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孙喜  毕亚雷 《开放导报》2021,(3):95-104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和公共研发体系在应对当前国际竞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暴露出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创新链过度分工问题,使各创新主体脱节.定位于工业研究院的新型科研机构,在创新组织和成果转化中正在逐渐显露出独特的优势,成为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重要突破口.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科学技术为枢纽、以产业协同为触媒的"渡船模式",通过协同创新克服科研与产业之间的缺失环节,成为贯通创新链、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孙喜  毕亚雷 《开放导报》2021,(3):95-104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和公共研发体系在应对当前国际竞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暴露出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创新链过度分工问题,使各创新主体脱节.定位于工业研究院的新型科研机构,在创新组织和成果转化中正在逐渐显露出独特的优势,成为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重要突破口.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科学技术为枢纽、以产业协同为触媒的"渡船模式",通过协同创新克服科研与产业之间的缺失环节,成为贯通创新链、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湾区的区域发展特点,文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可以以中心城市主导产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邻近区产业转型升级,带动辐射区产业跟进发展和创新成果应用场景的拓展,形成创新极、产业增长极—高技术服务产业带—高端制造产业带的大湾区科技创新网络,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双通道,进而提升湾区整体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4.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运用VIKOR方法评价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自2016年以来呈逐年递增趋势;影响各省市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的因素不同,R&D经费支出对上海市有影响,创新平台对江苏省影响最大,研发机构—企业协同创新影响浙江省创新体系效能,对安徽省而言则是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文章为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找到了着力点,并对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协同理念“涌现”对哲学产生了冲击和影响,引发了新的哲学问题和思考。产业发展实践中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和政策链协同问题是新的哲学问题之一。在梳理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多链协同、静脉产业多链协同演变过程和产业发展相关文献基础上,归纳认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和政策链五链协同可以作为产业发展实践的一种范式(INCSP协同范式),并从理论依据和协同范式中链元素的充分必要性方面阐述其科学性。产业发展INCSP协同范式既是协同理论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也是产业哲学研究方式的抽象概括,不仅在认识论上丰富了人们对产业发展哲学的认识,同时也将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朱军  张文忠 《科技和产业》2020,20(10):127-130
在职业人才培养改革进入不断深化的阶段下,高职院校如何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实现互惠共赢、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下高职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与难点。基于对目前高职产业学院现行问题的剖析,以协同创新视角提出了产业学院组织效能提升的关键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产业学院实现协同创新的建设路径,为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技术迭代加速,产业重组加快,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由链条式融合转变为链网式融合,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基于“两链”融合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分析“两链”融合的内涵、结构与动力因素。在“两链”融合系统中,融合是重点、价值共创是基础、整体效能提升是目标。根据系统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从内外两个方面和节点-链条-网络3个层次分析“两链”融合的结构特征。最后提出以核心节点、中介机构、关键核心技术、合作信任和机制创新5大动力因素为突破口,着力提升“两链”融合的驱动力、匹配度、创新力、协同力和保障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进入发展新阶段,正面对创新发展新局面,需要构建和完善新科技创新体系。有组织的科研只有与有成效的成果转化相结合,才能打通整个创新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球正进入创新范式变革的新时期,亟待新形式的创新主体,打通传统组织边界。新型研发机构已逐步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科技战略力量。基于此,中国科学院于2018年探索性地成立了转化类、企业型、专业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国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市场化的专业成果转化平台,以最具战略性和基础性的新材料产业为突破口,充分聚焦解决新材料领域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有效转化过程中的难点、痛点与堵点,以提升转化成效为目标,进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徐杰 《开放导报》2021,(2):65-70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包括供应链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创新链的整体性以及价值链的高位次,提升其水平,需要对伴随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冲击因素和冲击效果,进行系统研究和前瞻.目前,我国尽管在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部分关键供应链的安全性存在风险,创新链散而弱、缺少整体性,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位次偏低等是突出短板.建议通过补齐关键供应链的短板提高供应链的安全性,通过提高创新链整体性完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实施多元化竞争战略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位次,通过完善制度环境提高企业活力和产业效率,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实现国际供应链、创新链合作,不断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创新驱动是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核心,如何有效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大学—政府—产业的“三螺旋”协同创新结构越来越得到各方认可,为有效实现这种结构对创新驱动的推动作用,协同创新中心由此而生.本文以辽宁精细化工协同创新为例,论述了协同创新对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推动现状以及未来会产生的积极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快培育和发展硬核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内涵的不断丰富,长三角地区硬核产业领域的“点状突破”到“链式创新”进入新阶段。基于长三角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集聚发展态势,通过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引领资金链的全产业链布局,合力共建以产业集群为牵引的现代产业体系,此举符合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的底层逻辑。当前实践证明,建立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长三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至关重要,其背后也离不开创新、金融、园区、数字经济等驱动因素的支撑。因此,为抓住长三角一体化转型发展的机遇,本文将围绕产业创新相关要素开展论述,聚焦分析硬核产业的集聚发展规律,探讨深化区域创新合作的方式,提升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诚  林平凡 《南方经济》2015,33(5):120-126
基于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出现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常态,工业要素投入的边际效应不断减弱,产业集群原有的以低成本要素参与全球竞争的发展空间日益狭小等现实问题,作者对中山古镇灯饰集群升级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古镇灯饰集群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协同融合,可以增强集群创新驱动能力,改变原有产业技术发展轨道,衍生出新型产业环节,实现产业链升级再造,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向高级化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产业集群能促进区域产业链升级和协同创新,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4个地区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度的分析,发现在区域协同创新的背景下,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存在区域分割、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度差以及集群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的问题。因此,高技术产业集群需要因地制宜、促进两链融合以及统一产业布局,增强区域创新互补力等来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协同理论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以西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旅游产业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旅游产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跨越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表现为区域整体之间的竞争。因此,如何提高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发挥“1+1>2”协同效应,成为各个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协同理论入手,研究了基于协同理论的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了西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对西北地区如何更好地实现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提出了战略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要求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铸魂.当前,我国在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需要从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载体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几方面着手,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宏观层面探讨高校创新技术—地域—产业集群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从面向地方产业集群服务角度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献计献策。文章以江苏地区高校有效专利的现状分析为依据,引入国民经济分类作为参数,从科技创新技术供需角度对标江苏各地区产业集群进行相关性分析。面向地方产业集群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可细化为:建立统筹协作的区域性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联盟,面向地方产业集群形成对应技术创新链上游、中游、下游的精准服务,为地方政府知识产权决策提供切实可依的知识产权信息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邻近性的视角,以2008—2019年江西省航空制造业产业集群产学研联合申请的专利数据为例,利用负二项回归方法,探究地理、组织和技术邻近以及各邻近性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航空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产生促进作用;技术邻近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产生负向影响;地理邻近正向调节组织邻近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地理邻近负向调节技术邻近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石墨烯、碳纤维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产业链是江苏省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链之一,整体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企业质态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江苏先进碳材料产业链仍存在产业规模化程度小、技术水平有待提升、龙头骨干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生态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文章研究了江苏先进碳材料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推动江苏先进碳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包括强化产业链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提升产业链技术创新的整体效能、积极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搭建供需对接和产学研交流平台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业创新发展的水平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产业创新链的视角,探讨了产业创新发展过程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等四个创新环节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主要特征,并以江阴市的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实践为例,分析了基于创新链四个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四种产业创新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进而提出了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12,(12):34+37
近年来,南京工业大学瞄准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接轨社会和市场需求,坚持"产业牵引、创新驱动、科教支撑、政府促进"的原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链驱动产业链,以产业链带动创新链,利用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探索政产学研结合新模式,促进科技、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做出了积极贡献。营造政策环境,加快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