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受到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影响,而同时这种心理又将影响他们顺利就业。本文首先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出发,然后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最后从社会环境和个体自身两方面探讨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屈秀喜 《发展》2009,(10):87-87
国家教委组织的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20.2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恋爱、学习、情绪、神经症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形成与学生个人的归因不当有着紧密联系。归因即“原因归属”,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确诊原因的认知行为。从归因的角度探索心理问题形成的根源并进行积极的干预,将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犯罪、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而且比例在逐年攀升。客观全面地总结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石岩 《理论观察》2006,(5):108-109
自卑心理是大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行为回避、性格怪异等方面。自卑心理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还影响到他们的将来。深入剖析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找出矫治的方法,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田春光 《魅力中国》2010,(32):193-193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下2008年1月至今与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相关的文章进行了分析和评述。主要归纳了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和评述,指出了大学生择业。理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的现实意又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生、研究生中各种心理问题日渐增多,极端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及自身发展,而且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结合大学生、研究生心理问题频发的现状,全面、系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当前高等教育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有:容易产生自卑感、嫉妒情绪、害羞不敢表现。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贫富差距依旧存在、攀比心理与攀比现象严重等。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社会应在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让贫困大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是美德,自身努力比先天条件更重要;学校要对贫困生进行及时的疏导。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发展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网络发展的日益强大也更直接暴露了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群体,日益受到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困扰,如清华大学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残杀室友事件等等,更加引发了我国现今社会对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的极大关注。我国高校作为当代大学生教育培养的重点基地,更加有责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恋爱现象的普遍性使它成为了大学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还不成熟,恋爱问题一旦遭遇失败就会出现无助、精神抑郁、封闭自己等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可以导致抑郁和自杀等极端事件。本文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提出大学生恋爱过程中自杀危机处理以及应对方法,以期为以后处理类似危机处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因其突发性、紧急性和联动性等特点,必然诱发该时空环境中人们的焦虑和恐慌等各种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问题。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非常态情境出发,基于人的心理认知活动,以调节人的价值取向、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为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显示出特殊的价值:心理调适价值、精神激励价值、群体调控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明显,并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情感困扰、学习压力等5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旨在探索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李旖婷 《魅力中国》2011,(20):223-223
随着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承受着来自于人际交往、恋爱情感、网络成瘾、家境贫困等方面的心理压力,从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阶段、家庭和社会等三方面的原因。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到时下金融危机和国家不断扩招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由此引出的诸多心理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注意。本文试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入手,具体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影响与表现,然后就上述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钟婉音 《魅力中国》2011,(20):235-235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例逐年上升,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担忧的问题。本文列举了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几年中发现的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适应问题、网络成瘾等,对这些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辅导的几点方法,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周挺 《西部大开发》2011,(5):79-79,94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主人公,但在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理想就业问题,甚至有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几年后都还没有一份工作,依然是待业青年。这种不理想就业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在校的大学生心理,导致其很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从而出现心理问题.本文针对大学生的不理想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一定研究,总结了一定的改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加上当代大学生面临就业、分配等制度改革,使得大学生心理问题凸显。文章指出角色转换、人际关系、前途命运、两性情感等方面的因素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必须加强和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通过心理疏导,改善大学生的非适应性行为,促进人格成熟,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段志达 《魅力中国》2012,(35):93-93
随着当代大学生的增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很多的大学生因为一些外在的和内在的原因而失去就业的机会。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面对当前大学生的这种现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主要的就业心理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调整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伤害他人和自我伤害事件频繁发生,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采用自然的心理疏导方式能使大学生们更加容易接纳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植物疗法拓宽了图书馆的使用功能,提高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植物疗法健康自然,对高校大学生们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严峻的就业和升学压力,高职院校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在适应期、过渡期、疏导期三个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社会舆论的错误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完善、家庭不当的教育管理方式、大学生对心理问题防范意识淡薄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对此,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应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周芳勤 《黑河学刊》2010,(12):94-98
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自制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对其消极情绪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消极情绪及生活事件的总体状况,探明不同生活事件对贫困大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作用,并以调查分析结果为依据,探讨建立个体、学校和社会有力结合的贫困大学生消极情绪改善体系,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