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十年来,长三角经济总体发展迅速,经济实现了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长三角经济”,并成为本世纪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挺起了中国经济的脊梁,领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征程。苏、浙、沪城市间、地区间、企业间相互来往空前频繁,金融互动效应已经显现,新一轮长三角金融合作热潮正在兴起。国家战略和经济金融互动,已经成为长三角金融合作研究的现实背景。如何拓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加强两省一市间的金融合作与互动,对于加快长三角整体金融发展,形成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开放条件下,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上关联互动和正向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且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判断标准是区际经济联系趋于紧密、各个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是:分别用Moran s...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和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原有的"15 1"模式逐渐难以满足竞争需求,要求扩容的呼声渐起。江西作为长三角相邻省份,理应抓住泛化机遇,加速融入长三角,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为江西崛起构筑新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日趋成熟,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内在潜质最佳、发展前景最为看好的核心经济区域。其中,尤以地处长江入海口南侧的上海、宁波和舟山三个城市的沿海区位优势较为明显,港口资源禀赋较为相近,经济发展活力较为领先。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得到蓬勃发展,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长吉地区地处吉林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和次发达的地区,具备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本文针对长吉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其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依靠比较优势和改革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低成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方面。但是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比较优势不断弱化,体制和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各区域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国家适时启动实施的区域分类发展战略,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长三角经济区发展势头良好和促进中部经济崛起的背景下,泛长三角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经济与金融密不可分,所以泛长三角金融业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界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泛长三角四省一市的金融业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失衡的结论,提出了促进行业合作和区域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并加快了我国区域合作治理的步伐。区域合作治理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则成为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经济与区域政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制度保障。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必须尽快建立、完善适应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合作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治理之间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物流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经济区域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并已形成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华中中部、西南、西北、东北七大经济区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加强区域合作,并逐步成长为以上海为龙头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发挥了较大功能的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再仅仅表现为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越来越体现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或大都市圈的竞争。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是拉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正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改革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各地区间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日益加快,相互之间的经济依存和互动效应逐步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手段,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因此,京津冀经济合作应在加强产业联系的基础上采取如下战略:(一)建设区域经济共同体,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共赢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  相似文献   

12.
区城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并加快了我国区域合作治理的步伐.区域合作治理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则成为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经济与区域政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制度保障.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必须尽快建立、完善适应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合作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治理之间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再度成为热门话题。综观学术理论界关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各类政策主张,存在着诸多差异,影响了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推进。所以,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的缘由、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的角色及定位等。从实践上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推进,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建立企业主体在区域间的自我联合、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再度成为热门话题。综观学术理论界关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各类政策主张,存在着诸多差异,影响了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推进。所以,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的缘由、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的角色及定位等。从实践上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推进,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建立企业主体在区域间的自我联合、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学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何在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上推动本区域经济快速的发展,是尤其值得关注的。它决定着在国内区域竞争的博弈中,京津冀地区能否获得领导者地位,并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增长极。本文在对比分析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等其他四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域的工业部门的竞争力情况,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域经济增长与人才资本成长的内在联系越发密切,而且区域人力资本变动趋势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竞争力状况影响日益显著。就京津冀人才一体化而言,目前不仅日益成为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人才开发一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增长决定区域金融运行,区域经济发展愈来愈需要金融支持。区域金融将金融运行和发展置于一定的地理空间加以考察,不仅直接反映经济的区域性特点,而且经济增长的区域性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金融的区域化运行得以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凸显出区域性特征,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金融发展不可分割、互为条件。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从长三角经济区域实际出发,探讨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构建适合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困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协调发展必然性,随后主要以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为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和协调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背景下,区域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该区域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区域创新能力中重要的两个部分。本文主要研究创新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综合执法全面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地区工商机关联动执法体系的内涵。长三角地区工商机关联动执法体系.应当定位于综合执法,全面互动。要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建立“网格化”的立体执法网络,实现长三角地区执法的联网、联合、联手和联动。关键在有利于行动,有利于工商职能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