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在西安召开“货币政策目标与操作国际研讨会”。会上,美联储Thomas F.Brady先生做了题为“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报告。系统地介绍了美国的货币政策,包括美国货币政策的法律结构,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及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发展的相互影响。由于美国实施货币政策有着比较长的历史,且比较灵活和有效,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因而,Thomas先生的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在同一  相似文献   

2.
200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在西安召开"货币政策目标与操作国际研讨会".会上,美联储Thomas F.Brady先生做了题为"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报告.系统地介绍了美国的货币政策,包括美国货币政策的法律结构,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及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发展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自2004年6月至今,美联储已连续15次调高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此次连续提息过程中,美国长期利率走低的现象备受关注。受较低长期利率影响,美国房地产业在经历一年的低息环境后再现繁荣,并带动了经济升温。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升温现象,其政策背景比较复杂。深入研究与此次连续提息相关的美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特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以及连续提息政策的意图和效果,特别是影响长期利率走向的因素,对在复杂国际经济环境中正确制定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一、解读美国货币政策目标美联储的连续提息政策与长期…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传导是中央银行与市场利益各相关方博弈的动态传导过程,预期是其中的关键.通过构建包含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可以研究中央银行实施预期管理的宏观效应、预期引导和货币政策主动性.预期管理可以降低通胀水平和波动幅度,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预期引导效果正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中央银行政策的主动性.因此,中央银行应重视对货币政策操作的事前沟通和事后解释,探索实施通胀目标制,赋予中央银行更高的独立性,并应提高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5.
当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成为研究美联储施政方针的重要工具之一。美联储的重要操作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大多都有所体现。通过研究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演变,剖析演变历史脉络背后所蕴含的政策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操作框架、重要工具、传导渠道、溢出效应。本文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关键科目入手,重点分析关键科目背后折射出的货币政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美联储基本完成了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构建,利率走廊体系不断修补完善,新框架下美联储能够较好地控制货币的量和价;美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已深度捆绑,财政赤字货币化可能将抬升中长期全球通胀中枢;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初期和末期会对债市、股市、汇市产生较大冲击。对此,需要高度关注、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6.
在1970-1990年代,德国经济在马克不断升值的过程中保持了低通胀、高增长的良好趋势,由此引起了各国学者对德国货币政策目标选择及操作工具的深入研究.本文分析了德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上和操作目标上的选择过程,并深入探讨德国联邦银行如何运用货币政策搭配以实现这些政策目标.德国联邦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严格控制货币供给增长以及在处理本币升值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整个世界经济陷入了衰退期,中国政府也频出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通过2002年以来的宏观数据分析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分析了其传导机制。得出中国货币政策显著非中性及信贷传导是中国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机制的结论,并提出了应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选择与均衡框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效果之间的关联性不断加大.货币政策是否应当和应该如何对资产价格波动作出反应,多年来吸引了众多学者和货币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关注.综合已有的理论实践和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现实,虽然目前资产价格还不具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独立调控目标的条件,但是有必要将其作为货币调控的辅助监测指标纳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视野.央行应尽快建立与资产价格监测相关的指标体系,形成考虑资产价格波动因素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构建均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学术界引起争议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的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所涉及的问题通常有五个,即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等问题上.从实践上看,从1984年-1997年,货币政策虽然经历了多次扩张和紧缩,但是,从总体上看,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对付通货膨胀,并显示出比较明显的效果.因此,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理论并未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1.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高央行金融调控的艺术性。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总量调控与结构调节相结合的调控机制,坚持货币政策目标单一性即以稳定货币值为前提。2.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水平,适时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操作中,首要的是应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弹性,这就要改善处理好货币供应量、贷款增速、物价目标、经济增长和金融风险等问题,特别是要使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需要相适应,促使金融规模和结构、实体经济规模和结构相适应。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总量性指标逐步过渡到价格性指标已是世界性的…  相似文献   

11.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是由货币数量政策和货币价格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组成的、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系统。本文以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属性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构成的分析为基础,联系金融调控的实际,阐明了在利率和汇率未完全市场化前,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无法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最后建议加大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货币数量政策和利率、汇率政策协调一致加以考虑,并改革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相似文献   

12.
张晶 《经济前沿》2008,(7):40-43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浮出水面,这对于增长本已放缓的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应对“次贷危机”的不良影响开始频繁、大幅降息。与美国遭遇经济滑坡境况不同,2007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出现了结构性价格上涨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在“两防”政策的指导下,不断上调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反向操作导致了中美“利差倒挂”现象,并对我国经济在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应对方式将深刻影响我国的经济走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动态变迁与多元化发展进程,并在学术镜鉴与政策应用总结的基础上,重点展望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未来实践方式.研究发现:第一,"大缓和"时期,货币政策更多关注"总量"问题,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基本能够满足宏观经济调控需求,"新共识"框架成为主流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第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相继暴露,货币政策的"定向"调控需求日渐明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陆续步入政策前台.第三,新形势下,货币政策当局应该在互补机制、使用频率和操作风险等方面探索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政策拐点与开关函数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货币政策操作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其货币政策的运用效果及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赵进文、闵捷(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993年第1季度至2004年第2季度期间,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在效果上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通过Terasvirta检验法判定了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开关函数的类型,之后基于先进而复杂的T-O-O网格点搜索法,测定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政策拐点与开关函数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5.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对称与非对称性研究,近年来在国外金融界十分关注。研究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抑制经济过热和治理经济衰退的效果上存在极大的差异,并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政策运用效果及特点也有明显差别。KimD .H .( 2 0 0 2 )使用Hanmilton( 2 0 0 1 )提出的浮动法,分析了美国的货币政策。他得出的结论认为,1 979年前美国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即效果不对称,而在其后这一特征则不够明显。Bruinshoofd和Candelon( 2 0 0 4)使用STR模型和LM统计量检验了欧洲几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效力,却得出与美国几乎相反的结论。那么,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效果是否具有对称性,目前还未见到相关的报道。本文采用LSTR模型和LM检验统计量,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1 993年第1季度至2 0 0 4年第2季度期间,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在效果上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贾德奎  胡海鸥 《当代财经》2007,(3):43-46,51
近年来,西方国家在货币政策操作中逐渐利用告示效应来实现其政策利率目标.在告示效应对经济变量施加影响的作用机制中,中央银行的信誉度、责任性及透明度状况起了重要作用.相比传统的公开市场操作,告示操作具有影响直接、效果明显和操作成本低等优点.基于此,我国有必要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强化告示效应的影响机制,以建立一个更为简明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相似文献   

17.
张勇  范从来 《财经研究》2004,30(8):5-17
文章以1994~2002年为样本区间,通过构造货币供应函数和对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分析,考察货币政策操作本身对货币存量的冲击.研究表明,银行的资产组合行为对货币存量变动起着主导作用.中央银行短期性货币政策操作的变化可能会改变银行的行为参数,其行为变动的方向是在中央银行预期之内;同时,由于银行对货币政策操作的预期可能使之做出过度反应,使其贷款偏好"过松"或"过紧",进而导致实际的货币存量超出预定的目标值.这说明,经济主体的行为参数发生有规则的变化是有效控制货币存量的重要条件,为此,中央银行应该进一步提高政策决策的透明度,以求稳定和引导预期.  相似文献   

18.
财政与货币政策是稳定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两大工具,在美国“新经济”发展中,这两大政策工具发挥了促进经济增长、缓解经济衰退、启动经济复苏的积极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分析研究美国“新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践和经验,为我国应对入世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在财政货币政策选择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是一国央行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最优货币政策能在实现目标的同时,将社会福利损失降到最低.但是伴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使得一成不变的货币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的最优效果.本文在分析和评述了国内外货币政策关于目标、工具和政策操作的选择,以及如何应对经济开放所带来的危机的基础上,探讨了最优货币政策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对Kydland-Prescott方程的改进,结合我国实际,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对不同信息结构下,中央银行和经济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货币政策的优化分析了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可行性。研究发现:稳定的通胀预期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降低货币政策的实施成本;中央银行采用机会主义获得的短期效用不能持久,反而导致通胀预期的不稳定,对经济的危害更大。最后,该文对货币政策的优化操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