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  李鹏进 《开发研究》2012,(1):117-1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还存在诸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缺口较大、投融资主体单一、投资不平衡、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真正体现、城市基础设施商品性体现不充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设施维护运作不合理等种种问题,严重阻碍了新时期我国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必须以投融资市场化改革为目标,通过转变投融资理念,调动生产积极性;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拓宽筹资渠道;通过统筹规划资源,协调发展不同城市;通过重塑投融资主体,理顺产权关系;通过改革价格机制和强化资金管理体制,确保资金合理高效使用;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开拓政府投入、银行贷款和城市自筹以外的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入外资,是弥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进一步鼓励外资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新型投融资体制,创新投资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现已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起步阶段。为了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这就涉及投融资管理与绩效评价问题。文章分别从资金来源结构和资金投向结构两个角度出发,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对我国2012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绩效进行评价,同时对影响投融资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效率主要受规模效率制约,东部地区主要受纯技术效率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人力资本、经济基础和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效率方面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的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其推力涵盖了宏观经济政策、市场竞争机制、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制度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等,而拉力则涵盖了城市化进程、巨大的资金缺口和投融资主体自身利益等。  相似文献   

5.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改革政府投资的决策和管理方式、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等方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  相似文献   

6.
仙燕明  刘弘 《天津经济》2004,(12):41-43
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建设的首要问题,尤其是资本金的筹措。如何利用行之有效的融资方法,达到筹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目的,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头等大事。近几年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新体制的过程中,有关人士都十分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方式,以寻求最有效的筹措资金渠道。  相似文献   

7.
由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巨大、各级政府财力有限,政府所承受的财政资金压力较大.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完全靠政府财政难以满足需求,必须拓宽投融资渠道,BOT方式是其中的最佳选择之一.文章主要对BOT投融资在我国城市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广西改革和完善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基本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和完善广西财政投融资体制,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摒弃传统计划经济观念,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财政投融资民主、公开决策建设进程;继续推进财政投融资项目的市场化管理;加大对财政投融资责任的追究力度;推进财政投融资中介服务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贺晓军 《中国经贸》2012,(22):138-138
深化县级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是构筑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性选择。分析了县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涉及建设、财政、金融、国资、国土、发改、交通、水利等多个政府部门,单靠任何一个部门的力量都难以实施。要解决制约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性和结构性障碍,必须打破职能交叉、资源分散、部门利益分割的限制。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理顾政府职能部门与城市建设投融资主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杠杆效应,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市场经济中,财政投融资具有动态的内涵界定和独特的功能定位。目前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其他方面,存在着制度缺失、职能混乱、渠道狭窄、效益低下、结构失衡等诸多体制缺陷。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的现状,分析了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2.
一、重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的缺陷 应该看到,重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投融资体制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和缺陷,集中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各国由国家财政直接开展的信用活动空前活跃,其中制度完备、功效显著者当首推日本的财政投融资。本文拟对日本财政投融资的成功经验进行剖析,并以此为借鉴,提出完善我国财政信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经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杰  付强 《浙江经济》2005,(10):25-27
发达国家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普遍较高,有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就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方式而言,主要有政府财政投资、银行信贷、发行债券或公用事业、企业股票上市募集资金、利用私营部门资金、国有企业经营权出让、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政府贷款,国外私人直接投资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三步走”战略的实施,天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存在的物质基础、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能否可持续发展对天津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至关重要。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是财政建设资金问题。按照天津市城市发展规划,预计未来五年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资金需求将达1200亿元,但是,可用于城市建设的财政性资金十分有限。因此,研究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对于广泛利用市场和民间资本解决资金缺口、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丁军 《新疆财经》2005,(4):24-28
投资总量不足是环境基础设施投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办法之一是建立和完善商业融资机制。在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下,通过信托平台以产业信托投资的模式撬动广泛的社会资本投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工具的运用和创新,从而推动信托成为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日本财政投融资的转型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历史上日本的财政投融资经历了两次转型,两次转型的动因、内容及效果各不相同。其早期财政投融资成功的经验及后来失败的教训,对于如何提高我国财政投资效率、防范财政投资风险以及寻求以财政投资为主的财政政策的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财政分权的框架下,地方政府当前可支配的资金主要有三部分:税收及收费、地方公债、地方投融资平台筹集的资金,县市级地方政府可支配资金的选择是什么,依据有哪些,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为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各地区纷纷成立了政府投融资平台,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融资。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财力紧张,这就造成了投融资平台面临融资方式单一、融资需求巨大、还款负担重等问题。本文从公共服务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加强西部地区投融资平台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带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为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各地区纷纷成立了政府投融资平台,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融资。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财力紧张,这就造成了投融资平台面临融资方式单一、融资需求巨大、还款负担重等问题。本文从公共服务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加强西部地区投融资平台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