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与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密切关系。翻译是一种双语活动,也是一种作用于语族之间的文化动力。商标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也是两种目标语的民族文化的交融。本文揭示了商标语与文化的深刻关联,并针对这些关联,相应地提出一些在翻译中适当的方法手段,以使译文符合译语读者的文化习惯。  相似文献   

2.
商标翻译要求精练准确,不但达意,还要传神。深入了解语言文化、宗教文化、地域文化、民族心理差异等因素对商标翻译的影响,是做好商标翻译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商标翻译和跨文化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婷婷 《理论观察》2006,(5):126-127
商标是商品的代表符号。在国际商业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注意英汉商标的翻译方法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问题,以期使品牌在目标市场中能够获得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4.
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在翻译商标时,应考虑到文化差异等因素对商标翻译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原则指导下的商标译法.  相似文献   

5.
马玉红 《魅力中国》2009,(31):259-260
本文从形象的等效传递角度阐明:"忠实"与"通顺"等现有的原则都不足以解决商标翻译的质量问题,强调"雅"在商标翻译中的重要性。认为注重商标的社会功能,注意发挥译入语的优势是"雅"在商标翻译中取的认可的主要原因。本文指出在"雅"这一标准的要求下,译者要借助灵活多样的翻译技巧,发挥其创造性和想象力,翻译出效果不凡的商标词。  相似文献   

6.
商标集中了企业的智慧,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折射出广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在翻译时既要反映原文的美与内涵,又要符合目标市场消费群体的价值取向.商标所代表的是商品乃至整个企业的形象,它的知名度越大,市场占有就越大,其商品竞争力也就越大,所以如何把英文商标翻译成令中国消费者乐于接受的汉语商标一直备受瞩目.英文商标翻译的方法有很多,其中音译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雪梅  月圆  丁云洁 《魅力中国》2014,(20):261-261
汽车品牌是产品的基础,是汽车业的无形资产。它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并为品牌增值。现今,汽车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形形色色的汽车品牌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其相似的功能和品质让我们很难区分谁是谁。调查显示,即使是专业人士,没有汽车品牌和商标也很难准确的说出其特性。此外。Klein(1998)研究发现,品牌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厦对产品的判断。正因如此,汽车品牌翻译一直是翻译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本文将理论与技巧相结合,使汽车品牌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让目标语读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8.
王玉 《魅力中国》2010,(4X):165-165
本文试图从商标的功能和文化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入手,浅谈商标翻译所应该遵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进入中国。把外文商标翻译成为中国消费者所接受的汉语版也成为一种需求。本文讨论了外文商标汉译应遵循的原则,并通过实际案例对各种常用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商标翻译过程中除了要体现功能性、识别性、艺术性及准确性,还要高度重视跨文化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本文对商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尝试在跨文化视角下对商标翻译策略提出有效建议,希冀于利用更有效的商标翻译策略,促进商品的国际化推广。  相似文献   

11.
国际商务日益频繁和发展的今天,商标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商标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问题,通过应遵循中西文化习俗的原则,站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准确把握目标语和母语的文化传统,注意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习俗,使翻译符合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袁也婷 《中国经贸》2009,(12):41-41
本文通过对汽车生产与销售的探究,总结了文化在汽车品牌管理中的重要性,文化作为一种特殊而鲜活的理念,为汽车品牌赋予了生命力,同样地,品牌管理也可借鉴汽车文化的经验,打造自己的专属文化,由此为企业品牌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文化与翻译     
刘慧霞 《魅力中国》2013,(22):266-26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它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还涉及文化问题。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翻译作为一种语言行为.就必然要考虑文化这个因素;文化的异同一方面影响和制约着翻译活动.另一方面翻译也促进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模式的转换,还是文化交流及文化模式的转换.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跨文化活动的增加,翻译的重心逐渐从语言层面转移到了文化层面.异化与归化则成为翻译工作者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常用的方法,也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所在.翻译工作者应该辩证思考两种翻译策略,寻找蕴含文化因素的语言转换规律,真正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佩佩 《魅力中国》2014,(9):264-264,39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很多国外企业也开始陆续进入到中国市场。因此对于外商来说如何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得到广大中国消费者的认同,是进驻商家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一方面,这些国外企业的产品必须拥有良好的品质和合理的价格;另一方面。恰当的商品译名也是必需的。商标名称是商品带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恰当的商标名称翻译,不仅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反而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悦,甚至由于忽略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一些商标名称的翻译会引起文化冲突。本论文主要以翻译方法当中的音译法为例,讨论一个恰当的翻译名称对于商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是翻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此理论中强调了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为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翻译资料的处理方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本文在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的视角下,对影视语言的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因素和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7.
张利华 《魅力中国》2010,(31):222-222
翻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传播。与普通传播过程不同的是它是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操纵者所选择的符号不再是原来的符号系统,而是产生了文化换码,但其原理却是与普通传播相同的。根据现代学生翻译现状,介绍几种翻译方法,以便达到顺利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语词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在进行语词翻译时,必须考虑到文化语境,这样才会忠实地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要深入探讨文化语境中诸多因素对语词翻译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商标的英汉互译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而服装商标的翻译是决定服装在国际市场上营销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个案分析探讨服装商标翻译问题,分析了服装商标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审美心理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并总结了四种适用于服装商标的翻译策略,即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混合译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略阐述了翻译的本质———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进而具体分析了英汉互译中的潜在因素,也即文化因素,以此来说明英语教学中在运用翻译手段的同时应该学习领会中英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和风俗习惯,渗透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