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洁  杨丹丹  孙秋菊 《广东经济》2016,(14):259-260
经营者并不总是处于强势地位,其权益保护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状况需要改变.经营者权益保护不足主要体现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经营者救济手段缺失、司法中对消费者行为和经营者欺诈界定不合理.对此,需要在立法上承认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平等性、增加消费者义务和经营者权利条款、增加经营者的救济途径、在司法中严格界定消费者行为和经营者欺诈,以妥适保护经营者权益,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2.
格式条款中的显失公平是指因格式条款的某些内容使得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极不对等、经济利益上不平衡,在消费服务领域中格式条款显失公平的主要表现有减轻自己的责任,逃避经营者应尽的义务;权利义务不对等,任意加重消费者的责任;排除、剥夺消费者的权利;违反法律规定、任意扩大经营者权利;利用模糊条款、掌控最终解释权。  相似文献   

3.
陈青  何振宇 《经济论坛》2007,(2):125-127
2003年11月26日,陈华东在海晖酒楼的厕所处被李富荣误认而刺伤。陈华东认为,酒楼服务员已察觉李富荣有不正常行为但未采取适当措施,具有明显过错。海晖酒楼则认为已尽到法律规定之义务,陈华东没有消费并非消费者,厕所并非消费环境。历经两年,佛山市中级法院做出了终审判决,海晖酒楼承担李富荣应当赔偿数额的20%的补充责任。现今,对于经营者消费环境安全保障义务,我国法律或无规定或不明确。法官审理案件时难免出现一案两判;对经营者而言,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安全保障无法完善,致使相同的悲剧仍在继续。因此,厘清经营者消费环境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为适当履行设定合理标准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张海涛 《经济论坛》2006,(8):133-134
一、纳税人权利概念的界定及特征(一)纳税人权利的概念关于纳税人权利,学界的表述不尽一致。有的认为,纳税人权利即纳税人的基本权利,是指纳税人享有以宪法为基础,仅在税款的征收与使用符合宪法规定的原则的条件下,才具有承担纳税义务的权利。有的学者认为,纳税人权利即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时应当得到的法律对其利益的确认、保障和尊重。有的学者认为,法律意义上的纳税人权利可从四个方面来界定:一是它由法律所规定;二是它必须受到法律保护;三是它同纳税人的纳税行为相联结;四是它与义务密切联系。还有的学者认为,纳税人权利,可以从广义和狭…  相似文献   

5.
吴术豪  徐子淇 《当代经济》2018,(12):132-135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作为一种便捷的消费方式,预付消费获得了长足发展.由于主体的多元性和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导致预付消费过程中问题频发,亟待加强法律规制.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发国家,美国和日本的实践可以为我国预付消费法律规制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在问题分析及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以消费者权利保护为立足点,以经营者义务设定重心点,以“托管方”设立为着手点,对我国预付消费的法律规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已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经营者有权独立地作出生产经营活动各个方面的决策和进行经营管理。与此相适应,经营者在价格活动中也成为了最重要的价格主体,其由对价格的被动接受到成为主动的价格决策者;由对政府定价的绝对服从到积极参与;由权利少、义务多到享有广泛的权利。这深刻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地位的改变。在《价格法》中,经营者地位的上述变化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入,市场中不正当竞争的加剧,市场消费空间和消费层次不断拓展,各生产经营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市场争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频频发生,致使消费者权益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但是,既有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然。同时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社会及经济地位相差悬殊。因此,加强消费者权利保护意识,正确引导消费,恰当规范经营者,严惩违法经营行为,便成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刘志勇 《资本市场》2004,(10):65-71
<正>经营者股权激励包括经营者持股和经营者股份期权激励,这是我国企业完善经营者激励机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在经营者持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是,在经营者股份期权激励方面还存在许多难点。本文在走访国家有关部门、中介机构,对股份期权激励试点单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思考研究,对现阶段解决经营者股份期权的难点问题提出对策。关于经营者股份期权激励的政策法律环境股份期权是指企业出资者或投资人与经营者商定的,在经营者任期  相似文献   

9.
在生活消费关系中,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权,而实践中经营者是否享有选择权争议较大.本文通过试论经营者享有选择权的法律依据及经营者行使选择权的限制,推出在生活消费关系中,经营者应当依法享有选择权,但是这种权利的行使应该受到必要的限制,以纠正市场缺陷带来的市场失灵,维护市场主体实质意义上的公平、 公正,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关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学军 《经济问题》1993,(12):54-58
一、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发展概况所谓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或劳务时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要保护消费者这种正当的权益。消费者权益与消费者权利两个概念没有严格的区别,消费者权利是消费者权益在法律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耿素萍  余波 《经济论坛》2003,(22):37-39
一、经营者物质激励模式的分类(一)持股激励持股激励是指经营者获得一定数额的本企业股票,以委托人与代理人相合一的双重身分享有股票约定权利的一种激励方式。持股激励主要包括期股和现股。期股是指所有者同经营者协商确定由经营者在任期内按既定价格获取本公司股份。从经营者持股的途径看,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①经营者出资购买;②企业增值切块奖励;③购买股份折扣赠予;④信用定购分期付款;⑤奖励、红利扩股;⑥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职工持股会),实施股权委托集中购买;⑦经营者完成期限期权计划后行权持股。现股则是指经营者已按上述途径获取股…  相似文献   

12.
产品责任(product liability),就是指由于生产者生产产品有缺陷,致使消费者人身受到伤害或其财产受到损害,因而生产或销售这一产品的制造商、批发商或零售商对受到损害的消费者负有的赔偿责任。具体规定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同使用其产品而受到损害的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就是产品责任法(product 1iability law)。  相似文献   

13.
吴炜 《经济师》2006,(2):52-52,57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究其原因在于制度设计上未调整好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而退休年龄是调整这一对应关系的关键点,为此应改革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制度,从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角度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一、“诚信·维权”的涵义“诚信”,就是要求经营者及市场中介机构在市场活动中以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基本的商业道德标准和根本的行为准则,切实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全面、充分履行与消费者的约定义务,守诺践约,反对规避自身义务及各种商业欺诈行为,促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市场监督机制。“维权”,就是号召广大的消费者积极行动起来,以《消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法律的标准积极主张自身的合法权益,坚决抵制市场交易中的各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张涛 《经济经纬》2005,(3):154-156
经济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体系中的一种,是指由经济法调整而产生的经济有机体整体(通常以国家的各种机关为代表)与功能个体(通常指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或组织)及功能个体相互间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显著特性是:二元结构及二重性。二元结构是指,经济法律关系是由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权利义务体系构成:其一是,作为社会经济整体代表的经济机关在经济法律活动中形成的权利义务体系;其二是,作为经济功能个体的权利义务体系。二重性是指,经济法主体的同一行为,因其角色二重性,同时处于两重法律关系中,有两重不同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将常规医疗行为规定为医师的权利.但是,无论是在劳动法律关系中还是在医患法律关系中,常规医疗行为都具有义务的特征.因此,常规医疗行为是医师的义务而非权利.  相似文献   

17.
法律责任是指法律主体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侵犯他人的权利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律中,仅规定主体的权利义务,没有法律责任,法律就会形同虚设。传统意义上的法律责任体系包括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等。经济法是与刑法、民法、行政法并列的法律。各部门法因其价值目标、性质、  相似文献   

18.
经纬 《经济师》1995,(7):58-5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十四)经纬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有哪些义务?股东的义务是股东基于股东的资格而对公司所承担的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一定行为的法律约束。股东在享有《公司法》规定的有关权利时,也应当承担一定的义务。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股东应当承担下列...  相似文献   

19.
公司清算是指在公司面临终止的情况下,负有公司清算义务的主体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程序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公司的状况进行全面的清理、处分和分配,使得公司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归于消灭,从而消灭公司法人资格的行为.公司除因合并或分立而解散外,其余原因引起的终止,均须经过清算程序.  相似文献   

20.
金伯焕 《时代经贸》2008,6(3):65-66
卡特尔的概念从其构成要素的分析来看①前提是存在两个以上的生产、销售某产品的经营者,②是两个以上的经营者的共同行为,③参加卡特尔的经营者之间对经营活动互相加以限制为内容,④从结果上来看对该产品或服务市场起到了限制竞争的作用,一般是给参加卡特尔的经营者确保超额利润的行为.于是关于卡特尔的判断应该先对经营者的一些行为与反垄断法上规制的行为是否有关系而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