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行信贷工作对企业新会计制度的适应中国人民银行大丰县支行沈为科,沈岳随着《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新的行业会计制度的颁行,银行信贷管理面临着新的课题。一是随着各项基金转化为所有者权益或相关的负债项目,银行对企业各项贷款审查中的贷与不贷、贷...  相似文献   

2.
贷后管理是银行信贷管理极其重要的环节,贷后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源于国家法律法规对借款人的约束和借贷双方在契约中的约定。基于银行在贷前对借款人的分析判断和预测,契约管理就成为保证这种分析判断和预测的重要手段。任何问题贷款的产生都有大量的信息表现,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是贷后行动的重要内容。此外,贷后管理还不能局限于信贷和单笔债项,重要的还应该是发现新的业务机会和实现全面经营客户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指从贷款发放至回收的贷款管理,是负责对贷款用途的监督,掌握贷款客户的动态信息,补充完善贷款档案资料,落实还款来源,保全信贷资产,确保贷款本息回收的全过程。贷后管理作为银行信贷管理的末端环节,对防范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作用重大。长期以来,银行为控制信贷风险建立起了严格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三查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贷后管理却成了信贷管理“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可以考虑通过设置专职机构来强化贷后管理。  相似文献   

4.
银行贷前调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贷前调查是指银行从借款人提出授信需求开始到银行完成对借款人的调查为止的全过程。贷前调查是银行信贷管理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三阶段的第一阶段,是关系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第一道关口。为提高贷前调查质量、防范信贷风险,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就银行贷前调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一探讨。一、当前银行贷前调查存在的问题(一)忽视对借款人法律主体资格认定。法定借款人的法律主体资格是银行贷前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法律对不具有借款资格的法律主体的借款行为不予以保护。但是,一些银行在贷前调查中,出于各种原因,往往…  相似文献   

5.
贷后管理是信贷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信贷业务的迅猛发展,政策环境的日新月异,竞争分化的不断加剧,客户境况的瞬息万变,贷后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将更加突出。然而,实际工作中,贷后管理却成了信贷管理“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预警预报、客户退出和责任追究上存在相当程度的“缺位”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贷前管理是开展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关口。认真开展贷前管理工作,能有效降低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银行作出正确的信贷决策,有效控制信贷资产风险,与客户建立起良好的信贷关系。本文立足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工作实践,从信贷业务责任认定"回头看"角度,剖析当前贷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贷前管理的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贷后管理是从客户实际使用银行信用到该授信完全终止前各个环节的管理,是银行信贷全过程管理的一个特别重要环节,是风险控制巾最重要的一环,也是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屏障。笔者认为,当前商业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进一步加强贷后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法人客户特别是大型公司客户贷后有效监管难.风险防范难.预期收益实现难一直是信贷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贷后管理也因此成为整个信贷管理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农业银行最近制定出台了系统的规定和具体的操作办法,确定了按客户建立分层次贷后管理制度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讲,银行贷后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信贷业务发生后银行对客户账户和资金的监管、客户资料的收集、贷后的检查、贷款风险的分类、风险的预警、贷款的回收和客户评价等。与贷前、贷中管理相比,贷后管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信息不对称使银行对信贷资金的控制难度加大。信贷业务发生后,银  相似文献   

10.
贷后管理是为确保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对各项表内、外信贷业务从业务发生之日起至终结之日止所进行的全过程风险管理。具体是从贷款发放到贷款回收,对贷款用途监督、贷款客户动态信息掌握、还款来源落实、信贷资产保全及确保贷款本息收回的管理。贷后管理可以说是银行经营者在资产业务管理中的一项必备内容,特别对于信贷管理人员而言,更是在贷款业务管理中的一项“看家”本领。  相似文献   

11.
贷后管理是从客户实际使用银行信用到该授信完全终止前各个环节的管理,是银行信贷全过程管理的一个特别重要环节,是风险控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屏障。银行贷后管理若到位.深入.全面.不流于形式,就能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反之。贷后管理做得不扎实,就会导致各种风险隐患的发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董玮  郑建文 《甘肃金融》2003,(12):20-23
信贷审批是银行信贷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信贷客户信用状态全面判断和信贷资产风险全面把握的最后一道关口.这道关口把得好坏,直接关系银行信贷客户群体和信贷资产的规模和质量.因此,银行都非常重视而且越来越重视信贷审批工作.但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在信贷审批运行机制上,无论从制度设计或是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与国有银行在审贷分离制度下加强风险控制、提高资产质量,以及与市场、客户的要求来说,都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在理念和手段、贷后管理流程、信贷风险的动态监控和贷后管理制度执行上存在较大偏差。主要原因在于贷后管理理念落后,"重贷轻管"思想事实上存在及贷后检查不力,潜在风险隐患不断扩大等问题。加强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出路核心是建立和完善信贷业务贷后管理长效机制。应始终把贷后管理作为信贷管理的重中之重,主动创新,与时俱进,确保贷后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不断打造和提升银行信贷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在银行信贷管理中十分重要。频频发生的关联企业巨额贷款损失案件暴露出我国现行关联企业制度的缺陷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的漏洞。我国亟待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首先,国家要完善关联企业立法,从法律制度上保障银行债权;其次,商业银行应建立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机制以及关联企业信贷信息咨询系统,并做好对关联企业贷款的统一授信、贷前调查和财务分析,选择合适的借款主体和担保方式,在借款合同中设置预防性条款,加强贷后管理:最后.银行监管机构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通过资本纽带或契约关系组建企业集团的态势非常迅猛,更有一些集团性客户利用其股权结构的特殊性,通过不正常的资产重组、关联交易、产权变动等形式套取银行贷款的情况时有发生,由此造成的信贷风险已日趋显现,这也是银行信贷管理中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深入分析和总结了集团客户发展中的弊端和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了强化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型公司客户贷后管理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法人客户特别是大型公司客户贷后有效监管难、风险防范难、预期收益实现难一直是信贷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贷后管理也因此成为整个信贷管理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农业银行最近制定出台了系统的规定和具体的操作办法,确定了按客户建立分层次贷后管理制度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作为一项全新的信贷管理制度,在实行过程中能否实现其有效管理目标——风险控制和最大创效,还需要操作层面的细化以及完善的机制做配套支撑。从实际操作情况看,我们认为对大型公司客户的贷后管理不宜采取单一的管理模式,应根据客户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  相似文献   

17.
贷后管理是为确保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对各项表内、外信贷业务从业务发生之日起至终结之日止所进行的全过程风险管理。具体是从贷款发放到贷款回收,对贷款用途监督、贷款客户动态信息掌握、还款来源落实、信贷资产保全及确保贷款本息收回的管理。贷后管理可以说是银行经营者在资产业务管理中的一项必备内容,特别对于信贷管理人员而言,更是在贷款业务管理中的一项看家本领。  相似文献   

18.
贷后监管作为整个信贷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确保信贷资产安全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从贷后监管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贷后管理普遍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重贷款的拓展、营销和审批,轻贷款后的监管;重贷后服务,轻贷后的管理。二是对客户的贷后服务单一且层次低,延伸产品的营销不到位,贷款的综合效益不明显。三是贷款监管表面化,对客户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关联信息缺乏深度分析。四是贷款监管主要是基层客户经理负责,至使监管重  相似文献   

19.
授信方案管理是授信额度管理的发展和深化,其不仅能有效防范企业的信贷风险,更能在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变事后调整为事前控制,化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化刚性调控为柔性策略,变额度管理为方案服务,实现信贷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文章结合不同企业的案例,提出了建立授信方案的相关建议:树立为防范风险和增加收益服务的理念;建立客户经理团队和风险经理团队共同参与的贷前平行作业机制;建立预警与反应机制,提高对客户风险的敏感性;加强授信方案的执行力度及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基本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多数金融机构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基本业务流程和贷后管理,以及出现违约情况的处理方面与大型客户暂时还没有较大的区别,也就是说多数银行还没有建立专门针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