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2005年6月首届中国投资者关系(IR)年会评选出的41家2004年度中国A股公司IRM优秀公司和41家配比公司、2006年6月第二届中国投资者关系(IR)年会评选出的12家2005年度中国A股公司IR优秀公司和12家配比公司,合计10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者管理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成正相关关系。这一研究结论为证券市场监管者、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关注投资者关系管理提供了内在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
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是投资者、债权人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本文以2010-2017 年中国沪深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机构投资者、分析师等外部监督角色,以及作为内部治理核心的董事会包括董事海外背景等重要特质是否能显著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外部治理变量分析师跟踪度和董事会特征变量董事海外背景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信息披露质量评定机构可以通过使用外部监督和内部董事会特征的公司治理信息,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本文聚焦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这两个关键与核心治理部位,将它们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放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中,通过多种信息披露质量衡量方法,针对分析师的外部监督治理作用的视角和董事海外背景这两个重要变量进行研究,为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供实证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稳步发展,逐渐成为证券市场的中坚力量。然而专业机构投资者发展不足,限制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以深市A股2008-2012年间的深市A股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首先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其后加入代理成本为中介变量,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通过代理成本对企业绩效形成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绩效特别是国有企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代理成本并不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绩效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沪深股市的电力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治理、债务约束机制和自由现金流量相互关系的角度实证分析了电力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制度环境和债务在抑制过度投资中的作用。研究结论表明:(1)我国电力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但和自由现金流的关联度并不显著;(2)公司治理特征变量与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3)债务约束效应在发电行业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制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高水平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价值效应更加显著,具有显著的正反馈效应。通过构建以公司价值为导向、基于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正反馈价值营销体系,可以减少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断提升公司价值,并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深圳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深交所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评级为信息披露质量指标,以总资产收益率(ROA)和托宾Q值作为公司治理绩效的衡量指标,并结合其他公司治理变量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对治理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文雷  姜萍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4):82-87
文章选取了我国2003年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为样本,对其反映盈余管理程度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测度。同时从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两个方面提出了14个反映公司治理结构的解释变量,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研究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研究的概念框架,以探讨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诱因。  相似文献   

8.
投资者保护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正式、非正式规则,建立一套利益相关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协调各方利益一致,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密切.文章通过选择相关指标,以东北地区101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东北地区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投资者保护和提高公司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并引导促进其积极介入公司治理,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效率的一个有效而又现实可行的途径。因此,研究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在我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角度出发,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上市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否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4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5个时间跨度为半年度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控制时变解释变量对资本结构的短期和长期影响,通过混合OLS回归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分别研究了初始负债率对未来资本结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初始资本结构对未来资本结构起决定性作用,公司之间资本结构的差异性主要由初始资本结构所决定,即资本结构是稳定的这一结论。由此可以推断,非时变变量是解释上市公司之间资本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资本结构的内生性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机构投资者不断发展壮大以至持有上市公司较大份额的股票并在其持股的上市公司治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机构投资者应当成为改善上市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支有生力量,可以充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经验,针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中的现实和突出的矛盾,依靠市场、政府两种力量的促动,培育公司治理导向的积极机构投资者。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公司绩效,公司绩效是衡量公司治理是否有效的关键指标。文章通过构建治理结构各变量与绩效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绩效实证分析,并且以实证分析为基础,针对如何完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绩效提出了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构建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实施合理的高管激励方式、规范中介机构的运行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证券市场过度投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失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多重代理之道德风险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法律制度不健全五大现实困境,使得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我国,有必要从各个方面寻找机构投资者摆脱前述现实困境的对策,以提升机构投资者参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沪市和深市A股农、林、牧、渔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搜集2006~2010年公司年报公布的数据,选取EVA指标和几个典型的传统会计指标为解释变量,股票价格为被解释变量,运用逐步回归法剔除解释变量中经济意义较小的因素,并建立Panel Data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计量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EVA指标和传统会计指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程度,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使用中山大学"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研究项目组"研制的投资者保护数据,从宏观层面的地区治理环境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治理安排两个视角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保护越好,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越快。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反映投资者保护的公司治理安排对调整速度的作用受到地区治理环境的影响,而反映投资者保护的地区治理环境对调整速度的作用则不受公司治理安排的影响。此外,地区治理环境在企业下调与上调其资本结构时对调整速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公司治理安排在资本结构下调与上调时对调整速度的影响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养老基金将成为股票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使养老基金实现保值增值的投资目标,同时.对上市公司本身的公司治理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养老基金将成为股票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使养老基金实现保值增值的投资目标,同时,对上市公司本身的公司治理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肖作平 《改革》2005,(3):97-103
对照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特征,着重从股权模式、董事会结构、监事会结构、管理层激励机制和机构投资者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中国上市公司并没有形成真正体现现代企业制度内涵的运作机制,导致内部治理弱化,强化了内部人控制。  相似文献   

19.
在强调银行公司治理的今天,作为上市银行公司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投资者关系对上市银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银行运作的特殊性,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也有其特殊之处,这是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利用南京大学投资者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辅以基于互联网的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评价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银行总体投资者关系水平较高,但存在不少问题。在当前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最佳实践(包括市值管理、投资者群体分析、沟通渠道创新和整合以及信息反向沟通管理)的启发下,中国上市银行应该在提升理念、明确目标、充分互动、完善披露,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994~2000年65家自愿聘请独立董事的A股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公司自愿聘请的可能动机,以此考察中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对独立董事的有效需求。研究发现,一股独大的公司不愿聘请独立董事以降低代理成本,首次发行上市公司更主动地聘请独立董事来迎合政府。这说明在中国,迎合政府而非治理需要构成了公司聘请独立董事的真正动机,公司层面对独立董事的内在需求不足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低效率。该发现为进一步推进公司治理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具体机制上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只能治标不治本,努力变革不合理的制度环境、积极培育公司对治理机制的内在需求才是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