈继铭 《新财富》2007,(2):18-21
2010年前,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资产价格也将大幅上升,其背后的巨大推动力是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的工作年龄段人口占比在2010年前将继续提高,使居民储蓄率保持高位,部分抵消政府为扩大消费所做的努力,为资产价格的上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中国尚有5-1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可以享受,如果政府不加引导,任由目前的储蓄率攀高,在未来5到10年内,中国易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于社会保障和公共医疗的财政支出,降低居民储蓄倾向,从而推动国内消费,缓解资产价格泡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高储蓄率的研究一直吸引着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造成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解释,但很少有学者从居民健康状态的角度分析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本文将从居民的健康状态出发,为解释中国高储蓄率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本文首先对我国居民的健康现状进行了阐述,实证研究了健康状况对家庭储蓄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健康状况与其家庭储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居民健康状况的恶化会导致其家庭储蓄的上升;在健康状况的衡量指标上,居民主观健康和客观健康与其储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即居民主观(客观)健康越差,其家庭储蓄越高;而心理健康对居民储蓄的负向影响不显著。通过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和家庭储蓄的实证研究,为我国相关政策制定者和金融行业从业者提供一些政策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在向亚洲和中国转移,产业转移和分工合作将为中国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提升提供一次难得的契机。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磨练,目前我国已经实际上形成了自然和政策性的4大经济区域,即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从存量(2002年全国GDP)上看,目前4大经济区域实力大小的先后顺序是:东部6.25万亿元、中部2.52万亿元、西部1.85万亿元和东北1.16万亿元;而发展水平(人均GDP)的先后顺序是:东部14205元/人、东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