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在其变迁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造成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依赖,而且造成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的基本特征。因此,研究国企业改革过程中的非正式制度,对于促进国企改革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
论制度变迁中的四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变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即所谓“目标模式”)对另一种制度(即所谓“起点模式”)的替代过程。制度变迁从其层次来分,有基础性制度安排与次级制度安排:从其主体来分,有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从其途径来分,有制度移植与制度创新;从其方式来分,有渐进式制度变迁与激进式制度变迁。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制度变迁,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制度变迁的过程及其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经营制度弊端和产权主体缺位,探讨如何进行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的构造,建立一套完善的国有产权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体制下的单一分配形式到转型期的多元格局并存,这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其影响因素包括: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制度变迁的最终决定因素;产权因素、所有制结构的变动是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基础;市场化改革是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但是我国目前基于机会和条件的不平等而产生的收入差别既违背了公平原则,又不符合效率原则。完善分配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条件和制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制性制度变迁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和破坏力,改革者在实践中应分析这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基本条件和必须的制度环境,按照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一般运行原则做出决策。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典型的强制性变迁,对其实施过程的分析可以给予我们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国有企业在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国有企业如何迎接这一挑战并发展壮大,许多问题接踵而来。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制度变迁过程中与国有企业交易成本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基本条件和运用原则,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实施强制性制度变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完善国有企业制度的若干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制度变迁与省区经济的非均衡增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决定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内生变量,从制度安排、制度变迁的角度对我国省区经济的非均衡增长进行制度分析,说明要缩小省区经济增长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致力于制度创新,推动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人的行为假定与道德因素,制度创新本身的时滞和改革成本,改革战略等因素从深层次上影响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导致国有企业制度变迁进展缓慢,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必须敌正传统的行为假说,合理选择制度创新主体,协调改革中的利益调整,化解改革成本,适时完成改革战略转换。  相似文献   

10.
注册税务师制度是完善税收监管机制的重要基础,我国注册税务师制度主要靠政府的强制性变迁推动,但制度需求和供给不足,没有形成安全、经济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不利于税收综合监管.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注册税务师制度供求、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及变迁,并提出完善我国注册税务师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