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结合归责原则的相关立法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侵权责任法》第24条,得出公平责任并非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而是损害分担特殊规则的结论。同时,还对公平责任在侵权责任法中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认为社会保障制度足以替代公平责任,更好地完成其功能。  相似文献   

2.
邱波 《魅力中国》2013,(29):328-328,367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条中“提供劳务一方”、“接受劳务一方”、“劳务”、“劳务关系”实质上与司法实践中“雇员”、“雇主”、“雇佣”、“雇佣关系”的含义是一致的。因而。本条的理解和适用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有关规定有着密切联系,在审判实践中需要加以区别适用。  相似文献   

3.
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时,如果学校没有过错,侵权的学生有过错,其监护人承担无过错责任;如果学校和学生都没有过错,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由双方分担损失.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的前提不同,前者是“不看过错”,后者是“无过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的性质不同,前者定性为“赔偿”,后者定性为“分担”;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不同,前者须“法律规定”,后者有“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国几则案例着手,分析见义勇为的性质与无因管理的相关性,并通过比较适用《民法通则》第93条和109条对见义勇为者求偿范围的不同,得出结论:法院依据无因管理,则一般没有支持精神损害赔偿请求;适用109条则一般支持了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故,当事人可以根据不同的请求权基础提出对自己更有利的请求,选择适用《民法通则》第93条或第109条。  相似文献   

5.
《侵权责任法》第10条至第14条规定了共同侵权的责任成立和承担方式,但是并没有进一步详细规定受害人针对共同侵权人中的一人放弃权利主张时的规则,因此仍然必须遵循《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五条的规定.本文以美国法上著名的Cox诉Pearl InvestmentCo案为研究,针对共同侵权人权利放弃制度的研究线索,为我国完善《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6.
惠珂 《魅力中国》2011,(4):291-29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从而把精神损害赔偿范围从侵犯人身权扩展到侵犯人身利益。可以认为《侵权责任法》承认了精神利益作为一项独立法益的存在.但是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的规定尚很不全面、具体。  相似文献   

7.
阮晓新 《魅力中国》2014,(13):303-303
近些年,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不断看到有关高校校园伤害事故的报道,尤以因第三人侵权导致学生伤害者居多,而在此情况下,学校应承担什么责任,这引起了法学界中很多人士对这一问题的极大关注。最新实行的《侵权责任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颁布都具体明确规定了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但我们还是能从中发现不足之处,其中都忽略了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导致在实践中,经常出现对相同或类似的案件做出不同的判决。笔者对这一问题比较关注,所以对高校校园第三人侵权中校方责任的承担问题作个粗浅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肖荣 《魅力中国》2011,(15):236-236
《侵权责任法》颁布以来,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学界对法条第二十四条即被称之为公平责任原则的争论一直都在激烈的进行着,本文通过对法学界内中对公平责任原则的肯定说和否定说的阐述中,指出《侵权责任法》中第二十四条不应当成为现代侵权行为法的一个独立的归责原则,并且法条所指内容其实质是公平原则的体现和延伸。  相似文献   

9.
杨胜江 《西部大开发》2011,(6):63-64,67
现代《侵权责任法》在强调损害赔偿的同时更加关注对损害的预防,在亲侵权责任法已经制定完毕,继续研究侵权责任法的预防功能的发挥与完善,对于我国《侵权责任法》创新体例如何与传统民法理论的衔接、协调、统一,对于将各种侵权预防制度建构的立法理论融合、反映到与侵权法相关的各部门法中,对于指导司法活动按照立法目的有序进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冉 《魅力中国》2014,(19):300-300
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正式施行。谊法第7章对医疗损害责任作了专章的规定,对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医疗产品缺陷责任、患者隐私权保护、过度医疗等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初步建立了“一元化”的医疗损害救济制度。然而.《侵权责任法》尽管已经出台。但依然存在医疗损害赔偿举证责任模糊不清、提供病历资料的规定不合理、“当时的医疗水平”认定存在困难以及未能规定医疗损害责任分担的相关制度等等不足。本文拟立足于《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对其他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分析,对我国医疗损害赔偿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完善我因医疗损害赔偿刺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