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成功标准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成功的研究在西方学术界已有70多年的历史。西方学者一般从心理学的角度将职业成功分为客观成功和主观成功两部分,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客观职业成功和主观职业成功的标准、测量及影响因素。本文作者强调职业成功标准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应将职业成功标准的研究纳入价值观的研究领域,从理论上揭示职业成功标准时代性、多元性和社会比较性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不难发现这样一类人:他们充分展现了黑暗三人格(自恋、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的典型特征,狂妄自大、善于操纵、冷漠无情,却能够在职场上春风得意。关于黑暗三人格与职业成功这一主题,现有综述仅关注单个黑暗人格(马基雅维利主义)对职业成功的影响,没有全面系统地梳理黑暗三人格对职业成功的影响机制。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和梳理相关研究,归纳出三个黑暗人格对主客观职业成功的双重影响(促进亦或阻碍)机制,并分析三者在影响职业成功的机制方面的异同。最后,建议未来研究关注黑暗三人格之外的负面人格,探究领导和下属之间黑暗人格的匹配程度及其对下属的影响,以及探究人工智能的应用与黑暗三人格个体在工作场景中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是如今行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领域,它对于国家科学衡量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现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及意义,选择人格因素作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的原因及人格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现阶段条件下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在“十四五”规划的目标设定背景下,创新居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论文立足于中国梦、创新梦,通过了解科研人员的职业幸福感状况,分析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指导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管理提供指导方向。基于此,科研人员的职业幸福感提升有利于激发个人创新思维的产出,整合科研团队力量,优化组织人员管理路径,强化政产学研合作,发挥好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5.
万花筒职业生涯观反映了个体追求在工作、家庭和自我多领域实现最佳状态的心理需要,是新生代女性员工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包括真实性、平衡与挑战三个维度。然而,万花筒职业生涯观能否真正为新生代女性员工带来积极的职业发展结果?基于自我建构的生涯适应模型,本研究探讨了万花筒职业生涯观(适应动机)能否依次通过生涯适应力(适应资源)与工作重塑(适应反应),使得新生代女性员工实现职业成功(适应结果)。本研究采用三轮问卷调查,对209名新生代女性员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万花筒职业生涯观的挑战维度直接促进新生代女性员工的职业成功;真实性维度和挑战维度经由生涯适应力和工作重塑间接促进新生代女性员工的职业成功。本研究揭示了万花筒职业生涯观对新生代女性员工职业成功的影响机制,验证了自我建构的生涯适应模型,并为新生代女性员工构建了从万花筒职业生涯观到职业成功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生涯适应力(career adaptability)是职业生涯建构理论提出的核心概念,是个体实现终身可就业性的保障,而职业成功观作为个体对职业成功的主观评价标准,反应着个体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动机,本研究以北京市某高校学生(N=437)为样本,在相隔4周的两个时间点收集数据,通过建立多步多重中介模型来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职业成功观(内在满足维度)通过易变性职业生涯态度和职业探索两个中介变量多步影响生涯适应力,不仅支持了职业生涯建构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也为实践中提高员工生涯适应力开拓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乃至各个家庭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灵魂,其职业幸福指数关乎教师队伍的建设及稳定,进而影响教育质量。因此,关注并提升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尤为重要。文章从自我实现、学校管理、社会支持和收入福利等四个方面对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求得生存个人的长远持续发展,并逐步去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是个人职业成功的核心问题.本文对社会资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整理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就社会资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9.
王建伟 《企业导报》2013,(9):186-188
文章探讨了职业归因风格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对积极事件乐观的归因风格与职业成功显著正相关,职业自我效能部分充当了两者之间的中介变量。个体可通过归因训练,培养乐观的职业归因风格,进而提升职业成功感。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考察企业员工就业能力对主观职业生涯成功的影响,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感和工作不安全感在二者间的可能中介机制.在对470位企业员工进行两轮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就业能力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和职业生涯满意度这两个主观职业生涯成功的核心方面;(2)就业能力可以分别通过职业自我效能感、工作不安全感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而间接影响工作满意度;(3)就业能力可以分别通过工作不安全感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感、工作不安全感的链式中介而间接影响职业生涯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以居民主观幸福感为民生指标,本文运用CGSS(2013)数据定量检验了非正规就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正规就业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居民,主观幸福感显著降低;非正规就业市场上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更是显著降低了女性主观幸福感;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通货膨胀率上升,对居民主观幸福感造成的损失也会显著增加。此外,受教育年限对女性和中、西部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著为正。因此,政府应该尽力消除城乡、行业和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努力促进劳动力市场正规化,促使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走向正规岗位。  相似文献   

12.
13.
14.
成功观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具体体现.主要反映人对成功这一概念的体验和认识.当代大学生在成功观问题上存在诸多误区,如:把上名牌大学与成功划上了等号;把高学历与成功划起了等号;把权力、金钱与成功划上了等号;把成功与失败完全对立起来.由此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帮助大学生走出对于成功认识的误区,树立科学的成功观,帮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成才,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相关数据表明,广州市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在百分制下得分为69.4分,比现有文献中的城镇户籍劳动者和农村居民都要低。究其原因,是因为流动人口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都存在"相对剥夺"的现象。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与相关经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可得出如下结论:主观幸福感与年龄呈U型关系;女性的幸福感往往比男性要强一些;学历越高,幸福感往往越差;已婚者往往不如未婚者幸福;与没有孩子的流动人口相比,有孩子的幸福感要低一些;社会融入程度越高,流动人口的幸福感越强。通过培训提升流动人口技能,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提高其幸福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所从事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情绪的变化也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学生为本已经成为目前教育的主旋律,但笔者个人认为学校教育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首先要以教师为本,以教  相似文献   

17.
地理视角下的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鲜有研究系统分析各类建成环境要素的影响及其异质性作用。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全国抽样数据,采用多层定序逻辑模型检验了社区与城市建成环境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相关变量后,社区及城市人口密度增加会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降低的可能性,住所距最近公共交通站点越远,个体主观幸福感降低的概率越大,而城市每万人公交拥有量的增加对于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进一步异质性研究发现,建成环境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不同社会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李丹青 《价值工程》2014,(31):140-142
基于对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调查结果,运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了收入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发现绝对收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有着显著影响,并没有出现"收入-幸福悖论";而且相对收入越高,大体上看幸福感也越强。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收入角度出发,提出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主观幸福感在现代社会愈加受到关注。本文从工作压力、工作价值观外在内在两方面影响因素研究主观幸福感,选取内蒙古呼包鄂地区进行问卷调查,516份有效问卷处理结果表明:工作压力及其因子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工作任务因子对事业取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人际关系因子对事业取向、职业取向和谋生取向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对家庭取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总体工作价值观及事业取向、职业取向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正向影响;职业取向、谋生取向在人际关系因子影响主观幸福感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事业取向在工作任务压力因子影响主观幸福感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建议组织从工作环境、管理制度、组织文化等方面降低员工工作压力,提升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检验职业弹性在主动性人格与职业生涯成功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职业弹性在主动性人格与主观职业生涯成功间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而职业弹性在主动性人格与客观职业生涯成功间的中介作用未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