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短短20年时间,从早期的模拟监控到当前方兴未艾的网络视频监控,这期间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在IP技术逐步统一的今天,始终专注于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创新的安讯士自1996年发明第一台网络摄像机伊始,一直致力于推动该领域的观念革新、技术演变和产品突破。  相似文献   

2.
1996年安讯士全球首台网络摄像机的问世将世界带入到网络视频监控的新领域。为了推进网络视频监控的全球发展,安讯土又于1998年开发了第一款视频编码器,2004年推出HDTV分辨率的网络摄像机,2011年推出全球首款最具光敏感性、配载“觅光者”技术的摄像机,将网络视频发展推向时代发展的主流。安讯士始终致力于推动模拟监控向数字化监控的转变,积极培育网络视频监控市场。尤其是在行业教育方面,安讯士看到了中国金融安防行业采用CCTV模拟系统监控所带来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以及金融发展对安防监控系统网络化、高清化和智能化的需求,洞悉到了网络视频监控在金融行业的潜在市场和未来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3.
IP网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数据传输网,随着电信运营商承载网络向IP网转化,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也开始采用以IP网为承栽技术并在高层开发各种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IP承载网的发展趋势和基于IP承载网的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并与传统的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作了对比,指出其本质区别。本文同时也深入介绍了以IP网为承载网的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4.
佚名 《金卡工程》2008,12(5):63
产业市场前景可观 网络视频监控又称IP监控.其网络的接入方式有[AN、WIAN、ADSL、PSTN、ISDN、xDSL、CDMA、GPRS、卫星通信等.近两年,网络视频监控市场需求旺盛,IP摄像机、NVR、网络视频切换设备供应商纷纷瞄准这一商机,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等也逐渐进入此领域.  相似文献   

5.
《金融电子化》2014,(6):120-120
正2014年被监控市场分析学家称为"引爆点",在这一年中全球网络视频监控产品销售额首次超越了模拟监控摄像机。有力地证实了安防行业一直以来的预测:模拟摄像机将逐渐被网络摄像机所取代。银行安防业作为对监控设备要求最高的行业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银行监控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安防系统采用的模拟监控存在局限性,已无法满足银行监控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向数字化监控转变,在产品使用和技术上开始引入网络视频监控系统。2014年  相似文献   

6.
一、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历程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1.本地近端模拟信号监控系统传统模拟图像监控系统主要由摄像机、视频矩阵、监视器、磁带录像机等组成,利用模拟视频电缆将来自摄像机的视频信号连接到视频矩阵主机,采用专用键盘进行切换和控制,采用磁带式长时间录像机录像。这种模式在网点的建设中被普遍采用。传统的模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传输距离和电缆长度上都有很多局限性,另外,有线模拟视频监控无法联网,只能以点对点的方式在固定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采购》2012,(3):56-57
2012年2月14日,2012年佳能安防产品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在此次发布会上,佳能发布了4款网络监控摄像机以及1款云台摄像机产品,并提出智能化安全监控理念,即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不仅要满足传统的安全监控需求,还需要具备在管理、市场营销、  相似文献   

8.
在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中.由于需要对现场进45-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而高速公路在夜间往往无法提供较好的现场照明环境,这就需要大量的能够在低照度情况下工作的摄埠机泰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是国内市场对于摄像机低照度标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使得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均无法较好的对设备进行选型。本文着重对摄像机低照度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而为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找出了低照度摄像机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军 《金卡工程》2007,11(8):77-79
一、概述 众所周知,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2000年以前,主要是以模拟设备为主,含摄像机和磁带录像机的全模拟电视监控系统,称为第一代模拟监控系统:这一阶段监控系统中基本不使用视频监控软件.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领域多计算机、多应用系统、网络复杂的IT环境下,如何有效监控整个IT环境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针对金融领域IT环境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区域划分的、面向多应用系统及整个网络的分布式监控技术,此技术不仅监控对象及监控项可配置,而且网络设备出现故障不影响整个IT环境的监控。此技术使整个金融机构IT环境成为一个可控制、可预测的技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