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重构和产业链调整背景下各国的重要选择。智能制造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根据企业调研考察分析,浙江省制造业发展不平衡,尚处于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并存的阶段。通过对企业进行调研统计,对浙江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有关智能技术应用、智能制造应用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发展智能制造受到技术、环境、资金、人才与政策等各方面的影响,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依据企业智能制造需求、动力和能力判断,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要多方协同创新,要因地制宜,弥补短板,既要推进大企业的智能制造,又要发展中小企业的智能制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本文基于数字化赋能视角,通过对“金风科技”和“陕鼓动力”的纵向双案例研究,探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经历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融合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差异化产品研发流程经历了产品生产销售、产品和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再到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数据采集分析能力、生产过程数字化能力、运营方式平台化能力是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数字化层面主要因素,且三种因素的演化推动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从数据存储阶段到数据融合阶段的演进过程。研究成果丰富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基础理论,为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 能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宁波应立足港口、制造业和民营经济发达等优势,抓住疫情倒逼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机遇,加快推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制造在"新""芯""欣"上做文章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3月13日,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抢抓机遇加快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各国竞争的主战场,也是我国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典型模式:协同一体化管控模,敏捷柔性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总结制造业智能化的几种升级路径:制造业微笑曲线,层次型,循序渐进,信息资源共享路径。根据实际,提出建立智能制造典型示范区: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构建多元主体创新机制,深入推广"智能工厂",发挥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优势。  相似文献   

5.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逐步从传统制造方式转向智能化制造方式,利用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整合,贯穿于先进制造业的设计、生产、产品提供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利用智能技术对相应系统进行优化和整合,不仅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水平,而且还减少资源消耗.智能化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动力,并将继续成为未来几十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彭朝林  林奇 《特区经济》2022,(11):131-134
国家正在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作为典型的传统制造企业,广东XX电子企业通过智慧工厂建设,构建智慧精益系统,包括智慧精益中控室、工位智能管理中心、自动线智能管理中心、班组智能管理中心、应用设备管理系统等,将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理念相结合,以精益生产为基础,利用具有深厚知识沉淀的智慧精益工具,直接解决痛点问题。我国传统制造企业可通过“标准化、精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路径来推进智慧精益,遵循“整体策划、分步实施、拉动式前进”的基本策略,从生产领域扩展到研发、营销领域,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机械制造业是从事各种动力机械、机床、工具及其他机械设备生产的行业,被称为“生产生产资料”的行业。机械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作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重要部署。  相似文献   

8.
刘建丽  李娇 《改革》2024,(2):75-88
智能制造作为高阶制造业态和新型生产方式,已然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当前,我国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关键期,传统产业亟须通过新旧动能转换焕发新的生机,新兴技术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通过富有竞争力的制造模式抢占全球制高点,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关键支撑。智能制造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生产制造关键环节和主要流程的智能化为核心、以工业互联网为关键支撑和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的显著特征。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要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核心,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推动智能工厂全面推广落地,打造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样板,推动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结合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硬软件组合,智能设备正受到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关注全球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应用和各国制造业升级诉求所催生的政策、金融、市场各方面的支持。日本早在1960年代就已开始发展工业机器人,截至2012年,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约为31万台,约占全球机器人保有量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在宏观层面制订了多项法案和规划,为美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助力。2013年谷歌收购Boston Dynamics,其产品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模拟人类行为,可应用于国防任务测试和极端环境救  相似文献   

10.
在充分考虑目前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升级转型现状的情况下,结合PSO-ELM算法构建由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互联化5个发展阶段组成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并对调研获得的137份中小企业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证明该模型对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划分是合理的,同时从PSO-ELM算法的训练测试结果来看,相对于现有标准模型,该模型对中小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评估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王媛媛 《亚太经济》2020,(2):116-126,152
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转向智能化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动能和新抓手。当前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发展的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不完善,企业的引领作用不突出,政策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的发展优势,以及人才缺失等。为此,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要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与自身特点和优势相结合的创新路径,即要建立以制造强国为目标的发展导向,构建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建立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正改变世界制造业格局,我国制造业急需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虽然天津已经具备较好的发展先进制造业基础,但是,天津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智能化程度、本地配套能力和产业升级等方面与先进制造业的要求还有差距。该文针对天津制造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自身的优势和弱势,从提高创新能力、推进智能制造、延伸产业链、提升传统产业等方面,对天津发展先进制造业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工业4.0计划"是当前国际上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一种有效战略,也是一种产业发展理念,它正在推动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不同类型、不同发展基础的制造业在推进智能化升级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模式是不同的,中国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有其特有的基础和条件,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未来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选择恰当的智能化改造路线,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在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强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有序推进区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改造;同时要重视和加强相关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科学设定战略目标、技术路线、优先行动计划和具体方案,明确所有参与方的责任分工,充分发挥好行业组织的作用,整合调用多方资源,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加快推进区域制造业实现创新升级和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与此同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努  相似文献   

15.
闫莉  吴森 《辽宁经济》2022,(10):8-12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于落实国家战略、推动东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根据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实地调研情况,梳理分析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针对产业园区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沈梓鑫 《科技和产业》2024,24(3):290-294
以东黎羊绒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全域兴趣电商助力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机制。研究发现,东黎羊绒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在全域兴趣电商助力下实现了从贴牌代工厂转型为拥有自主品牌、掌握羊绒纺织全产业链的制造业头部企业。在全域兴趣电商新模式的引导下,东黎羊绒企业引入柔性制造、智能仓储等系统,搭建企业数字化供应链,向设计、研发和品牌运营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刘秋子 《特区经济》2022,(12):73-76
制造业是国家生产能力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中国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于制造业。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截止到2018年年底,中小微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9.8%。推动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国民经济数字化的重点。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应用、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航大电气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中小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动因和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选择,为其他相似企业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装备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企业、用户和研发机构形成的互联协同是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构建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用户和研发机构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算例分析参与方协同策略的演化特征,探究协同智造的经济可行性及引导协同智造形成的产业组织原理。研究表明:新能源装备制造商通过整合社会智能制造资源提升产业智能制造协同度,对于智能制造体系向完全协同演化具有积极作用;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在应用中的成熟性影响协同智造的形成;智造化转型初期,政府提供适当的扶持政策是帮助制造商在智能制造技术不成熟时期协同演化平稳过渡的有效手段。根据研究结论提出3个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协同情景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为促进产业协同体系的形成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大代表、市国资委一级巡视员孔晓艳表示,天津国有企业具有良好的制造业产业基础、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将在三个方面发力,发挥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推动全市制造业做大做强. "天津国企将在转型升级、构筑新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孔晓艳说,在产业转型方面,将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在加快企业转型方面,积极稳妥推进制造业国企混改,引入战略协同性好、业务契合度高、产品关联度强且扎根天津发展的真正战略投资者,不仅引入有效的技术、市场及产业协同等战略资源,还要具备为天津导入有效战略资源的能力,有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同时,我们还将加快产品转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效化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强化存量资产业务整合提升和'老字号'品牌再造,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由邵东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的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邵东研究院”),已成为激活邵东工业转型和推动企业发展的新动能。邵东研究院通过智能化设备定制,信息技术应用等工程,将先进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引进3D打印、电子信息、自动化设备生产等高科技企业,建成机械零部件智能配套加工中心,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企业需求,引入专业服务机构,对接高校资源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已累计服务企业500家以上,公益培训服务惠及5000人次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