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鑫 《魅力中国》2013,(32):73-73
云南广南出土的“西汉人面鱼形四鸟纹青铜当卢”器形精美,纹饰独特,具有十分强烈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风格特征。它是当地句町王国时期,贵族们祭祀时用于装饰马匹,彰显主持祭祀的巫师们身份地位的器物,具有较高的文物、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商都话鼎     
2004年岁末,在中国古都学会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上,郑州正式跨入中国八大古都之列.在3600多年前,郑州这里曾有一座当时中国最为庞大的都市-商汤毫都,她是一座比安阳殷墟更为古老的商代王都.在郑州商城内外有大量考古发现,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郑州发现了多座青铜器窖藏坑出土的一大批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器类多样,形制复杂,且铸造讲究.纹饰精美.1996年在南顺城街的一处青铜窖藏坑中就出土了包括4个青铜方鼎在内的12件青铜器.  相似文献   

3.
赵婷  范涛 《西部人》2003,(5):35-35
今年1月,陕西省眉县杨家村出土的27件青铜器震撼了学术界。这27件青铜器大多铸造于西周晚期、周宣王时代,件件有铭文,共计4000余字,列数了西周13位帝王中除最后一个周幽王外的12位帝王的名号和一些重要史实。 通过释读其中部分器物的铭文,专家认为,这些青铜器主要记载的是一个“单”氏家族的历史,铜器的所有者是一个叫“速”的人,他和他的祖辈都是西周王朝的重臣。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大庆博物馆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部嫩江沿岸调察金代古城时,于腰心乡后新村西侧土岗北坡的坑壁上发现了一座裸露的墓葬。为避免该墓葬再遭破坏,大庆博物馆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出土了一批陶器、骨器和小件青铜器等随葬品。从出土器物的型制及纹饰观察,属于汉代文化遗存。此墓葬的发现及清理,为研究嫩江流域汉代墓葬的型制及分布范围提供了资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5.
青铜器是中国灿烂古文明的载体之一,以其丰富奇特的造型,神秘缛丽的纹饰,精湛先进的铸造技术而闻名于世,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工艺价值。青铜器的独特魅力使它自古以来就成为众藏家趋之若鹜的收藏目标,达官显贵都以能拥有青铜器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青铜镜作为古代青铜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收藏市场,已成为世人竞相争夺的高端物品。  相似文献   

6.
目前.宝鸡市又要重新修建一座“青铜器博精院”,使人很有些感慨,也为当今社会普遍出现的重复建设现象所忧虑。我们这里是有名的“青铜器之乡“,首经先后出土了不少极有价值的古代青铜器文物,许多为国家故宫博物院所收藏。按说“青铜器之乡”建立个青铜器博物馆(院),确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7.
安阳名列中国七大古都,源于殷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印证,安阳是中国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古都。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商代殷墟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具有都市、文字、青铜器三个要素。”殷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最著名的古代城邦之一。殷王朝的建都规划、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对后世形成中国建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把建筑称为土木工程即源于此。甲骨文是世界上四种最著名的古代文字之一,它与埃及的象形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文字并称人类文化的四大瑰宝,对人类文化的积累、传播和发展,对汉字的发展和研究,对补史和证史起了巨大作用。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甲骨文的发现,被史学家们评价为“一片甲骨惊世界”。殷墟期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的鼎盛期,也是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它不仅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证明了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国家之一。 安阳的古老与文明还可上溯到更久远的年代,这里有被史学界命名为“小南海文化”的25000年前的原始人洞穴,有4000年前的颛顼、帝喾活动的遗址。殷商以后,这里仍然是中国最活跃的历史舞台之一,西门豹治邺,蔺相如出山,苏秦洹上受印,扁鹊伏道遇害,曹操聚兵铜雀台,秦琼叉举瓦岗寨,岳武穆精忠报国,袁世凯窃国归西,成败荣辱,胜迹可寻。  相似文献   

8.
王孟昕 《魅力中国》2010,(17):208-208
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证明了纹样之历史的悠久。纹样作为平面设计中的装饰元素被大量运用,发掘和总结传统纹样中的形式美,色彩美,妥善运用,能有助于我们将其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使其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9.
文质之思     
段雪姣 《魅力中国》2011,(10):335-335
“文”与“质”一直是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起初“文”可指外在表现,“质”指道德品质,后世文论在很多情况也用“文”“质”指语言风格范畴的华美和质朴,运用到后来,“文”指词采表现,大体相当于今人所说的作品的形式,“质”则指内容或功能。在我国古代,文与质有着密切联系,文也与文采、纹饰等相关,不论是从穿着打扮到文化制度,还是器物纹饰到哲学理论,它包含甚是广泛,但归纳来看.“文”就是一些形式的;外在的东西,与文相反的概念就是“质”。  相似文献   

10.
耕夫 《中国高新区》2009,(11):57-57
逐鹿中原,定鼎安阳,正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一片甲骨惊世界,一部《周易》演春秋,一条天渠扬天下,一座古城换新姿——丰富的历史遗留,多彩的现代文明,古老的殷商文化与当代红旗渠精神在此融汇,让这片古老的土地连同一座新兴的城市一道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1.
《新财经》2009,(9):112-112
选料天然,风味独特,以云南特有香草作为标志的香草香草云南原生态火锅,给我们带来了正宗的云南美食。 餐厅环境秉承云南少数民族风格,标志状如一株香革也宛如一位含羞的少女极具异域风情。餐厅的人口处摆放有几排源自云南的精美陶器令人爱不释手。古香古色的餐具,婉转的民族音乐,云南扎染和竹筒随处可见,连洗手间也让人仿佛置身于竹林深处。在餐厅正中借鉴大理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的格局,照壁上书“香草神韵”四个大字,观之不觉有置身繁花似锦的大理古城的错觉。  相似文献   

12.
王士俊 《东北之窗》2011,(20):70-71
黑陶是源于我国古代的陶器。它的出现成为划分新石器时代前后期的重要标志,距今约五千年。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公元前的大量陶器,在其中发现了一种从所未见的史前遗存,其色泽漆黑光亮、薄如蛋壳,这是黄河中游原始文化的代表作——黑陶。史学界首次发掘黑陶文化遗址所在地命名为龙山文化,那些黑陶,形态独特,纹饰秀美,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被誉为“国宝”。  相似文献   

13.
罗霞 《魅力中国》2014,(9):95-95
作为要与国际接轨形成中国风的设计,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的道路,就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向传统学习,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设计中既具有“民族个性”又有“时代性”,这样,我们中国风的设计才能真正走上“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山东地区是我国较早开展考古工作的地区之一.1930年考古人员在今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发掘时发现了龙山文化,轰动了整个考古界.蛋壳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的水平.除陶器外,山东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也是种类齐全、制作精美,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侧重对青铜器发展趋势的挖掘,从历史长河的青铜文化发展中抽取一段,论述及分析中国青铜艺术从育成期之后至鼎盛期所走的上坡路线(时间跨度定位约为商代中期至商束),阐述及比较此阶段的代表性变化、发展和特征;通过种类、纹饰、铭文等方面的发展,刻画出在青铜时代整体中,此段时期青铜器的特色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吕梁市域的商代晚期考古学文化中,有两件大事驰名海内外:一是石楼县长期以来发现的大量具有北方草原文化特色的青铜器,二是柳林县高红商代遗址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那么,这两件事有何关联?它反映了当时吕梁一带乃至黄河中游什么样的政治状况、经济形态、生活方式、社会面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世界的东方有只雄鸡,中国的西部有只宝鸡。 宝鸡,古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陈仓”所在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因市区东南鸡峰山出现“石鸡啼鸣”之祥兆,祖上先贤将“陈仓”改名“宝鸡”。这里是华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乡,姜炎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是《周易》、《周礼》、《诗经》诞生的摇篮,是控制崇仰的“文明之邦”;这里是名扬天下的“青铜器之乡”、“世界佛都”、“民间工艺美术之乡”;这里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因出土佛骨舍利的法门寺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8.
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址出土了大量玉装饰品,其材质、造型、纹饰、技艺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滨 《民营视界》2007,(3):65-67
在今献县县城西南500米,有一处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古遗址,高出地面近2米。考古人员在这里发掘出土了大量隋唐暑期品类纷杂的器物残片,很多器物上还存有烧灼、熏烤的痕迹。经学者考证,这里可能就是我国隋朝末年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所筑金城宫的遗址。历经千余年风云干戈的磨洗,曾经巍峨堂皇的殿阁只余下一些断瓦残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青铜器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艺术传统的精华。在中国古代,青铜器常常自铭为“尊”、“宝尊”,这表明青铜器一直被视为尊贵的实物。从汉武帝把铜鼎奉为神物这一历史事件算起,中国人收藏青铜器的历史已长达2000余年。如今,由于历史的缘故,我们只有走进博物馆或文物店才能一睹青铜器形影相吊的尊容。大连人徐宝钦经过几十年的孜孜求索,潜心研究,终于在承续传统的青铜艺术同时创新出现代青铜艺术的韵味。徐宝钦与青铜艺术结缘带有某种偶然的色彩,那是他与小伙伴去山林捉迷藏,偶得一尊铜佛。尽管锈渍斑斑,沾满泥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