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当前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作为首个开展试点的省份,浙江省已经全面展开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这为民间借贷“阳光化”带来了新的契机。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对于引导民间资本,解决中小企业、农村地区贷款难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刚刚起步,在我国尚属于新生阶段,面临着内外多方面的困境。为促进其促进健康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农户小额贷款是有效缓解农户贷款难、信用社难贷款、实现农户与农村信用社双赢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户小额贷款的现状分析,查找出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贷款风险大、业务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并提出了拓宽贷款资金来源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广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广汉联社)作为四川农村信用社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试点联社,近年来探索出了互助式会员制担保公司模式、动产质押第三方监管、商城商户信用共同体贷款等三种新贷款模式,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被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四川省联社)命名为"广汉模式"。"广汉模式"受到了四川省省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采访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问题时了解到,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制度在全国遍地开花,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试点工作也正在江苏谨慎地进行着.我们从内心欢呼这一转变的到来,并真切期盼日益严重的农村贷款难问题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舒缓!  相似文献   

5.
农户小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农户生产经营资金需求而适时推出的金融产品。为提高区域农户小额贷款运作效果,本文结合辖区调查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对小额贷款发放中面临难点和制约问题,从制度及政策层面进行探讨。一、当前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发放中潜在风险及面临制约问题(一)农户小额贷款发放中潜在风险类型。一是道德风险。在农村信用社不断强化信贷管理制度建设的机制下,因贷款制度不完善而产生贷款风险暂未发生,但内控制度的外延“失控”有待防范,如基层农村信用社每个客户经理,要负责包干分片的几百户农…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为切实解决群众贷款难问题,思南县农村信用社在学习“三个代表”活动中,结合春耕备耕工作,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转变作风为民办实事”为核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进村入户发放贷款。一是切实简化贷款程序,由农村社员代表签字把关,群众就可以得到支农贷款;二是把信用干部深入基层为民解困的次数与工资挂钩;三是公开贷款程序,通过印发资料和与群众座谈,宣传小额贷款发放政策;四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主动进农户家为农户贷款。目前,全县已发放支农小额信用贷款 2463万元,占贷款发放总额的 69 89%,有 8万农户受益。 …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按照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立足农村,以农为本,在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创建信用户、村、镇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通过颁发“农户贷款证”,实行“一证通”、“一联三送”等便民措施,简化了贷款手续,使农户贷款更加便捷,不仅大大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而且增加了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投放总量,扩大了农户贷款面,帮助农民解决了很多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日益显现,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  相似文献   

8.
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的两难的问题,为农村信用社合理扩大贷款规模,提高资产质量及农贷管理水平,改善市场经营环境,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小康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深入开展,部分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取得的成效一是降低了信贷资金风险。信用社在对农户充分调查、建立档案、评定信用等级的基础上发放贷款,便于信用社对农户贷款进行监督管理,杜绝了集体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河南省固始县农村信用社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改进了贷款方式,开办了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实施贷款营销,推行“一证一卡”,牢固坚持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积极实施贷款投向的战略转移,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作为支持“三农”的突破口,并采取政策优惠、服务上门、全员营销等措施,促进了农村信用社增效、农民增收,达到社农“双赢”之目的。———实施贷款营销,推行一证一卡1、认真实施“百千万工程”,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针对农民资金需求,固始县农村信用社把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作为解…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承德全市八县中有七个国家和省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收入水平低,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农村信用社信贷经营一度处于亏损局面,到2003年底,亏损2亿多元。农民贷款难,信用社放贷难,严重地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扭转这一局面,近年来,承德农村信用社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办社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在全市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工作,  相似文献   

11.
小额信贷中国化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在广大农村地区既存在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正规金融机构,又存在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这样的准金融机构。农村小额贷款能否缓解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信贷约束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利用江苏省苏北五市360家农村中小企业2008—2010年的调研数据,在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控制信贷需求影响的基础上,比较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行为与覆盖面,检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能否缓解农村中小企业正规金融机构信贷约束。研究发现,相对于正规金融机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更倾向于向与农业相关的农村中小企业放款,将信贷服务由富裕群体延伸到中等富裕群体,从富裕地区延伸到偏远乡镇,并使农村中小企业付出较低的交易成本即可获得贷款,表明了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小企业正规信贷约束。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临朐县农村信用社为解决农村信用环境差、农村信用社收贷难、农民贷款难、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积极发放小额农户贷款,扩大农业信贷投放,以提高农民信用意识为出发点,推行了资金需求调查、信用约定、联户联保、信贷联络员、信用户为一体的支农新模式,在支农中营造“大信用”氛围,在支农中锻打农村信用“大品牌”。(一)开展资金需求调查,和农民搞信用约定,采集农村信用资源。为摸清农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以合理安排信贷资金,每年春天,县联社都印发十几万份资金需求调查问卷,组织人员深入农户,对全县农户情况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武陟县农民贷款担保协会是农村金融组织的一种创新,是农村信用社“放贷难”与农民“贷款难”博弈的结果,农民担保协会减少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风险,也为农民发展生产解决了资金问题,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由于政府的强力推进,协会组织发展很快,但是平均每个协会为农民贷款的数量逐年下降,作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重庆江津市首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十分高兴地拿到了江津市信用联社向他们发放的不用财产抵押就能申请几十万元贷款的信誉卡。江津市工商联(总商会)和江津市农村信用联社开展的银企合作,联合推出开办了信誉卡业务,终于很好解决地了民营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的“两难”历史问题。这一举措,为双方架起了一道“双赢”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农户小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的传统经营业务,在纯农业地区目前约占信用社全部贷款业务的80%以上。所称小额贷款,主要是农户在种植业中为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贷款;养殖业中为购买种苗、饲料等贷款以及为购买农机具、器具、运输工具、农产品加工工具等农业生产资料贷款等,额度一般在万元以下。小额贷款适应了当今农户商品经营特点,发放、管理、经营好这项贷款业务,是农村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搞好“三农”服务,发挥其联结农户的金融桥梁纽带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的重要体现,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让人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关键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而在农村中,贫困地区又是重中之难。农村小康的实现,关键在于消除农村贫困。如果说农村的扶贫工作是我们党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所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那么,新世纪的扶贫,则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奠基工程。只有这个基础打牢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才能稳步快速发展。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扶贫工作,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六安市为例,谈谈新世纪皖西…  相似文献   

17.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与日俱增的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各地涌现,自上世纪70年代兴起后,小贷公司在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我国也在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开展了小额信贷试点。小额信贷已经成为我国农村个人和微小企业融资的最好工具之一。它在解决农民贷款难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因为小贷公司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只有九年,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身份定位不准确、税负压力大、业务范围狭窄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其融资渠道单一。后续资金的不足是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北省廊坊市农村信用社坚持立足农村,面向农民,以农户小额贷款为信贷支农切入点,努力增加农村信贷投入,走出了一条富农兴社的双赢之路。2000年至2001年10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5万元以下小额贷款16.9亿元,占全部贷款累放的23.8%,不仅优化了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改善了经营,降低了风险,同时也撬动了全市农村信贷投入,带动政府、企业和农民个人增加农业投入20多亿元。该市农村信用社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研究试行了多种小额贷款方式,简化了贷款手续,完善了保全措施,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农…  相似文献   

19.
进一步改进支农信贷服务,努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江苏省丹阳市农村信用联社在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针对农村信用社原有的信贷管理机制与当前农村经济结构变化不相适应的状况,积极探索改进和完善符合实际的农贷管理新路子,推出了农业贷款“三核定一挂钩”办法(即核定信贷员贷款数量、质量和利息收入与报酬挂钩),在1999年试点的基础上,2000年在全市各信用社全面推开。到2001年底末,全市农业贷款余额比办法全面…  相似文献   

20.
其一,如何防止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目标偏差的问题。利率改革后,随着资金实力的壮大,农村信用社可能感觉自身“翅膀硬了”,可以由农村走向城市,产生“贪大求全”的心理,走上商业化和“官办”的路子,片面追求盈利,疏远“三农”,违背农村信用社合作制的经营原则。因此在利率改革过程中,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是否改进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在服务上要立足“三农”,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充分发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当前应着重加大“三农”贷款、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