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中立足于社会整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社会公共利益至上。社会本位思想是经济法产生的基础,体现于经济法的本质性原则,决定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经济法从始至终体现着社会本位思想,并且对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蒋辉宇 《特区经济》2007,216(1):127-129
经济法的法律理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旨、志趣及终极目标是不谋而合的。实质公平观与经济民主机制的缺失及部分异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经济法将以实质公平为理念,以经济民主为实施形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持续发挥法制保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对节约型校园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重点应从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来推动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必须组建一个有效的组织体系,为节约型校园的创建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必需的支持。应该建立建设项目审查制度、校园设施运行监管制度、校园能耗统计审计制度、能耗公示制度、节约宣传制度等来推动节约型校园的建设。结合曲阜师范大学节约型校园建设与管理的实践,验证了节约型校园的研究成果。对节约型校园建设与管理的理论进行了实践验证。通过建设节约型校园,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利益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需要,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的实质就是对人们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任何以公共利益为本位的部门法都是维护着公共利益的某一方面,经济法实质上调整着公共利益中的社会利益和公共经济利益。据此,经济法形成了以社会公共经济利益为本位的利益观。社会公共经济利益是个体经济利益、团体经济利益和国家经济利益相互调和的产物。社会经济公共利益更加体现了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社会正义的追求和维护。  相似文献   

5.
谭金可  李乐平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61-65
金融危机有向社会危机传导的风险。在此背景下,以增进社会整体福祉为宗旨、追求结果和实质公正,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和社会法在防范危机传导中作用突出。经济法偏重于危机预防和经济增效功能,社会法偏重于修复保障和社会增效功能,二者需要功能配合。回应防范危机传导的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沉淀智慧和过滤结晶,立基于理念共生耦合、着力于制度协调互动,加强二者的功能组合,有利于形成制度协力来达到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语境下的循环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璟  何树亮 《黑河学刊》2006,1(1):34-37,47
循环经济立足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全面体现了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理念。经济法作为通过国家强制手段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规范,其法律价值与循环经济的价值理念体现出了相当的竞合性。法经济学作为经济法分析问题的重要工具,也对揭示循环经济的价值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对循环经济进行经济法法律价值分析和法经济学分析对经济法的制度建构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晖 《中国经贸》2010,(22):85-86
经济公益诉讼是与经济法在内在精神和品格上相得益彰的独立诉讼制度。这种独立的诉讼制度带有强烈的公益色彩,有效地体现了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从而使经济法体现社会本位的宗旨更为明显,使经济法律法规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它也有利于经济法对民法功能缺陷进行弥补,限制经济上强势阶层的专横和保护弱势阶层的利益,并从诉讼制度层面上巩固经济法的独立部门法地位。  相似文献   

8.
李祖全 《特区经济》2009,(11):236-237
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已成为和谐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因素,从经济法的视域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体现为经济法对企业行为的规制,以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的经济法价值目标;通过经济法的规范性以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自律性,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双赢,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行为对社会的制害。  相似文献   

9.
一、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第一,煤矿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当前,党和国家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  相似文献   

10.
雒彬 《理论观察》2014,(9):92-93
公共利益与每个公民切身相关,公益维护有利于社会平稳、健康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公益救济涉及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旨在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构建合理的经济法公益诉讼制度有利于经济法公益保护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何静 《特区经济》2006,(9):112-114
经济伦理道德是和谐社会的秩序内核。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的内容包括了公平竞争、权利意识、职业道德、诚信原则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而伦理道德的构建过程既是一个市场经济内在逻辑发展和传统道德自然的演化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自觉的建设过程,包括市场竞争机制更完善和市场信息更充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丽 《改革与战略》2010,26(11):41-43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出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文章分析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借鉴国际经验,从教育、法律、产业政策、技术、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政府的应对策略,推动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The system environment of the travel agency circulating is an exterior environment without the market which restricts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ravel agency. Each market environment of a nation shares the commonness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different history stage, but the system environment presents a bigger difference because it is interfered by the society and government behavior easily. This paper has studied the law system environmen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travel agency, and gives some advices on building Chinese law system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4.
郑汉军  毕良珍 《改革与战略》2008,24(11):206-20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法治进程的推进,现代法治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也反映到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管理过程中。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是建立在法治的背景之下,从法治的视角来研究人性化管理有助于现代企业适应法治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环境规制的法律政策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佳 《特区经济》2010,(6):237-238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如何制定和实施法律规制政策以应对来自经济、生态和社会承载力方面的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由于环境法律政策涉及生态、技术、社会和经济现实状况等多方面的复杂性,因此,深入理解经济学和法学的相关知识是设计良好法律政策的关键。本文运用经济学的方法,从分析环境规制的内在动因入手,研究环境规制的相关法律政策,并结合实际提出我国应在传统直接规制和运用环境税收手段的基础上,逐步引入旨在创造激励机制的基于市场的法律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Economics has become the political magic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contention over economic policy is the political lifeblood of the modern state. The glare of publicity highlights the equilibrism of economic policy, leaving in the shade diplomacy and statecraft of former days. There is a consensus in modern society and in the modern state that political debate and economic discussion a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and that “economics”, like a second law of nature, sets the limits of the political options. Economic reform, economic adjustment, economic “rescue plans” and so on are synonyms for political strategies. Politics is the management of the “economy”, and at the same time “economics” is the authority to which all appeal as the “necessity”, as the authority that governs and legitimises policy.  相似文献   

17.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改革和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产物。要实现科学发展观这一任务离不开作为上层建筑的经济法的指导作用。经济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法律,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我们必须完善和发展经济法。  相似文献   

18.
Analysts of the South African labour market have mainly used household surveys to analyse the labour market. It has been more difficult to explore the labour demand of firms, as a result of limited data availability. We use the Quarterly Employment Statistics survey, an enterprise survey conducted by Statistics South Africa, to explore how South African firms create and destroy jobs, thereby shedding light on many of the policy questions that are relevant in a high unemployment society like South Africa. We find that job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rates are similar to those found in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ries.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labour legislation creates rigidities that prevent firms from hiring or firing workers. We also find that larger firms are better net creators of jobs than small firms and that net job creation rates are negative in manufacturing. Our research has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 particularly for the South African National Planning Commission's 2030 plan, in which new jobs are envisaged to come mainly from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s. Ou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is scenario is not likely without changes to policy or legislation.  相似文献   

19.
综合配套改革这一全新的改革思路和理念的提出,为建设自由贸易港区提供了条件。同时,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也赋予了综合配套改革以新的特征。当前,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应当充分利用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优势,在外汇政策、贸易政策、税收政策、行政管理体制等各个领域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自由贸易港区建设。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英国对欧洲政策发生转变,由排斥加入欧共体,到积极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其间美国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指在探讨60年代英国经济贸易向欧洲靠拢转移过程中美国因素的作用,试图说明经济强国因素对一国外交决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