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江湄 《开放时代》2021,(1):58-66
新冠疫情期间,我在线参加了韩国延世大学主办的东亚历史研究论坛,在会上大家都要汇报本地区近两年内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地学者报告的热点问题都很像欧美尤其是欧洲知识分子关心的问题,比如疫情期间使用大数据进行社会控制和管理,这将对个人自由和社会空间造成怎样的威胁,而近几年中国史学界关注的热点,总结一下的话,则比较集中于"重新认识中国"这一问题.①我感触很深地意识到,在当今世界,中国成了唯一一个相对于西方来说巨大的异己的存在,这种存在状态使得中国的史学家们对"中国是什么"感到焦虑,可以说,近几年的史学热点基本上都围绕着这一焦虑,而这种有关自我确认、自我意识的焦虑又与西方学界对于中国之整体性、中国历史之连续性的质疑和批判是相应的.  相似文献   

2.
"出于历史学家的学术使命感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从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到现代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问题一直是中国历史研究的最重要课题之一.寻求解决历史遗留给中国现实社会生活的沉重包袱的钥匙,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中国史学工作者的学术价值追求,许多研究都直接或间接地,有意或无意地试图解答这个问题."①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20世纪上半叶的辜鸿铭、罗素与罗梦册所描写的中国意象及其内容,并比较这三种中国意象之异同,指出:辜鸿铭笔下的"中国"是一种文化的乡愁;罗素笔下的"中国"是一种作为西方文化的对比;罗梦册笔下的"中国"是一种"天下国家",不同于西方历史所见"帝国"或者"族国","天下国家"是未来中国的愿景.三者之同主要体现在:不同程度地将政经社会问题化约为文化问题,并认为文化具有优先性与重要性,呈现某种"文化化约论"的倾向;其次,都强调"中国"之不同于"西方"的"中国性",将"中国"加以理想化,这种思路与同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性"的强调互相呼应;第三,有心美化中国的"过去",以引导"现在"中国的发展,勾勒"未来"中国的蓝图.而最终,这三种中国意象之所以构成"乡愁""对比""愿景"的差异,乃因辜鸿铭与罗素以西方人作为阅读对象,罗梦册的发言对象是中国同胞,尤以他的"中国"论述最扣人心弦,并展现出世界史的宏观视野.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由于历史学家的学术使命感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从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到现代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问题一直是中国历史研究的最重要课题之一。寻求解决历史遗留给中国现实社会生活的沉重包袱的钥匙,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中国史学工作者的学术价值追求,许多研究都直接或间接地、有意或无意地试图解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如何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以及受该结构制约、规定的社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以1978年10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至今已历时30年。30年的历史“弹指一挥间”,但中国社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期间“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奇迹论”众说纷纭。中国在30年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回顾改革开放30年走过的伟大历程,深入而全面地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客观分析未来发展还存在的矛盾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一个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6.
一、中西方哲学传统中的本体概念当诠释学在中国学术界逐渐被重视之际,笔者注意到,较之西方的分析哲学,诠释学比较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我以为这是因为诠释学的精神与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在较深层次上有着相契合的点之故,质而言之,是因为它们所说的"本体"都含有流动变化、生生不已的意义。然细考之,两者亦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区别。这一点,通过对中西方传统本体论的比较分析便可以清楚地看出。"本体"在希腊语中是"ousia",意为一般的存在或具体的存在。其拉丁译文是"essentia",意即"本质、本性、本体"。至少在亚里士多德那里,ousia一词的含义还是模糊的,它有时指个别事物,有时泛指"存在",因此,有些学者取前者之义,将其译为实  相似文献   

7.
海洋史学是历史研究中一种以海洋为本位的研究范式。20世纪九十年代,杨国桢先生开辟了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新学科,提出"海洋本位"和"科际整合"的新方向与新路径,推动海洋史从涉海历史向海洋整体史研究转型,为历史学注入新的活力,成为中国海洋史学的拓荒者和奠基人。21世纪以来杨国桢先生率先提出"海洋史学"和"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深化海洋文明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引领中国海洋史从边缘走入主流。近年来杨国桢先生开始反思西方的"海洋文明论"和"海洋国家论",努力构建中国海洋文明的话语权,中国海洋史学进入了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吕新雨 《开放时代》2012,(7):111-125
近年来,学界对于中国近代以来土地问题的讨论、对中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与西方学术界为主流的现代性范式,都提出了程度不同的反思.近代以来中国的土地问题与城乡关系再认识,核心是需要重新处理地权、赋税与租佃关系的变动.其中,太平天国之后江南地区的城乡变革与阶级分化尤其关键,它导致国家与地主、农民之间租税关系剧烈变动,使得城乡分化、阶级分化与乡村治理关系的变革成为近代历史的主旋律——这一点需要重新理解.正是晚清新政以来,中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进入艰难的锻造历程,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城乡分裂的格局.其分裂的过程再造了中国社会20世纪以来最主要的阶级关系,它成为20世纪中国革命的背景,也是原因.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是舶来名词,与中国二千年来固有的历史称述并不相符。近半个世纪以来,历史学家们为问巴这种西方的社会发展理论,套用于中国的历史社会,想尽了种种的论证方法,但总是有些不尽如人意。有一些历史学家为了解决理论套用实际所产生的矛盾,提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态并未脱离于西方理论的框架,但其自身存在着不同于西欧社会的特殊性的解释。这种解释无疑使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但时至今日,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更进一步探讨。本人十余年来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的教学工作,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中国…  相似文献   

10.
刘建洲 《开放时代》2013,(2):214-222
《星星之火:全泰壹评传》讲述的是韩国的"工人圣徒"全泰壹的成长、觉醒与抗争的故事。著名的"全泰壹事件"对韩国工人及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震撼并唤醒了其社会意识。可以说,全泰壹及其传记,其所影响的不仅仅局限于韩国的工人运动,更改变了韩国的现代史进程。作为韩国民主化运动史上的经典之作,该书对于审视社会转型期中国的劳工问题,颇具启发性。当下的中国劳工,在一定程度上正面临着和当时全泰壹同样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环境。因此,该书能够帮助我们去反思存在于中国劳工抗争浪潮背后的历史事件、主体行动与结构变革之间的关系,审视当代中国新工人阶级形成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1.
西方史学自19世纪、20世纪之交传入中国,本来就需要一个消化过程,然而,一方面该过程远未完成,另一方面,对新史学极具价值的传统社会却分崩离析、消亡殆尽了。事实证明,黄仁宇是唯一成功往还于“旧社会”与“新史学”之间的学者,而帮助他实现衔接的恰恰是错位的路径。他是“旧社会”的亲历者,离开大陆、台湾使之跳出意识形态僵化对立的氛围,借助美国及欧洲相对自由的学术条件,释放并解析储存已久的信息,直至不拘泥左、右派系,形成“大历史”的构想。不过,既要细细品味具体的“生活经验”,又要将其消化在“大历史”框架中,这成为黄仁宇的“解脱史学”的内在紧张。  相似文献   

12.
三十多年来,史料和理论的关系的讨论之所以反复起伏,不断地牵动许多史学工作者的思绪,是因为这场讨论对新中国历史科学的兴衰起伏有关,或者说,这场讨论反映了新中国历史科学发展的曲折历程。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史理关系之争大体经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背景,命题和内容多有变化,但贯穿始终的是根本方法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史学理论和方法,仍然是关系到历史科学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我想对这一问题作一系统探述,这对历史科学理论的研究也许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就业问题一直在"十大热点问题"之前列,而就业中的歧视问题又频频见于报端,成为又一令百姓关注的"热点".在现实中可以观察到相当数量的招聘广告,对于同等能力水平下的劳动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身份有着许多不合理的苛刻要求,这会对劳动者就业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道路"的一个关键性特色是国家或政府的角色。即使是基于市场经济的语境,中国式经济治理与欧美社会都有着某些实质性的治理。在中国式治理中,政府组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交织在一起,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在广度、深度还是强度上,都要远远高于欧美社会。这种治理创造的"经济奇迹"让西方人士感到不解。因为,这种角色无法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标准理论"框架内给出充分解释。新古典框架的主体是自由市场经济模型,并以此为参照系定义"市场失灵",进而基于个人主义国家观,讨论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种框架即使用于讨论西方社会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都带有渐行渐远的嫌疑,若用于讨论中国经济中的相同问题,则更是经常具有误导性。  相似文献   

15.
凌霄 《经济师》2014,(5):98-99
西方和古代中国对于法律的道德基础这一论题有着不同的观点。西方法学界始终力图将道德理想植入整个法律体系中,而中国古代社会以"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作为维系社会运行的根本秩序,法律只是作为实现这种社会规范的一种手段,从而忽视了法律的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16.
要加强对经济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年轻时候学的是资产阶级经济学,没有受过史学训练。1953年,组织上指派我搞经济史。经济史这一行是兼跨经济科学和历史科学两大门类的边缘学科,需要具有特别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的训练和修养,而我一样都没有,就想从先进同行那里寻找启发,不幸的是,二十多年来,所见甚少,一直有冷冷清清之感。  相似文献   

17.
布罗代尔是西方史学中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年鉴学派以其宽广的研究视野和崭新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极富价值的学术思想,直接改变了当代世界史学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布罗代尔,他运用综合比较的方法,展示历史过程中丰富的社会生活,其内容已远远地超过了纯粹历史的框架,而具备跨学科的意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最初想写的是历史,而写成的书却介于历史学和人文学科之间。《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以下简称《15至18世纪》)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引起全社会关注和大学生焦虑的热点问题。近年的文献无论是单纯分析就业难的原因,或强调"先就业后择业",都未能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与解决思路,而"带着创业的目的就业"将就业和创业联系起来,解决了这一研究中将就业和创业分离开来进行研究的问题,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读编互动     
<正>我仔细读了你们第8期上刊登的"上证指数失真之究"这篇文章,觉得很受启发。指数失真问题,是我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它对判断市场走向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的证券市场是非常特殊的,许多问题的存在都源于制度的不完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2013,(1):50-51
春节不仅是中国最大最重要的节日,同时也是韩国最重要的传统佳节。古时候韩国也和中国一样,使用天干地支来纪年。每逢春节来临的时候,韩国人也都是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但与中国年夜饭市场越来越火热的情况有所不同,韩国春节期间,原本生意红火的饭店几乎全部"挂牌停业",形成了韩国特有的"风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