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反洗钱国际公约的基本框架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积极探索各国间协调与合作,缔结了一些反洗钱国际条约和公约。 (一)《联合国反对非法交易麻醉药品和治疗精神病药物公约》。该公约于1988年12月19日在维也纳通过.是国际社会第一个针对跨国毒品交易和跨国洗钱的法律控制的国际公约。该公约首次在国际公约中确立“不得以保守银行秘密为由”拒绝履行公约所规定的义务的原则。这项创造性的规定是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洗钱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一、洗钱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国际反洗钱现状。随着国际毒品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及跨国经济犯罪(跨国偷税、跨国贿赂、跨国诈骗、跨国走私)的迅速增加,跨国洗钱愈演愈烈。根据金融特别行动工作组的专家估计,每年有数千亿美元进入洗钱系统。与此同时,跨国洗钱专业化和行业化的趋势得到了加强。许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例如律师、会计师、金融顾问等加入到洗钱行列。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全球每年非法洗钱的总额相当于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至5%。洗钱犯罪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反洗钱立法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发达国家先后通过不同的法律体系与立法程序将洗钱行为确定为国内法上的犯罪,并给予刑事制裁.在此基础上,国际社会打击跨国洗钱活动的国际公约也在频频亮相,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加入,这些签约国纷纷在其国内实体法中将洗钱规定为犯罪,并积极承担了在打击洗钱犯罪方面开展国际合作的义务.我国反洗钱法律法规的体系、内容与国际社会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必须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在反洗钱方面的经验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王典 《河北金融》2022,(11):50-53
虚拟货币具有匿名性、交易便捷性、跨国流动性等特征,容易成为犯罪分子青睐的跨境洗钱工具。我国严厉整治境内虚拟货币交易行为,但也面临着虚拟货币跨境洗钱风险。从各国虚拟货币监管政策、跨境案件管辖权、调查和取证等方面分析看打击虚拟货币跨境洗钱活动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需要我国完善打击虚拟货币跨境洗钱犯罪协作机制,积极参与反洗钱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肖正午 《河北金融》2010,(11):67-69
在当代刑法国际化趋势明显的环境下,近二三十年来各国刑法和有关国际公约中逐步规定一类新的犯罪—洗钱犯罪。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本流动国际化的背景下,洗钱行为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洗钱行为不仅破坏了金融秩序,而且严重危害到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愈来愈被各国所重视,国际社会也加强了反洗钱的国际合作,频频签署打击跨国洗钱活动的国际公约。为了适应打击洗钱活动的需要,更好地承担国际公约的义务,洗钱行为逐步在各国刑法加以规定,洗钱行为刑罚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一建立跨国反洗钱合作机制现实意义 (一)互通情报,协同作战。防范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国际系统工程,洗钱犯罪具有跨行业、跨区域、跨国家的复杂性,必须通过国际和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目前,口岸地区跨国反洗钱信息不能互相交流,两国反洗钱信息不能共享,直接影响到口岸地区对反洗钱监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洗钱现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跨国洗钱的法律控制问题提上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议事日程,反洗钱更成为衡量政府能力、国家信誉的标志。各国政府及联合国分别对反洗钱进行国家立法和国际立法,并采取措施加强反洗钱的国际合作。洗钱就是将犯罪所得的赃款通过金融机构或其他途径转移、转换、隐瞒,掩饰犯罪所得赃款的性质和来源,使其变为貌似合法收益的不法行为。洗钱不仅损害了金融体系的安全和信誉,而且对于正常的经济秩序、社会风气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据权威机构分析,近三年中国资本外逃达530亿美元。每年通过地下…  相似文献   

8.
《南方金融》2005,(4):68
3月29日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了《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可疑交易线索核查工作的合作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公安机关与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控制在先,打防结合,分工协作,依法办案”的原则,切实加强可疑交易线索核查工作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打击洗钱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9.
做好资金监测分析工作 为打击洗钱犯罪提供可靠情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严厉打击洗钱犯罪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成为国际问开展政治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中国领导人多次在国际会议上表明我国政府打击洗钱犯罪并为此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的立场。  相似文献   

10.
电子货币对反洗钱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冰 《福建金融》2006,(8):31-33
作为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付结算工具,电子货币模糊了洗钱三阶段的界限,使洗钱过程更具隐蔽性。同时,它还使得金融机构不再成为社会资金流动的必然载体,从而给传统的反洗钱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电子货币的特征及其对洗钱与反洗钱过程的影响,认为有效控制电子货币发行权、扩大反洗钱责任人的范围、完善立法并加强国际合作,是打击电子货币洗钱犯罪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