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步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能源的依赖度较高。1998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耗量年均增长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3倍。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5年我国石油总进口量1.68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42.9%。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约为4.5亿吨,而原油产量为1.8—2亿吨,进口量将超过2.5亿吨,进口依存度超过50%,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危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届时,我国的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反映到能源领域则是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和能源结构快速变化,特别是石油需求会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物柴油木本能源植物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涛 《浙江林业》2005,(11):16-18
1 前言 新世纪将面临能源问题的严峻挑战,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事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的重大课题。生物质能源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可以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生产各种清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能源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我国农村能源是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农村能源建设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农业及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提出农村能源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不断探索和研究新时期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的思路、办法,加大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的力度,着力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挪威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开放型市场经济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最富裕的发达国家之一.挪威经济活动的很大一部分是以利用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石油工业是挪威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所生产的石油及天然气主要是出口换取巨额外汇.挪威在能源发展战略上着重注意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并注重加强国际问的能源合作,大力推行"石油外交".挪威在能源开发、环保、污染控制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能源安全问题是包括能源供应安全、能源需求安全、能源价格安全、能源使用安全在内的综合性风险与威胁。中国能源安全将面临: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下能源需求增加的挑战;能源结构不合理,环境压力增大的挑战;争夺能源定价权的能源金融市场发展不足的挑战;能源价格倒挂下过度消费的挑战。为此,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寻求应对策略:降低对石油能源的依存度,实施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降低对中东石油的依存度,实施石油能源来源多元化;实施石油运输通道多元化战略,规避石油运输主要依靠水路,主要依靠马六甲海峡所带来的风险;增加话语权,力争定价权;促进各国能源合作,共建全球能源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6.
多元化能源战略下美国石油进口态势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主要的能源战略之一是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多元化能源战略下美国石油进口态势表现为:①石油进口总量、依存程度逐年增加;②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所占比例逐年减少;③努力扩大从非OPEC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石油进口;④份额油比重仍将继续增加。对我国的启示:①进一步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确保国内石油稳产增产;②积极实施多元化进口战略,努力规避石油进口风险;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稳定的海外石油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7.
随着常规石油产量的停滞不前和油价的大幅上涨,非常规石油普遍被认为是常规石油的替代品。但是,由于非常规石油可采储量并不多、生产存在许多问题、投资存在较大风险,以及劳动力短缺和易受东道国政策影响等等,因此,非常规石油产量难以大幅提高,并不能有效替代常规石油,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常规石油生产的不足,并延长石油时代的时间。对非常规石油不能抱过高的期望,而应坚持能源多元化战略,以维护中国能源安全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新疆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之一,能源效率的提高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基于统计学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了1990-2011年影响新疆能源消费及强度变化各种因素的贡献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中耗能最多的工业部门的能耗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结论认为:不论从整个经济层面还是工业部门层面来看,技术进步都是新疆能源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效果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的绿色清洁能源,大力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对提升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中的比重,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降耗和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山西省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有着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林业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会促进多元化能源发展及生态兴省战略的实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实现林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对于我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现状,并与全国进行对比,提出了辽宁省农村能源发展制约因素,并结合辽宁省自然、经济情况,提出了辽宁省农村能源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集约型高质量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是社会、经济、生态三者获得高效协调统一的重要途径,是区域在不断变化的竞争格局中率先振兴的关键,更是区域凸显比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科技创新在蓝黄统筹发展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科技进步对发展蓝黄统筹新型经济、提高海陆开发和综合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蓝黄经济的统筹发展也能够产生强大的反哺效应,为科技创新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科技创新与蓝黄区域融合发展存在着较强的互动关系,两者相互影响、彼此制衡,其在高效互动状态下能够产生强大合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提高矿产开发利用效率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对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目标意义重大,为此,应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研究和调查,加强矿产勘查和开发立项的管理,加强矿山建设与开发过程的监督,建立合理的矿山企业退出制度,实行矿业集约化经营,加强对现有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达不到开发要求的矿产地的保护,建立完善矿业领域节约资源能源与综合利用的指标体系,加强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和财税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The Contribution of Bioenergy to a New Energy Paradig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iomass is a widely available resource that is receiving increased consideration as a renewable substitute for fossil fuels. Developed sustainably and used efficiently, it can induce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reduce oil demand, and addres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potential benefits include: 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es, recuperation of soil productivity and degraded land, economic benefits from adding value to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improving access to and quality of energy services. The production of bioenergy involves a range of technologies, including solid combustion, gas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These technologies produce energy from a diverse set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 traditional crops, crop residues, energy-dedicated crops, dung, and the organic component of urban waste. The results are bioenergy products that provide multiple energy services: cooking fuel, heat, electricity and transportation fuels. It is this very diversity that holds the potential of a win-win-win for the environment,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ioenergy has to be viewed not as a replacement for oil, but as an element of a portfolio of renewable sources of energy. Coherent and mutually supportiv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olicies may be needed to encourage the emergence of a globally dispersed bioenergy industry that will pursue a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能源技术水平战略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我国现状看,要实现2020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并保持2020年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能源技术面临着巨大挑战;能源科技将为解决近、中、远期我国的能源问题提供有力支撑,是推动中国能源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对近、中、远期的能源问题通盘考虑综述了我国能源技术水平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15.
当代人类社会生产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绝大部分取自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后代人发展的自然条件不因前代人的发展而劣化”,而“后代人发展的矿产资源条件必然会因前代人的发展而不断劣化”。从全局看,能源矿产比非能源矿产重要;从局部看,非能源矿产也有可能比能源矿产重要。节约非能源矿产要靠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矿产要靠开发替代资源。矿产资源保障经济发展的目标分三个层次———当前发展,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中国利用两种资源,是实现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生物化石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生物化石丰富多彩,针对化石资源的特殊性,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化石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提出了化石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化石资源可持续发展工作应以生态平衡为本,注重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同社会进步相适应,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有计划地开展科研、科普和保护利用发展相结合的结论,为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7.
能值分析是指通过能值相关理论及原理的分析得出一系列反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体系,借此可深入分析系统的环境容纳能力、能值效率、生态经济效益,系统结构功能特征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更好的发展农村解决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归纳,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国内农村生态系统能值发展状况,研究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针对国内农业生态经济进步的现状客观评价该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当前农业生态发展迅速,但就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研究方面,在资料收集、理论不足等方面依然需要改进。并提出严控人口数量、科学开发后续土地资源、改善土地运用构成、增强可更新环境资源运用效率等对策与建议,以期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于社会经济的全方位进步及农业的有效转型。  相似文献   

18.
科技进步与循环型矿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型矿业经济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途径.在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型矿业经济的主要科技问题后,提出了发展循环型矿业经济的关键技术,主要科技实施方案,包括加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重点科技攻关研究和科技推广(示范)研究,并列举了一些研究课题和研究内容,需达到的技术指标等,最后从科技创新、科技保障、科技推广和科技法规四个方面提出建设循环型矿业经济科技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The European Union is committed to increasing the renewable energy produced and consumed within its territory, creating an opportunity and demand for renewable energy production on agricultural land. In this paper, Ajzen'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TPB) is utilised to structure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renewable energy production in farm business decision-making, through a case study in North East Scotl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ere undertaken with 23 farmers who had pursued wind energy production, and a further nine key informants. It is found that farmers undertake wind energy production primarily to ‘future proof’ their farms, increasing the long-term economic viability of their farms through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and profitable capital investment. Although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 were not the primary consideration in turbine development, respondents recognised the energy dependence of farming and the depletion of world energy resources, including these issues in their rationales. The primary obstacles to turbine development focused around economic risks and transaction costs, which some respondents moderated by reducing turbine size or renting land to developers, thus increasing their ‘perceived behavioural control’.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ention and behaviour are thus found to be multi-directional. The authors argue that on-farm renewable energy production could lead to increase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mong farmers (and thus more economic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practices), as well as providing a potential economic boost for local economies, but that these opportunities are at risk of being co-opted by large-scale energy companies, which are better able to negotiate the growing complexities and risks of turbin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