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重化工业阶段促进就业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工业化过程的重化工业阶段后 ,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下降 ,而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劳动力供给高峰期 ,就业压力十分沉重。今后应把扩大就业作为政府经济、社会政策的优先目标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教育与人力资源适度超前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关联产业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采用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2.
究竟怎样才能扩大就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未来10年间,如何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难题,而且也是一个最重大、最尖锐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扩大就业机会应从战略、策略和政策上认识和处理好十个重大关系,包括在发展高新技术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和适度技术产业;调整企业结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调整宏观政策取向;处理速度、结构与就业的关系;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强人口地区流动;安排好社保规模与就业水平的关系;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以及处理城市建设与增加就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政策动向     
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一是切实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要更加注重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贸易、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发挥好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采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切实支持劳动者多渠道就业。要加强就业政策与有关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套,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体系,鼓励和支持更多  相似文献   

4.
蔡昉 《经济月刊》2012,(12):59-59
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并首次将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列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否持续扩大,就业结构能否得以调整升级,是衡量经济增长成效和包容性的重要标志。在二元经济发展过程中,优先要解决的发展问题就是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消化城镇企业冗员,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就业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目前又正值经济转型期,就业压力巨大,且出现了很多新特点、新矛盾。解决问题的基础性工具是借鉴发展经济学的积极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的就业理论,包括中国劳动就业特点、劳动力转移方式和扩大就业战略。  相似文献   

6.
新型工业化强调对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对就业的总体影响是主动的、直接的、正面的、积极的,是开创就业新局势,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岗位的必由之路。围绕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够扭转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为此应确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并举,促进就业、保护就业的政策理念,制订促进就业法;确立立足能源优势,支持劳动密集性产业发展以扩大就业的宏观政策取向;确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全面启动小额贷款政策以扩大就业的长期政策取向;确立扶持社区服务和非正规就业以扩充就业的政策取向;确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政策取向;确立强化再就业技能培训制度促进就业的政策取向;确立增加和调整各级财政专项扶持再就业资金以促进就业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经济运行没有像奥肯定律所描述的那样:高经济增长带来失业率的大幅降低,其原因,一是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增长,但没有促进就业;二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隐性失业显性化;三是由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的结构性差异所引起。所以,应该确立以就业优先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以扩大劳动总需求,降低失业率。  相似文献   

8.
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有利于就业的社会经济政策,西方国家在促进就业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借鉴他们的成功之处,将有助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丁承学  李雪军  王洁 《当代经济》2007,(15):102-105
中国的经济运行没有像奥肯定律所描述的那样:高经济增长带来失业率的大幅降低,其原因,一是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增长,但没有促进就业;二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隐性失业显性化;三是由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的结构性差异所引起.所以,应该确立以就业优先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以扩大劳动总需求,降低失业率.  相似文献   

10.
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有利于就业的社会经济政策.西方国家在促进就业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借鉴他们的成功之处,将有助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代经济》2003,(5):11-11
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将呈现稳步发展态势。就整体而言,有以下趋势值得关注。 一、扩大就业问题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十六大报告确定,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指标,也是对就业形势进行判断和预测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十一五”时期的就业形势进行预测和判断,进而从提高就业弹性系数出发,提出了促进就业增长的发展战略框架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3.
完善就业措施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基于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强调要在已有就业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思路和措施,其重点是:1、要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通过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形成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局面。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努力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在制定涉及全局的经济社会政策和确定重…  相似文献   

14.
缓解劳动力就业压力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庞大的劳动力失业数量仍居高不下.本文从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关系出发,在分析影响我国就业弹性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经济增长与扩大劳动力就业之间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全面分析了1979-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变动轨迹,认为中国就业弹性持续走低与劳动生产率提高有关,同时也受资本深化、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研究显示,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及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就业弹性存在较大差异.为提高就业政策的有效性,中国就业政策取向应该向就业弹性较大的领域倾斜.在这些行业和领域就业弹性仍有提升的空间.为此,本文提出了降低宏观税负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税收政策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城乡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公平分配对扩大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入分配是影响需求和就业的重要因素,我国收入差距过大是造成市场需求是旺和就业难度加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在继续采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解决扩大需求和就业问题的同时,还应该启用公平分配政策,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与就业不断扩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扩大就业规模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的失业问题虽有结构性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一个总量问题,因此,仅靠推行再就业工程和建立失业生活保障制度是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努力创造就业机会。这方面可供选择的对策有:发展农村小城镇,以较低成本创造大量非农就业岗位;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部门对农民的就业吸引力;加快住房制度及相关配套改革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细分来创造需求,扩大经济规模;正确处理提高产业结构层次与多安排劳动力之间的矛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扶持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小企业发展;运用税收、货币和收入政策来促进就业规模的扩大;根据税收征管能力的改善情况,适当控制劳动力市场化的进度  相似文献   

18.
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有利于就业的社会经济政策。西方国家在促进就业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借鉴他们的成功之处,将有助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晓彬  哈毅 《经济师》2007,(10):230-231
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分别是我国经济中最薄弱和最棘手的问题,也是国家即定的税收长期支持的方向。税收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在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目标上时常是矛盾的,有利于一种目标的政策对另一种目标却不利。税收政策对于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有时正相关,有时是负相关,有时是无关。所以应全力推进对两者正相关的税收政策,有效推行无关联的税收政策,审慎的采用负相关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城乡就业一体化战略:拓展就业空间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拓展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的首要任务。然而长期的城乡分割体制不仅严重阻碍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导致城市化滞后,而且也是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扩大、阻碍统一劳动力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由此直接制约了城乡就业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尽快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实施城乡就业一体化战略,有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和刺激内容,是拓展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