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志平 《辽宁经济》2022,(12):22-26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的支柱产业之一,给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的同时也拖慢了经济发展,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辽宁装备制造业以生产、代工等为主,属于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环节,在世界分工中地位较低。随着我国“中国制造2025”策略的提出,新的机遇已经到来,因此如何实现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产业结构升级与全球价值链的解析,对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以期为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蒋小辉 《北方经济》2011,(16):36-38
随着兰溪经济的快速发展,兰溪纺织业发展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一些传统的纺织制造业依靠低廉的成本所维系的生存举步维艰,依靠低廉的成本做贴牌、代工式生产的企业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境地,转型升级是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对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进行分析,研究兰溪纺织业应该怎么转型升级,从而破解纺织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生产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呈倒"U"型关系。说明,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初期,我国制造业通过不断地满足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参数(国际化生产标准)、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或通过"干中学"效应,对价值链升级带来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其生产环节受到了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锁定",从而抑制了价值链的升级。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最新全球投入产出表构建更加细化的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分别利用OP和LP方法测算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二者进行匹配,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所带来的自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对制造业生产分割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在效益。结果显示: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对于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国内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创新效应大于国外服务要素投入带来的溢出效应;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创新效率提高更明显;降低制造业投入成本、技术创新和溢出是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影响机制,基于中国制造业服务投入结构现状,信息技术服务、研发与商业服务、金融服务业等高技术服务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溢出和创新效应需要得到进一步释放。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服务任务国际外包理论模型的基础之上,运用国家-部门层面总出口核算框架,使用WIOD数据库和中国投入产出表,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分析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但是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机制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通过提高制造业中高技能劳动力的劳动报酬占比和工作时间占比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促进中低层次的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效果,而对于高层次的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研发强度与全球价值链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述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研发强度对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的影响。随后利用2000~2014年WIOD数据库、UNCOMTRADE数据库和各类统计年鉴中的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研发强度均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在进行异质性分析之后,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研发强度的增大能够有效地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但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这一作用并不明显,此外,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研发强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还因行业技术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研发强度能够通过技术成果转化这一渠道实现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的促进作用。文章的研究为中国继续推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7.
利用OECD-Ti VA数据库和KPWW附加值贸易核算框架,测算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地位指数和国内附加值,衡量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附加值贸易现状,并构建面板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附加值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较高,但分工地位偏低,国内附加值提升缓慢。劳动密集型行业国内附加值最高,知识密集型行业最低。中国陷入了价值链"低端锁定"的窘境。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与国内附加值正相关,且影响最大,通过加深参与程度提高国内附加值的前提是提高贸易地位。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和鼓励科研创新有利于国内附加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服务化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制造业融合客户新需求,以价值链延伸为基础的"产品+服务"的新型制造模式,是推进制造业价值链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化的过程。制造业服务化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推进制造企业建立全流程服务客户需求的生产制造方式和新型商业模式,对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构建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静态和动态的全球价值链U型曲线理论,基于该理论提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制造业升级的主要思路是:首先,中国的大中小企业要通过贸易和投资积极介入全球价值链,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一个环节,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密集等比较优势;其次,要努力创新,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全球价值链中动态升级。中国的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掌握若干关键前沿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品牌等优势,争取在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上掌握主动权。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基本方向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引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互联网智能品牌等新制造元素;同时积极培育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优势;把握全球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品牌化、全球化的"新四化"的新趋势;尽快沿着动态的全球价值链U型曲线实现从世界制造业低端向世界制造业中高端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产业升级模式的局限性与国内价值链构建下区域产业升级的新思路分析,本文认为,以跨区域产业转移为载体,通过重构国内价值链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加快落后地区产业升级发展的可行路径.从当前广西产业升级的主要障碍和表现出发,通过"加大支持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营造良好的转移环境,提高产业承接能力;完善工业园区配套体系,发展产业集群;加强科技教育培训,优化人力资源"等对策,促进广西产业承接与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全球价值链的利益博弈模型考察本土企业的价值链升级和能力构建问题。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利益博弈导致本土企业生产能力过剩而创新能力不足,且分工地位随技术进步和附加值上升而下降;本土企业借助全球价值链进行的低端升级是不可持续的,获得具有制度性优势的知识资本是本土企业实现高端升级的可行途径;中国本土企业的能力构建可以分为静态重构、动态迁移、本土杠杆3个子策略,而释放"制度红利"构建要素质量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是本土企业构建技术能力和品牌能力并实现价值链持续升级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2.
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且其过于依赖要素投入,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及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需要对企业数据、市场数据、宏观经济数据等进行综合应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应通过利用工业大数据促使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主要包括智能化生产、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开展服务型制造与个性化定制、打造制造业"双创"平台。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从工业大数据专业服务主体、企业与用户联动、政府与组织等方面提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大数据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相关机制的保障作用有利于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路径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13.
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研究样本,构建对外直接投资对价值链升级的理论模型,使用2000-2016 年的国别数据,通过动态面板实证研究了OFDI 对母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 对母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机制主要有专业分工效应、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市场规模扩大效应。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有利于提升自身价值链地位。中国对中南半岛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和中国- 中亚- 西亚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通过专业分工效应来提升价值链地位,对中蒙俄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市场规模扩大效应来提升价值链地位。  相似文献   

14.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2025",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娄勤俭在2015年6月陕西省政府的高级经济顾问第八国际会议上指出,陕西要继续优化产业机构,促进高端产业发展,加速"陕西制造"向"陕西智造"转变。这一战略意向的提出,为包括纺织业在内的陕西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目标与方向。文章以"营改增"为视角,根据陕西省纺织业的发展现状探讨陕西省纺织业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陕西省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阐述RCEP的定义与内容,中国和RCEP的相互影响以及用数据分析中国纺织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得出RECP的签署有助于扩大纺织服装的贸易出口,纺织企业实现向东南亚国家的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升级,从而减少成本、风险和污染,缓解当前国际形势的压力.但是外来竞争者也可能以低价抢夺国内外消费者市场份额,再加上国内纺织业研发水平低,资金发展受限,这些都会是RCEP签署后影响纺织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本文从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以及政策四方面提出相应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牛志伟  邹昭晞 《改革》2020,(2):71-88
通过对国内外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梳理,创新性地将其概括为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三条途径与产业升级的四个维度,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构建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转换与产业升级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指标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从垂直结构升级考察,中国制造业呈现全方位崛起的态势,完成了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的升级;从水平结构升级考察,依据进口中间品国内配套增值率指数测算,中国制造业国内集成配套能力较强,但依据进出口中间品增值率指数测算,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地位较低;从产业效率考察,中国制造业技术效率世界领先;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显示,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产业效益考察,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低下,但作为增加值构成要素的税收占比很高,中国制造业出口占总产值比重在世界排序较低,中国内需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周强 《特区经济》2007,226(11):48-49
当前,我国的产业集群大都处于低端道路和低成本发展阶段。嵌入全球价值链是促进我国产业集群进行产业升级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绍兴纺织业为例,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绍兴纺织业流通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沿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路径,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范围内服务业发展欣欣向荣,服务业开放已成为全球趋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服务业呈现愈加开放的状态。然而,我国制造业发展受限于资源和技术,长期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中下游。当前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增强,服务业开放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程度加深。基于此背景,通过2009—2020年的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关系,结论表明服务业的开放可以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提升。因此,建议进一步深化服务业开放程度,以促进我国现阶段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转型是破解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和实现国际价值链攀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区分投入要素的一般均衡模型明确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投入要素调整的作用与机制,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及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了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水平,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研究城市低碳发展的准自然实验,检验了中国城市低碳发展对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市低碳发展显著增强了制造业企业的投入服务化,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影响尤为显著;(2)城市低碳发展呈现出了较强的环境规制约束力,一方面倒逼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提升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这是城市低碳发展促进制造企业投入服务化转型的重要机制;(3)进一步拓展分析表明城市低碳发展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生产中服务要素投入对其他要素的替代,以及推动了企业出口产品向以服务要素投入依赖为特征的高技术产品转换。本文研究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推动了制造业价值链的形成并创造了服务业价值链,服务要素尤其是国内服务要素贡献率的提高代表了贸易收益和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文章基于TiVA数据库构建了出口增加值中服务要素贡献率的测算方法,核算并比较了中国制造业、服务业出口增加值中服务要素的贡献率后得出结论:服务要素整体对中国出口增加值的贡献率逐步提高,但受到服务业开放、服务要素跨境流动和国内服务要素供给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服务要素对中国出口增加值的贡献度整体不高,并且存在一定的行业差异;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要素的累积和培育是中国提高出口增加值中服务要素贡献率和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