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澳国际保险学院由中国保险职业学院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学院联合组建并与拉筹伯大学等世界百强大学联合办学。经湖南省教育厅(湘教函[2004]78号文)批准并颁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许可证(湘教合证字[2004]03号),顺利通过国际教育部复核,于2004年面向全国招生。积累了丰富的中外合作办学经验,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效果,被澳方称为其在中国的样板项目,中澳合作办学项目2008继续面向全国招生。  相似文献   

2.
中澳国际保险学院由中国保险职业学院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学院联合组建并与拉筹伯大学等世界百强大学联合办学。经湖南省教育厅(湘教函[2004]78号文)批准、国家教育部复核通过,颁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许可证∞教合证字[2004]03号),于2004年面向全国招生,积累了丰富的中外合作办学经验,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效果。2006年中澳合作办学项目获得澳方评估专家高度肯定,被称为其在中国的样板项目。中澳国际保险学院2009年继续面向全国招生。  相似文献   

3.
中澳国际保险学院由中国保险职业学院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学院联合组建并与拉筹伯大学等世界百强大学联合办学。经湖南省教育厅(湘教函[2004]78号文)批准并颁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许可证(湘教合证字[2004]03号),顺利通过国际教育部复核,于2004年面向全国招生。积累了丰富的中外合作办学经验,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效果,被澳方称为其在中国的样板项目,  相似文献   

4.
中澳国际保险学院由中国保险职业学院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学院联合组建并与拉筹伯大学等世界百强大学联合办学。经湖南省教育厅(湘教函[2004]78号文)批准并颁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许可证(湘教合证字[2004]03号),顺利通过国际教育部复核,  相似文献   

5.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24(3):F0003-F0003
由中国保险职业学院和澳大利亚北墨尔本学院联合(并与拉筹伯大学等世界名校直通)组建的中澳国际保险学院,是我省同类大学中中外合作办学最早、学生规模最大、进世界名校深造人数最多,并受湖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充分认可的两所公办学校强强合作的院校。今年继续面向全国招生。国内学习2年,获国内外双专科文凭和国际商务英语证书:  相似文献   

6.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24(4):F0003-F0003
由中国保险职业学院和澳大利亚北墨尔本学院联合(并与拉筹伯大学等世界名校直通)组建的中澳国际保险学院,是我省同类大学中中外合作办学最早、学生规模最大、进世界名校深造人数最多,并受湖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充分认可的两所公办学校强强合作的院校。今年继续面向全国招生。国内学习2年,获国内外双专科文凭和国际商务英语证书:国外学习2年,获世界百强大学本科文凭。学院已为100多名学生圆了就读世界百强大学梦想,首届学生已有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生毕业。学院还为学生提供出国留学和境外就业服务,留学途径便捷可靠。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编号:PDE43AU3A20040362O中澳国际保险学院由中国保险职业学院(公办院校)和澳大利亚北墨尔本学院(公立院校)联合组建,并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等世界名校直通,是我省同类大学中中外合作办学最早、学生规模最大、进世界名校深造人数最多,并受湖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充分认可的两所公办学校强强合作的院校。  相似文献   

8.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22(3):I0008-I0008
国际工商学院2000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设立,是云南财经大学承办和实施中外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和各类国内外培训教育的教学单位。经国务院学位办[2002]104号文批准与美国库克大学和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国务院学位办[2004]67号文批准与英国格林威治大  相似文献   

9.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7,21(6):F0002-F0002
保险职业学院在集团公司和学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积极引进外国优秀智力资源,开展教育国际合作,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澳国际保险学院迅速发展壮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为学院提升办学层次、走向国际化开创了新的局面,为集团迈向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走出学院坚实的一步。学院非常重视师资力量建设和教学设施的完善,今年以来,项目师资力量进一步得以壮大,其中新增外教3人,并配置价值几十万元多媒体设备和其他教学办公设备。在教学方面,学院狠抓质量与管理,逐步实施ISO9001教育质量管理体系,项目被澳方称为其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10.
温业胜 《企业家天地》2013,(12):154-155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为学校人才定位、培养及学校长远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目前广东白云学院与英国“爱德思”机构和高校合作的BTECHND“3+1+1”双文凭专本硕连读项目,与巴拉瑞特大学合作的“3+0”专科双文凭项目。专科层次合作办学90后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取得明显成效、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又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好,在自觉性、共融性、包容性等各方面都较差,本文以广东白云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将从辅导员与学生的相处技巧上探讨如何管理学生,与专科层次合作办学90后大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沈阳工程学院国际教育部于2004年正式组建,其主要职责是:拓宽交流渠道和合作领域,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层次和效益;开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国际学生交流项目;借鉴并利用国外优秀教育资源,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培养学生的竞争实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7,21(3):F0002-F0002
国际教育学院是保险职业学院下设的重要机构之一,主要负责学院中澳合作办学项目、CII长沙考试中心工作、外事工作以及境外就业培训工作。学院秉承国际教育的办学宗旨,大力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渠道,致力于推广国际化的保险、金融、国际商务(会计)等专业学科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千千万万的学子为了圆大学梦寒窗苦读十几年,为的就是能上一所好的大学,实现美好的前程。中澳国际保险学院帮助青年学子轻松实现大学梦,更为广大学子提供留学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世界百强大学,顺利完成留学、移民、就业的便捷通道。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险与科技保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并保护我国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国务院于2005年、2006年分别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关于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文件。为使保险业更好地融入高科技产业领域,科技部和保监会根据文件纲要内容提出了共同探索我国科技保险发展的新模式,推动科技保险业务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24(3):F0002-F0002
保险职业学院成立于1986年,是全国惟一一所从事保险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学院紧邻湖南省人民政府,教学、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幽雅。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是衡量高职院校是否走向国际化、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关键指标。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进一步推进实施,出现了生源质量不高、双方教学方式衔接有差距、中外双方师资融合度不高和引进优质资源相对较少等不利因素。因此,提出学院从招生入手保证生源、创新教学方式、推动师资队伍融合建设以及拓展开发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等对策,以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质量,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24(1):F0002-F0002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原《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是中国保险教育界和保险学术界一份兼顾理论和实务的学术刊物,是全国唯一一份由高校主办的保险专业性刊物。开设的栏目主要有:保险热点问题探讨、保险理论与实务研究、保险教育、金融经济、保险经营、保险营销、保险投资、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18.
根据教育部[教发函(2010)57号]、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函(2010)144号]文件规定,原“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属于“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经报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核准,原《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拟从2011年第1期起改名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相似文献   

19.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3):F0004-F0004
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为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座落在辽宁省大连市东北财经大学主校区。2007年8月30日,教育部正式下发[2007]69号文件,批准国内知名的财经院校东北财经大学和世界排名前200位的英国萨里大学合作设立东北地区首家具有授予中英双方学位资质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萨里国际学院的成立,揭开了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化办学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20.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5):F0002-F0002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原《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是中国保险教育界和保险学术界一份兼顾理论和实务的学术刊物,是全国唯一一份由高校主办的保险专业性刊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