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春丽 《魅力中国》2014,(21):252-252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她是人民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掌握文化和创造文化艺术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2.
齐冠军 《魅力中国》2013,(26):48-48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逐步由日常的物质保障需求渐扩延伸至深层的精神文化需求。由此而衍生的文化生活形态、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等一系列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也就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群众文化”。它是一种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按照美的规律,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繁荣群众文化,则成为广大群文工作者们责无旁贷的重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3.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4.
试论群众文化的性质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巧慧 《理论观察》2009,(3):147-148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为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以自身活动为主体,以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综合性、普及性、传承性的各类文化活动。为有效地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必须掌握其性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冯娟 《魅力中国》2014,(5):85-85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工作的体现,也是群众文化生活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淀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李松兵 《魅力中国》2011,(4):303-303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新机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群众文化事业,同样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建立一整套良性循环的新的运行机制.开拓新的发展思路。群众文化事业作为国家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龙头、导向和示范作用,对于规范社会文化市场的方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红霞 《魅力中国》2012,(29):192-192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社区作为城市市民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使得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更多地依靠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的管理和服务。满足群众文化需要成为基层单位义不容辞的一项职责。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8.
郑静圆 《魅力中国》2013,(13):86-86
群众舞蹈是指由非职业舞者创作和表演的舞蹈。这类舞蹈作品大多以群舞的体裁出现,而舞蹈的形象,又直接观照着群众的日常生活。与职业舞蹈相比,群众舞蹈技术难度不高而动作特色鲜明,它的构图层次比较单薄而动机展开有序,它的叙述拒绝抽象理念而采纳生动细节。群众舞蹈和其他群众文化一样起源于劳动和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需求。我们的祖先,为表达捕鱼、狩猎和采集收获物的欢乐心情,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以自我娱乐。倘若群众舞蹈没有了“自娱性”,也就不能成为群众舞蹈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舞蹈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形式上多姿多彩、多方面地反映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及审美需求。因此,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维大 《魅力中国》2010,(3):352-352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其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多种娱乐方式为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群众文化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产生并贯穿于浩瀚历史长河的劳动生产过程之中,因而才使群众文化群众主动参与能够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后,各级政府以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精神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广大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含英 《魅力中国》2014,(17):19-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了新的走向,人们的文化活动已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自我表演、自我娱乐、自我欣赏、自我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旋律,我们应认清当前形势,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淙淙 《魅力中国》2013,(12):42-4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了新的走向,人们的文化活动已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自我表演、自我娱乐、自我欣赏、自我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旋律,我们应认清当前形势,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凌云 《发展》2014,(2):105-105
正乡镇文化站开展的是公益性文化活动,它不仅能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水平,让群众有机会参与和享受文化、娱乐,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而且也是实践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它对于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和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创建多层次公共文化的设施体系乡镇文化站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文化工作者联系广大群  相似文献   

14.
吴斌 《魅力中国》2013,(16):12-12
群众文化活动是活跃一个地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它的发展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地区的风骨和神韵,也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实力与活力。而先进的群众文化是人们用以正确表达喜、怒、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产生并贯穿于浩瀚历史长河的劳动生产过程,使人们在参与角色创作中体验到其它文化活动不可替代的愉悦,并在群众文化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起到了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调和各种矛盾,营造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童娟 《魅力中国》2014,(26):24-24
文化馆既是群众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龙头。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一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社区文化活动的兴起,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涵,扩大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外延,无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表现出与以往文化娱乐活动完全不同的时代特征。人民群众是社区的主体,面向大众,为人民服务,是文化馆的职责。那么,担负着群众文化工作任务的文化馆在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中,怎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6.
谷志民 《魅力中国》2014,(11):355-355
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意识发生了改变,使得群众文化生活更形式多样化。传统的被动接受的群众文化形式已经改变,更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其中,自主演出、自我娱乐、自我欣赏都作为了群众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群众自主参与,不断地自我完善,使得群众的思维为适应时代的文化的要求而更新,成为了促进群众文化的新途径。本论文针对有效组织开展群众文化的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提升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奋斗目标。以提升精神生活质量为视角,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广大群众的思想根源、精神生活的基础建设、群众内心的精神需求以及文化素养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多管齐下,打造人民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使其精神生活的质量得到提升。高质量的精神生活,不仅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同时还是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更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文化的功能,分析了加强文化建设,化解社会"精神空虚"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重塑社会道德基础的措施。要重温传统文化,重塑社会道德基础,实现公民的道德提升;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借助于有效载体,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9.
赵阳 《魅力中国》2013,(11):90-90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面对新时期赋予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新使命,如何组织和开展好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当前群众文化工作者所必须深入思考的新命题。作为一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根据多年群众文化工作实践,我认为:组织和开展好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必须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大投入、正确引导、创新形式,不断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使广大群众在“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参与文化创新和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文化的功能,分析了加强文化建设,化解社会“精神空虚”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重塑社会道德基础的措施.要重温传统文化,重塑社会道德基础,实现公民的道德提升;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借助于有效载体,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