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单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22):116-123
专利权被认为是最具有领土性的权利,长期以来,专利保护的国内立法和国际条约均未突破专利权的地域性.随着专利跨国保护重要性与专利权地域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美国专利权人的游说下,美国国会不断修订专利法,赋予部分规则域外效力以规制境外组装、境外制造等境外行为;同时,美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这些规则的界限和范围表现出不确定性.但总体而言,这些规则的实践进一步实现了美国专利权人维权与竞争的双重功能,起到促进美国专利创新与维护国家利益的作用.中国处于从专利引进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的特殊时期,立法上应未雨绸缪确立适度的符合中国现实的专利权保护域外规则,同时应注意积极调动私人能动作用和发挥法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德长 《时代经贸》2007,5(1X):56-56,58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发生在国外的反竞争行为会在国内产生垄断后果,因此,许多国家的反垄断法都有域外适用的条款,本文借鉴美国和欧盟域外适用的经验,探讨了国外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我国实际,就如何构建我国即将出台的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发生在国外的反竞争行为会在国内产生垄断后果,因此,许多国家的反垄断法都有域外适用的条款,本文借鉴美国和欧盟域外适用的经验,探讨了国外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我国实际,就如何构建我国即将出台的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反托拉斯法域外适用理论与实践发源于美国,其每一步发展都引领着国际反托拉斯法域外适用变迁的潮流。在中国已制定《反垄断法》并规定域外效力的情况下研究美国反托拉斯法域外适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特点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出具的1996--2005年美国竞争政策年度发展报告为蓝本,对晚近美国反托拉斯法域外适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了其对中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构建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展会专利权保护是我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然而原<专利法>由于立法的不足,造成展会专利权保护中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2008年,我国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改,这对我国的展会专利权保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完善外观设计专利的展会保护以及预防专利权滥用上,更是解决了原<专利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翁建新 《经济论坛》2006,(15):123-124
一、我国现行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概述1.我国关于专利无效宣告程序的规定。我国《专利法》第45条规定“: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第46条规定“:专利复审委  相似文献   

7.
8.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在缓解全球粮食安全、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非常迅速,与其相关的知识产权制度立法也经过多次调整完善,巩固了其技术和市场优势。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投资现状,梳理其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并从授权专利的申请单位类型、技术类型和前十强企业的专利集中度等方面,分析农业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进展,总结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及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促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及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创造所涉及行业日益复杂,精准激励不同行业的创新显得至关重要。美国学者主张法院应当灵活适用司法政策杠杆调节不同行业的激励机制,以避免激励不足或者激励过度。以政策杠杆理论为分析工具,研究发现:我国专利法中存在类似于美国的司法政策杠杆,还存在明确规定了特定于某些行业而适用的法定政策杠杆。司法政策杠杆的适用具有不确定性,可通过合理的法定化路径实现适用的确定性与可预见性,从而使我国专利法中的政策杠杆发挥精准激励不同行业创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美国、日本产业政策:比较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远 《经济经纬》2006,(1):48-50
现阶段,在吸取美国、日本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同时辅之以宏观政策,尽快使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  相似文献   

11.
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公司驻市场的作用减弱,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疗中的作用明显加强,董事会的职业化和独立化水平提高,员工开始参与企业治理,推进了产业民主化的进程,政府放松了对银行持有公司股票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伴随芝加哥学派、后芝加哥学派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到迅速崛起的欧洲与日本强大的竞争压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逐步放弃了由哈佛学派创立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并指导美国反垄断法实践长达半个世纪的结构主义理论,改行效率优先原则,大大放松了对企业兼并的控制,推动了美国产业市场的寡头化发展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美国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代表,研究其兼并指导准则的演变,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建立企业兼并规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新战略背景下,成渝地区必须贯彻一体化发展理念,而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是关键一环。技术作为生产要素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分析其流动性不仅可以了解与掌握创新体系运行状况,为人才流动和创新合作提供政策启示,还可以为促进技术、信息等流动提供科学建议。以成渝地区2002-2019年专利许可和交易数据为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UCINET软件构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基于拓扑结构和空间关联角度分析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结果表明,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呈现为以成都和重庆主城区为核心的结构,成渝地区虽然存在技术流动但是缺乏深层次的跨区域交流,且社会关联网络整体密度较低,各子群内部融合性较差,地区内部流动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4—2014年美国专利数据库中有关GPS的专利数据,结合专利计量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社会网络分析法为主),构建了专利引文网络和专利技术领域共现网络,并对专利技术领域共现网络进行K-核分析,对专利引文网络进行SPLC主路径分析和多重中心度分析。得出GPS产业共性技术发展演化具有如下规律和趋势:共性技术的创新过程具有趋复杂性、层次性和阶段性特征;其扩散过程具有独特的网络效应,强于一般专有技术;GPS产业技术路径的形成有赖于共性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最后,结合关于共性技术的其他理论和研究,总结了共性技术发展的一般性结论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9,(3)
美国、法国、日本是全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时间较早、规模较大的几个国家,不同时期的管理制度也各具特色,都分别在发行监管、政府职责、市场改革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其中,强化政府职责、完善制度体系、注重市场监管、弱化行政化因素等是这些国家地方债制度演变的共同趋势。文章总结、归纳了美、法、日的地方债制度演变的主要情况,分析了他们的改革主要趋势,充分结合近年来我国在地方债管理上的相关举措,重点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地方债制度上亟待完善的地方,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谢华 《生产力研究》2007,(13):86-88
美国在西部与南部区域开发中的制度创新有不同的内容与特点。研究美国区域开发中的制度创新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能为我国当前所进行的的区域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节约我们的创新成本,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管理信息系统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相应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然后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探讨了管理信息系统演进的内在本质和基本规律,为认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绩效的预算所面临的挑战:美国的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基于绩效的预算改革实践表明,基于绩效的预算改革处于一个错纵复杂的背景之中,受到来自政治、文化、信息、传统政府管理以及绩效考评本身的复杂性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这给我国基于绩效的预算改革带来多方面的启示:必须正确认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注意与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环境的协调,通过培养绩效文化、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为基于绩效的预算改革创造良好的内外部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9.
In a dynamic patent race model we analyze the formation and breakup of joint ventures in relation to: (a) the relative as well as absolute position of the firms in the race; (b) the degree of competition in the ex post market. Fudenberg et al. (1983) studied the main features of a patent race when firms compete in R&D, showing that firms in the same position compete fiercely, dissipating the rent from innovation. By contrast, we show that if firms can cooperate or compete in R&D, and if they start in the same position, they cooperate at the outset but break their agreement in the last stage if they will be serious competitors in the downstream market, while, if they can collude in the ex post market, they cooperate from the outset and they innovate jointly. When the firms are lagged by one step, cooperation does not take place, except in the case the value of the race is negative and the cost saving due to cooperation is large. However, cooperation never occurs if the leader is more than one step ahead. Finally, when the firms cooperate in R&D they proceed to the discovery at low speed. We test these conclusions via experiments on the incentive to cooperate during the course of a race. The results of a sample of 86 races support our theoretical conclusions, although the experimental findings are less clear-cut than the theoretical 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