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在中国情境下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幽默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以及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取向与上下级共事时间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34名员工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多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的幽默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亲和幽默型领导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攻击幽默型领导显著负向影响员工创造力;(2)以上两种幽默型领导均能通过领导-成员交换影响员工创造力;(3)权力距离取向作为一种社会交换的文化背景,缓和了攻击幽默型领导与领导-成员交换之间的负向关系;(4)上下级共事时间作为一种社会交换的时机,既能减弱亲和幽默型领导与领导-成员交换、员工创造力的正向关系,又能减弱攻击型幽默与领导-成员交换、员工创造力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力是创新的基础,提高员工的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组织创新能力的提高。授权型领导因授权予员工,而给员工发挥创造力的空间,进而有助于提升组织创新水平。文章通过对419名在职员工的调查,实证探讨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授权型领导通过影响员工心理授权正向影响员工的创造力,心理授权又通过内在动机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心理授权在授权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学界对包容型领导能给组织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已作较多研究,但较少关注其消极影响。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提出包容型领导会正向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和道德推脱,从而正向影响不道德亲组织行为。基于多个企业的207份样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会正向影响下属不道德亲组织行为,领导-成员交换和道德推脱中介了二者的关系。本研究对包容型领导理论作出了一定贡献,首次揭示了其消极影响,并丰富了不道德亲组织行为前因研究。据此,管理实践中要重视包容型领导负面效应,依具体管理情境谨慎使用包容型领导,管理者应成为员工的道德模范,与其构建积极社会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4.
区别于社会学习理论对伦理型领导影响员工非伦理行为的解释,文章聚焦社会影响理论,探究道德明晰在伦理型领导影响员工非伦理行为中的中介作用,并考察员工权力距离在以上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道德明晰在伦理型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2)权力距离显著调节了伦理型领导与员工道德明晰的关系;(3)权力距离显著调节了道德明晰在伦理型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对于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是创新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为更好地了解创造力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从个体层面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同时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内在动机则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隐性知识共享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的效应;在创造力自我效能对于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三条路径中,创造力自我效能通过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到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其正向影响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6.
基于交易型领导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研究交易型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信任在二者之间的作用。通过对安徽省文化产业228名员工的调查研究,多元层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交易型领导风格对工作绩效有显著地正向影响。(2)信任在交易型领导风格与工作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范保珠 《企业导报》2011,(18):187-188
基于变革型领导理论,可分析其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员工创造力是企业创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是员工的个性特征、认知能力等内在因素和工作情境因素的特殊综合。在激发员工创造力的过程中,变革型领导主要通过员工的内在动机、心理授权和对组织创新支持氛围的感知等中介因素的作用来影响员工的创造力。在现实的管理情境中,可通过对领导者进行变革型领导培训,从组织、激励和培训三个方面培养高创造力的员工。  相似文献   

8.
为了应对金融行业的变革、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对影响企业员工创新绩效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社会学理论和内在动机理论,从对员工的领导方式入手,将真实型领导对员工的创新绩效进行影响的方式和作用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其次,借助员工的个体性作为调节变量,用以分析个体性对员工的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和调节作用;最后,通过经验取样分析研究了真实型领导和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真实型领导对员工的内在动机和员工的创新绩效起着正向积极的作用;员工的个性化对员工的内在动机和员工的创新绩效起着调节的作用。因此,领导应该发挥自己的真实性作用,激励员工的内在动机,同时根据员工的个性化程度对其进行不同的管理与激励。  相似文献   

9.
在新冠肺炎等危机的影响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共识和规范可能会变得异常脆弱,如何通过领导实践减少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产生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本文构建真实型领导影响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以及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以12家企业的587名员工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发现:真实型领导对反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在真实型领导与反生产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自我效能感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真实型领导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对于真实型领导方式实践以及如何减少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员工在性格特征、职业规划、职责态度等多方面存在鲜明特点,传统的领导风格模式遇到了挑战。如何在VUCA时代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调动员工工作激情成为竞争优势和组织行为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以204名新生代员工为样本,分析了民主型领导、工作激情、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民主型领导正向影响新生代员工和谐式工作激情,民主型领导负向影响新生代员工强迫式工作激情;(2)新生代员工创造力在民主型领导和员工工作激情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新生代员工的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分析了供应链配送系统中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应用最优化方法提出了以转运为基础的动态数学模型。模型中讨论了如何动态地集中控制各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库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并给出了按BENGERS方法设计的求解算法。模型中约束方程数量的有限性保证了算法的收敛性。最后,以苏果超市为背景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降低库存,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2.
孔庆岩  张莹 《价值工程》2012,31(35):223-224
经济学中弹性问题一直是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并且弹性理论的应用很广,而且在不断扩大。本文通过总结微观经济学中弹性理论的内容,介绍弹性理论在现实中的各种应用,为广大经济学爱好者理解及运用弹性理论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8,(14):277-278
对110kV红某变电站#2主变A相高压套管介质损耗角tanδ值增长速度异常做了详细说明,并对套管进行了详细的试验分析,结合试验结果对产生这类情况的原因作了分析和研究,可供类似情况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强氯精生产过程中若控制不当,会使物料结晶颗粒过小,造成氯化锅出料结晶差,出黏料,产生废料,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和废水处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全面分析了企业文化教育在物流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从打造“人本型、民主沟通型、激励型、服务型、学习型”企业文化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发挥好企业文化教育在物流人才培养中作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伟玲  李海平 《价值工程》2012,31(7):136-137
如何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文章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指标体系设计中存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张宝同  王琳  郭峰 《价值工程》2012,31(1):275-276
本文建立了场站保障装备管理指标体系,重点对指标体系中各个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风沙是一种以气候为主因的灾害类型,大风是形成风沙的主要因素。地形、降水、气温和沙源也是促成风沙危害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的沙化土地分布特征划分治理区域,通过对其风沙危害季节的风沙扩散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正确评估,统筹设计治理方案,构建防沙治沙的安全格局,能有效地阻止风沙漫延,切断其扩散路径,降低风沙灾害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9.
文章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技术园区人才流动问题的若干特点,并从制度方面分析了我国人才在园中流动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宁 《价值工程》2010,29(13):140-140
煤炭企业井下锚杆巷道施工过程中,掘进进尺效率的高低与打眼效率密切相关,而打眼的过程中更换钻杆的次数无疑也是影响打眼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试用线性规划技术解决井下锚杆机钻杆长度问题,从而提高打眼效率,提高进尺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