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其彪炳史册的烹饪技艺对丝绸之路的周边国家以及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受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是日本,在日本众多动漫作品中,体现中国饮食文化的创作不计其数。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巧妙融合使作品既富有异域风情,又符合日本人的审美情趣。本文从中国饮食文化的风味多样、四季有别、富有美感和食医结合4个文化特点出发,分析日本动漫中的中国饮食元素,以解析日本动漫作品借鉴和吸收中国饮食元素的方式与特点。  相似文献   

2.
潘景燕 《致富时代》2010,(8):157-158
主要论述中西方饮食文化在不同方面的差异,从中西方饮食文化不同的原因入手,引出并对比论证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具体体现在饮食对象、饮食方向、饮食方式、饮食礼仪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逐渐显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情调。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毋庸置疑将会形成旅游业的又一个开发热潮。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略的旅游吸引物,对旅游业的发展日益重要。黎族文化历史悠久,饮食种类丰富,极具地方特色。本文在对黎族传统饮食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提出要注重旅游者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为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旅游开发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光霞 《商》2014,(13):88-88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男性为78.5岁,女性为85.5岁。日本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长寿国家。可以说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在于日本的饮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人的饮食结构也不断地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当今的日本饮食有着国际性的特点。然而近五十年来生活习惯病成为了日本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这与日本人饮食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结合今天的饮食现状探讨了日本饮食文化,指出了日本人长寿的秘诀以及现代人的饮食生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商》2015,(51)
本文从日本饮食史这一背景说起,以由微观到宏观论述了饮食在社会中的人文内涵,重点论述了日本美食剧中围绕"人"所传达的种种情怀。本文从日本饮食文化说起,对日本美食剧的文化基础追根溯源,系统地展现日本美食剧的历史和现状。本文主要围绕"人"这一主题,论述了人与食物、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日本美食剧是如何通过食物传达出这样的内涵和精神。  相似文献   

6.
刁子蔚  张亮  张鹏 《致富时代》2011,(11):221-221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饮食能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饮食活动也是人类生活方式中最根本的活动。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不同,风俗各异。常说"吃在中国,味在四川",四川饮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故本文从"食"与"饮"两方面来探讨四川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饮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将中国的医药文化与饮食文化相结合,是我国饮食的一大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提高了对健康饮食、药膳饮食的重视程度。本文就药膳汤饮现状与发展研究这一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在了解药膳汤饮发展现状的同时,对药膳汤饮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从而为相关人士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华丽 《中国市场》2010,(44):95-97
本文从饮食文化内涵出发,针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海南饮食文化建设进行研究,从名菜、名小吃、热带海洋饮食、饮食方式等方面挖掘了海南特色饮食文化,针对海南饮食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类对于饮食的追求是一种价值的体现,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具有一定的养生理念,这是一种具有独特特征的价值追求。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关注饮食养生,深入研究中国菜中的养生饮食文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姜忠明 《消费导刊》2014,(4):152-153
日本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日本的文化就深受中国的影响。日本的饮食与中国许多相同之处,但是又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从中日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与代表性饮食方面着手,分析了中日饮食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淮扬历史文化悠久,塑造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其"精""雅""养"的饮食文化特质,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独特元素。在新的时代环境之下实现新的发展,这是淮扬饮食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立足淮扬饮食文化特点,分析了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推动饮食文化创新、推动饮食产业发展、打造市场品牌影响力、实施"饮食+"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淮扬饮食文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最明显的是饮食文化的传入。本文通过阐述中西餐饮食文化在餐桌礼仪、饮食内容与观念、烹饪方法及饮食方式之间的差异和特色,揭示导致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为加强不同饮食文化间双向交流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马丽霞 《商场现代化》2006,(26):174-175
受饮食文化的影响,广州市饮食消费市场异常活跃、特色鲜明。要传承和光大广州饮食文化、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广州市饮食消费市场,有关部门必须制订长远发展目标。要以饮食文化为依托,调整和完善不适应广州市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活跃和丰富饮食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饮食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的物质生存需求,升华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存在。中国饮食经历了几千年的进化,已经由维持个体生命内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艺术理想和仪式感的表征。中国自古以来便讲究"仪礼",饮食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人们对于饮食文化的感知不仅仅有"色""香""味"的需要,更有了对"名""器""境"的追求。中国饮食文化变得更有"味道",也具有深邃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的变化轨迹及其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长达数千年里,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在精神形态,还是在物质形态上,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这种优越地位已不复存在,惟有中国饮食文化却在不断走向世界。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指出:“中国近代文明之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1然而,我们也看到在西俗东渐的影响下,长江中下游作为中国近代开放最早的地区,人们的饮食生活也开始出现了与传统饮食生活相疏离的倾向,其原因就是西方饮食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上海、南京、武汉等通商口岸大量传入,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相似文献   

17.
位于粤东北山区的梅州市,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厚重的客家文化及极具特色的客家饮食等元素成为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前来探秘、寻根和品尝这里的客家特色美食。在当前开发广东梅州客家特色饮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广东梅州客家菜在制作上存在重盐、重肥和重熟等特点;同时在推广上存在盲目跟风,弱化客家地方特色;客家特色文化开发不足,参与性不强;客家饮食文化品牌意识不强,营销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应该注重客家饮食文化的生态性,保持与环境的协调性;注重客家特色饮食文化的传承创新性,保持个性化发展;注重客家特色饮食文化的包容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客家特色饮食文化的品牌效应和注重客家特色饮食旅游文化的传播等五个方面,以全面推动广东梅州客家旅游文化特色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青岛的饮食资源非常丰富,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把旅游与饮食相结合,可以达到旅游与饮食文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当前,青岛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其主要表现是:饮食文化还未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开发中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文化特色不突出,整体开发层次还比较低;本地饮食文化资源逐渐弱化和同化,消费者忠诚度较低。青岛应把饮食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大力宣传;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既要保持青岛各种特色饮食,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又要积极借鉴其他地区餐饮产品的优点,提高和发掘饮食文化内涵,不断进取创新,进而形成具体的青岛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增强青岛的旅游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实力。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是世界各国、各民族都遵循的亘古不变的天规,但由于各国、各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因此其饮食文化也各具特色。尽管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有所降低,但由于总收入在不断增加,各国、各民族在保持自己民族饮食特色的同时,还兼收并蓄各国的饮食精华,使得食物结构和品种更加合理化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郭杨 《商业故事》2021,(4):173-174
中国有着千百年来的发展历史,传统的文化中包含着饮食的文化,而饮食更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的核心思想."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传承千百年.所以,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美食这一类的电视节目,不仅能够对传统饮食文化进行有效的发扬,更是能够帮助中国文化树立起全新的自信.所以,本次文章的研究也是基于美食类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