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体行业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变革,传统媒体陆续挺身进入新媒体领域。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新闻编辑工作也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勇气和智慧。笔者结合《黑河日报》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把握发展转型实际状况,希望看清报社新闻编辑工作发展方向,找好落脚点,使新闻编辑工作更好地服务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2.
雷启梅 《魅力中国》2014,(19):290-290
多媒体时代。新闻蝙辑作为媒体新闻传播的执行人员,在新闻的选择、报道上如果不能尊重客观事实报道、不能向群众披露真相,那么则失去了职业赋予的职能。随媒体建设的的发展,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潮的不断涌现,新闻受众的文化层次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也加强了对多媒体宣传的评判与监督性。新闻的编辑也由传统的简单排列组合迈向了复合型创作时代。本文旨在通过对新闻编辑在我单位多媒体的社会环境下,结合其自身职责与职能,对当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毛闳 《黑河学刊》2022,(4):29-3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媒体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新闻传媒格局发生很大变化。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区别,迫使传统媒体积极寻求自身的发展道路。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应该掌握当下的媒体融合传播规律,找到自身的发展路径,及时在融媒体时代利用优势更好地蜕变。传统媒体需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新兴技术的革新,培养一批更有素质的队伍,在新闻内容以及新闻的传播手段上不断创新,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借鉴新兴媒体的发展优势,不断实现自身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传媒业的融合从“浅水区”涉入“深水区”,由“兼而有之”迈向“彼此一家”的深度融合时代。行业企业媒体是党的新闻传播、舆论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媒体形态全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驾齐驱、平面影视移动一体传播,在行业企业传媒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全媒体青海油田新闻中心,不断加快媒体深度融合步伐,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细行业企业新闻创优、做实媒体多维传播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而就深度融合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做强行业企业媒体,在路径与对策等方面也展现出了提升的可能,其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势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是传媒业跨越式持续发展的一个案例和缩影。  相似文献   

5.
融媒体时代传播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传统媒体从业人员面临转型的问题,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应适应融媒体时代要求,掌握融媒体传播特点和传播技能。文章认为,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素养仍然需要,需在此基础上适应融媒体的传播特点,学会从海量繁杂、内容多样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新闻信息,掌握融合新闻H5、动画和短视频等多媒体报道方式,要善于从网络信息中发现议题、设置议题,引导正确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6.
李澄 《理论观察》2022,(8):150-153
互动新闻作为新闻传播领域“传受交互”的经典范例,随着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互动新闻也从读者来信、听众热线等媒体主导的互动向受众主导的互动偏移。本文尝试通过对国内外主流媒体互动新闻实践案例的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互动新闻在媒体融合背景中呈现出独特传播优势和局限性,为推进地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一种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媒体面临着如何融合的问题。媒体融合,从新闻实务层面,就是分工协作,做好前期采访获得新闻素材、后期将新闻素材加工为各种新闻产品的工作。因此,对全媒体时代的高校媒体而言,处理新闻素材是重要课题,有四个策略可加以运用:寻求最佳的"第一落点",以最合适的"方式"加工,借"二次传播"扩大影响,超越有限的"时空"范畴。  相似文献   

8.
张松伟 《中国招标》2023,(8):107-109
专家型编辑是专业媒体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培养专家型编辑对专业媒体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招标》杂志的实践为例,分析了专家型编辑的内涵和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提出培养专家型编辑,要做好人才工作的整体设计,建立培训学习常态化机制,以课题研究锻造编辑研究能力,鼓励编辑走出去,与用户形成良性互动,以期为专业媒体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胜 《魅力中国》2014,(8):301-301
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作为国内主流新闻媒体中的中流砥柱。应积极的面对挑战,以新闻立台,以专业制胜.加强媒体间的合作。将传统电视新闻与自媒体新闻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不断的进行深化改革和探索创新,实现从“独家”到“独到”的完美转变,这是新闻传播的整体趋势所决定的时代需求,也是电视新闻媒体在自媒体时代“炙围”的关键性武器。下面本文则也就对电视新闻的“独到”和“独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数字科技越来越发达,进入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已无法满足广大受众获取新闻的需求。在新媒体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仅看文字信息,了解的新闻只是新闻记者笔下的报道。传媒受众希望及时了解新闻动态、能够主动参与新闻话题讨论与传播。这就要求媒体行业要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编排是指编辑根据新闻栏目的定位和编辑方针,确定要编发的稿件之后,根据一定的原则,把稿件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有机串编成一个整体的过程。电视新闻的编排水平体现编辑的政策水平、业务水平、理论水平、审美能力等。新闻节目的编排好坏直接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效果和媒体的市场占有率。那么,如何才能使一组新闻引人入胜笔者认为,在节目编排过程中既要遵循新闻价值,又要兼顾观众心理,这样才能编排出观众喜爱的电视新闻,从而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虹 《理论观察》2010,(1):168-169
当前,新闻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已由单一的争夺稿源、发掘独家新闻的竞争,转向了以新闻事实为基础,包括素材选取、开发、拓展、包装等一系列环节的全方位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编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报业内曾广泛流行“新闻编辑力”这一概念。什么是新闻编辑力?作为专业能力的编辑力是一种新闻思维与新闻表现能力的外在体现,是一种由发现、策划、选择、把握、整合、开掘等具体能力融合而成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3.
新闻的内容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万方面面,对于新闻"把关人"之一的编辑来说,就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新闻编辑人员的必备素质有:理论修养、知识视野、职业道德修养.新闻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包括:报道策划的能力、宏观在胸、微观在握的能力、创新的能力.随着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知识的社会化、生活化、网络化的趋势,新闻编辑普适性的品格也将越来越突出,其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将越来越严格.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播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培养新媒体传播人才,必须创新课程模块教学,优化课程设王;实行双专业双学位制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注重双语教学,实现培养国际性新闻传播人才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当前编辑出版行业的新形势出发,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以及媒体融合等形势给学术期刊编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为了适应新形势学术期刊编辑需要掌握的能力,并探索了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已渗透到媒介传播领域的各方面,以微软小冰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入职新闻媒体单位引发了广泛关注。小冰通过通用框架迭代、推出智媒体商业平台解决方案等模式实现了商业化运作。本文从媒体从业者的角色、新闻编辑思维等角度阐释媒体智能化所面临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围绕"技术+内容"的新闻制作模式、场景文化的建构以及人在新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这三个方面论述了传媒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素养是指一个人平素的修养,既包括素质也包括教养,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新闻编辑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把新闻编辑工作做好,提高自身素养、培养基本能力非常重要。本文对新闻编辑的素养进行探讨,比如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技能素养以及综合素养等等,希望能为提高新闻编辑的素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西藏的新闻传播事业已进入全媒体时代.回眸过去,展望未来,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西藏日报>报业发展为例,对西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状况作了回顾性分析,西藏新闻传播业的基本特点,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下推进西藏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锐琦 《魅力中国》2013,(22):306-306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公民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新闻媒体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我国新闻的传播已进入品牌化的经营,要求新闻编辑自身具有创新的能力,对新闻编辑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坚持不懈的努力,提高编辑能力。强化创新意识是新闻编辑关注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民生新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民生新闻如何突出重围,重拾阵地,再现辉煌,成为媒体人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分析自媒体自身的现状、特点和缺陷入手,结合玉溪市红塔区电视台自办新闻节目的现状,对自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如何传播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期能为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提供较为全面和科学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