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孙莉  金添  佟玲 《农业经济》2004,(8):54-55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在增加支农投入、改进支农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村信用社也应尽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其支农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2.
货币信贷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经济进一步繁荣的形势下,货币信贷政策对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大支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体现及作用   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和农业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动用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工具,为帮助信用社缓解支付压力,渡过支付难关效果显著;二是支农再贷款的及时到位,既缓解了农村信用社的支付压力,又为农业生产注入生机与…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作为社区性的合作金融组织,是农村社会经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其生存的空间在农村,发展的根基的农村,服务的领域也必然在农村。因此,农村信用社要牢固树立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思想,继续坚持为农民、为农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方针,坚定不移地反支农工作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农村信贷“弱化”问题显得十分显眼,资金供求矛盾突出,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信贷支农资金匮乏,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农村信贷“非农化”严重等问题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对此笔者建议:一是实施农村信贷服务“倾斜”政策。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改革应继续向农村地区倾斜,人民银行应继续增加支农再贷款的投放额度。针对农村信贷资金缺口大的问题,农村信用社一方面应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另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多伦县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紧紧围绕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唱响支农主旋律,不断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谱写了一曲曲服务“三农”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如何建立新的支农机制,在支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实现自身效益的提高,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重要课题。山东省潍坊市农村信用社通过建立支农新机制,积极营销支农贷款,拓展了农村信贷市场,走出了一条社农双赢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同农民和农村经济是"鱼水"关系,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但它也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反哺.为此,信用社要坚定支农方向,加强支农服务,认清形势,抓住国家扶农支农的有利时机,采取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措施,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尤其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方向,明确市场定位,不断加大农业信贷投放的力度,支农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货支农主渠道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支农主力军”,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作为山区农业大县的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如何纵深推进支农工作,加大支农力度,更好地发挥支农服务主力军作用?湖北省郧县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联社)给出的答案是:立足本县实际,实施分类营销,细分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10.
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农村信用社要继续深化改革,更好地为农业、农民服务”,支农重任历史地落到了农村信用社肩上,同时也为农村信用社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如何面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牢固树立支农观念,系统有效地提供支农服务等诸多问题便必然地摆在农村信用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面前。强化支农服务观念、树立支农出效益思想是农村信用社蓬勃发展的生存之本、必由之路,通过支农求发展是解决农村信用社风险问题的根本途径。支农是根本,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是农村金融的必然选择,牢固占领农村大市场…  相似文献   

11.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但是,在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阻碍了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的开展,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支农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组织资金困难,缺乏支农后劲。农村信用社担负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但是我国许多现行的制度不利于银行间的公平竞争。如国家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财政预算外资金,事业单位,保险公司的有关款项不允许存在信用社,而装备欠佳的信用社只能与装备精良的国有银行…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和全省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一目标,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在积极筹集资金,加大农业信贷投放力度,加强和改进支农、扶贫、助学信贷服务,解决农民“贷款难”等方面开展了工作,成效显著。至12月底,全省农村信用社累放贷款216.8亿元,较上年多投放23.8亿元,其中累放支农贷款147.3亿元,占贷款投放总额的68%,年底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72亿元,支农贷款余额达到2…  相似文献   

13.
全国农村信用社支农先进单位名单 北京市房山区班各庄农村信用社 天津市蓟县下营农村信用社 河北省高邑县王同庄农村信用社、馆陶县农村信用联社、内邱县农村信用联社、衡水市农村信用联社、涞源县农村信用联社 山西省祁县里村农村信用社、灵丘县东河南农村信用社、襄汾县农村信用联社、临猗县农村信用联社 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毛盖图农村信用社、包头市郊区后营子农村信用社、宁城县农村信用联社、武川县农村信用联社 辽宁省海城市耿庄农村信用社、建昌县要路沟农村信用社、宽甸县农村信用联社、建平县农村信用联社、瓦房店市农村信用联…  相似文献   

14.
立足农村面向农业服务农民农村信用社1997年信贷支农成绩突出自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以来,各地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合作制方向、加强经营管理、改进支农服务,在增加农业贷款投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改革之支农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以支农为基本目标展开的,因此,有必要对既有改革的支农策略和失误进行反思;并且,要立足于农村存在的民间信用机制,探讨农村信用社进入农村而为农服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支持农民增加收入,现就当前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工作通知如下:一、进一步端正经营思想,提高支农服务的自觉性。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和农村信用社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精神实质。要把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服务工作放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农村信用联社(下简称农联社)理清支农工作思路,通过信贷支持,引导农民逐步致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信用社自身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最近,我们组成专项调查组,对东台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调查,从繁荣的农村景象中得到有益的启示。驱动力:农村信用社通过信贷结构调整,增加支农投量,贴近农村产业开展信贷支农服务,推出“绿卡”,实施“阳光工程”东台市是一个农业型县级大市,耕地面积148万亩,滩涂面积156万亩,11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为94万人,33万农户。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18.
突破瓶颈     
支农需先知农 辉县农信联社为及时掌握农村资金需求,组织全体员工深入乡村农户,同农民面对面交谈,以调查表的形式了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和资金缺口,以及对信用社金融服务的建议和意见,掌握第一手材料,据此制定和完善了<辉县市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实施方案>、<辉县市农村信用社专项支农资金管理规定>,2001年初,他们共发放和收回调查表16000份,村调查面达到70%,农户调查面达到30%,及时了解到了农民全年资金需求的季节分布情况,并先后两次安排支农资金1600万元,使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改革开放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银监会成立以来,以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企业为战略目标,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始终坚持机制体制创新,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全面推进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事实说明。农村信用社对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我国支农服务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0.
潍坊市农村信用联社成立后,专心致志抓管理,搞服务 .明确市场定位,围绕“一个中心”,处理好“四个关系”,狠抓“七个重点”,突出“三个加强”。有效地推动了全市信用社系统各项工作的开展。   ——明确市场定位,就是把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方向明确定位在“三农”上。一方面,及时推广通过支农提高经营效益的经验,另一方面,又认真回顾总结前些年偏离支农方向,造成信贷资产质量低,经营效益差的教训,从中认识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增收、农村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支农把农村信用社同广大农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成鱼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