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务报表中披露的商誉信息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商誉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2019年1月25日,在年报预披露的最后一周,伴随着商誉减值带来的业绩调整,A股上百家上市公司前后预计业绩巨亏,一时间,业绩"地雷"频现,个股纷纷跳水,次新股指数5天内大跌8%,中小创业板也迎来持续走低,两市一度呈现百股跌停惨状。本文从研究期末资产负债表上合并商誉的账面价值,对企业股票市场价值和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作为切入点,来研究合并商誉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进一步推动商誉相关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陈勃 《商业会计》2021,(5):43-46
近年来,我国的并购热潮带来了巨量的商誉,而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影响着公司利润、投资者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商誉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我国现有的商誉会计制度还存在着规则不健全、规定不合理、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通过制订专门的商誉会计准则、采用系统摊销与减值相结合的后续计量方法、完善信息披露和监管措施等方式,对现有商誉会计制度体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企业并购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上市企业并购累计商誉额逐年增加,隐藏着巨大的商誉风险。文章通过分析传媒产业某一企业商誉减值暴雷现象,分析了上市企业高额商誉形成的原因,论述了商誉减值的危害,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为了降低企业并购中的商誉减值风险,要规范重组交易,可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向对象支付并购价格。同时做到在不泄露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财务经营信息,做到信息对称。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A股市场存在巨额商誉,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减值风险频发,对资本市场造成很大的震荡。本文从商誉以及商誉减值的理论着手;其次分析A股上市企业巨额商誉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最后分别从监管、信息披露和会计处理的角度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上市公司益佰制药计提商誉减值情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采用现金流折现模型(DCF法)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必须关注两个关键因素:盈利预测和折现率。由于企业的盈利预测、折现率的选择等存在太多的主观估计,商誉可能会沦为上市公司利润调节的手段。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信息披露的监管,投资者必须高度关注商誉的质量以规避商誉减值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2020年3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企业合并——披露、商誉和减值(讨论稿)》的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三部分讨论了如何提高商誉减值测试的有效性。文章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的企业实例,深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测试缺乏有效性的现状。在进一步的探讨中指出,商誉减值测试中存在的掩护效应、主观性、测试成本高以及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是降低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企业的商誉减值测试中应该充分发挥资产评估机构的专业作用以及监管机构的规范和监督作用。此外,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还要增加对企业并购和商誉减值测试的信息披露要求,以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资本市场高估值、高溢价的收购,商誉规模快速递增,随着被收购资产业绩变脸,产生的商誉减值将会影响上市公司净利润,拖累公司业绩。以201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中的公司为样本,分析商誉和其减值的价值相关性。结果表明商誉和其减值对股价具有显著相关的关系。通过对价值相关性和减值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有助于投资者识别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李瑜  赵祎禧 《商业会计》2023,(16):26-33
2018年上市公司商誉大面积爆“雷”,资本市场哗然,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商誉确认与计量模式的深思。文章以2012—2021年巨潮资讯网发布商誉减值公告的422个样本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了不同并购支付方式下商誉减值公告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是有效的,有效性表现在商誉减值公告具有负面市场效应。进一步地,对不同并购支付方式下商誉减值公告的市场效应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支付方式下商誉减值公告的负面市场效应最长,混合支付方式次之,股票支付方式最短;现金支付方式下非国企的负面市场反应大于国企,信息透明度高的企业负面市场反应高于信息透明度低的企业。  相似文献   

9.
商誉是上市公司的重要财务信息之一,对于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具有重要意义,上市公司商誉频频“暴雷”,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以A股2017—2021年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为切入点,分析商誉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现状,并探讨上市公司商誉审计的风险和防范措施。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商誉的审计风险一般较高,其原因主要包括商誉确认和计量具有复杂性和主观性、管理层具有操纵商誉减值的动机、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完整等。为了降低商誉审计风险,本文提出了完善商誉相关披露制度、加强审计工作等方面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稳 《现代商业》2023,(9):185-188
商誉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是由不受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产生的。其巨额减值往往会对公司业绩利润带来影响。而巨额商誉的减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外界的影响因素是否是商誉暴雷的唯一理由?对于商誉减值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减小其影响?本文以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S公司作为分析主体,分析其巨额商誉的成因及减值因素有哪些,分析商誉减值如何影响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以期为公司高管和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合理的应对商誉减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议商誉的确认和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雅珍 《商业研究》2003,(23):126-128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由于其本身的无形性和带来超额收益的不确定性,其确认和计量成为会计界的焦点,各个国家对其确认和计量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同时与商誉对应的负商誉也是客观存在的应予以确认,并在会计报表中予以披露。  相似文献   

12.
商誉是一项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目前商誉的评估方法介绍理论性偏强,缺乏实用性和操作性。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商誉问题历来是会计和评估理论界及实务界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但对于"什么是商誉"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对商誉的定义、性质、特征,商誉价值评估中应注意事项及评估方法选择做了系统分析。为了更好地评估商誉的价值,要不断探索商誉评估的方法及其中参数的确定方法,同时要对商誉进行信息披露,供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商誉是一项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目前商誉的评估方法介绍理论性偏强,缺乏实用性和操作性。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商誉问题历来是会计和评估理论界及实务界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但对于"什么是商誉"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对商誉的定义、性质、特征,商誉价值评估中应注意事项及评估方法选择做了系统分析。为了更好地评估商誉的价值,要不断探索商誉评估的方法及其中参数的确定方法,同时要对商誉进行信息披露,供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商誉减值准备是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支付的溢价部分,在确认过程中存在着主观性和模糊性、假设参数选择、市场信息利用和信息披露不透明等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解决对策包括加强准则的制定和解释、强化市场信息的利用、采用合理的估值模型、加强信息披露和定期评估等措施。这对于企业和投资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供更准确、可比的财务信息,增强投资者对企业信心和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伴随知识经济的来临,并购重组已成为企业之间比较重要的活动,更多的人意识到商誉是有价值的无形资产.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对外购商誉确认为企业资产己在国际和国内会计界基本达成共识,但在会计实物中,自创商誉的确认至今未被认可,长期无视自创商誉的做法造成了企业与利益相关方之间沟通的堵塞.本文通过对企业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区别和联系,着重阐述了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确认的难点,为提升自创商誉的价值利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商》2016,(14)
本文研究了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确认计量的并购商誉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基于我国A股房地产开发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4年并购活动财务报告数据,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支付较高商誉成本提升了公司当期业绩,但对公司未来期间的业绩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合运用了资产定价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整合管理理论,并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描述分析法对商誉进行了规范研究和统计性分析。通过对商誉减值的会计规范进行横向比较,综合比较了中国、国际和美国三个不同准则体系对商誉实质的理解,并对商誉减值的最重要步骤减值测试进行比较。笔者认为在商誉减值处理上,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实现了实质性趋同。其次,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统计性分析研究,并对企业的商誉减值动机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商誉减值的因素主要为合并范围的变化和计提减值准备。最后对商誉减值的处理和商誉理论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邓英  周琳 《商业会计》2024,(4):9-16
高商誉不仅会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还会影响资本市场的稳定,现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文章使用Cite Space文献计量软件,采用作者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突现词和时间线分析等方法,对国内外商誉的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判断商誉研究的热点分布与前沿趋势。结果表明:国内更关注资本市场上热门的对赌协议、反向并购、借壳上市等事项,国外则更为关注与后续计量相关的商誉价值相关性和及时性的问题以及自由裁量权的影响。未来发展趋势方面,国内外研究基于对后续计量新模式的探索引申出对商誉价值相关性和减值及时性、附注中商誉信息披露问题以及商誉数据预测能力的探讨,对于商誉泡沫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据此,提出未来我国对商誉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1)商誉后续计量新模式的探索;(2)进一步开展抑制商誉泡沫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并购重组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上市公司累计并购商誉逐年增长,为商誉减值风险埋下了隐患。描述了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现状,分析了上市公司高额商誉形成的原因,论述了商誉减值带来的危害,并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要降低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风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会计准则方面改进商誉的计量方式;对于有高溢价倾向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需要在财务顾问方面加强约束;为了对并购标的方产生更大的约束力并降低并购方的风险,可以通过设立分期支付方式向并购标的方支付并购价款;须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做到在不泄露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财务经营信息。  相似文献   

20.
田园  高利芳 《财贸研究》2021,32(9):96-110
选取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卖空管制放松对企业商誉泡沫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管制放松可以有效抑制商誉泡沫,且这一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卖空机制主要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与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对商誉泡沫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高管权力低、内控质量高的企业中,卖空管制放松对商誉泡沫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