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家致富顾问》2009,(4):13-1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加大中长期信贷支农力度,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农村水网电网等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9年1月末,农田水利和水网贷款余额271.26亿元,支持项目324个;农村电网贷款余额48.16亿元,支持项目111个。  相似文献   

2.
农田水利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切实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抗灾能力,关系到团场增效、农工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突显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调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本文在调查分析石河子垦区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成效基础上,研究分析金融支持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贤剑铭 《农家之友》2009,(10):12-12,2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命脉的农田水利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和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全面调查当前农田水利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广西农田水利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推动广西农田水利发展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命脉的农田水利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和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全面调查当前农田水利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广西农田水利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推动广西农田水利发展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古代淮北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涛 《中国农史》2002,21(4):26-32
本文大体勾勒了古代淮北地区农田水利兴衰史。西汉、曹魏时期利用当地河湖众多的优势 ,兴修了大批陂塘 ,为该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朝、北宋时期 ,该区农田水利建设再兴高潮。明清时期该区农田水利建设以排涝为主。有关或蓄或排等水利政策的未定和大型永久性工程的缺少 ,是该区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詹兴云  陶雪华 《水利经济》1991,(2):58-59,62
农田水利建设是增加农业基础投入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条件,也是农业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状况如何,资金运用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问题,笔者对武义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了调查。 (一)武义县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武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有耕地25.4万亩,其中水田23.9万亩,旱地1.5万亩。是省定十个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南方杂交稻五个试验县之一。建国以来,经过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县共投放劳力约4684万工,投资约6823万元,完成土方3732万立方米,到1989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全面分析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探讨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管护、产权等关键问题,并就农村改革新时期如何更好地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加强其建设和管理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一些调整和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主要是由政府推动,而如何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来,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户参与式管理的影响因素具体展开描述性分析,指出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户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户参与式管理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影响到国家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田水利建设,是水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补短板"的有效措施和具体表现。通过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相关案例的调研和整理,分析典型地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做法,总结加强政府引导、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加大金融支持、建立长效机制和深化综合改革等经验启示,为进一步推广农田水利建设PPP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体现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全国各省市中,黑龙江省在农业生产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的“战略大粮仓”.但在农田水利建设上仍存在与农业生产不相协调的因素,制约着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能力,亟需加大投入,进行现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何平均  刘睿 《南方农村》2014,(11):59-64
农田水利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提高其投资绩效是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2002-2012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农田水利投入产出数据,在运用DEA方法客观评价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绩效的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2年各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绩效总体上有所提高,且中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绩效与人均GDP、农村劳动力文盲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财政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例呈负相关,与"小农水"建设专项补助政策、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等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严重,原因在于农田水利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不完善.现行的投融资模式成为制约我国农田水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应合理统筹大中型与小型农田水利投入关系、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关系、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关系,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农田水利:以长江流域为中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建民 《中国农史》1994,13(2):43-54
在中国传统社会最后阶段的明清时期,在田水利事业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值得总结、检讨的内容。一般而论,这个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现出建设难度越来越大;设施因地制宜多样化、规模小、存废无常;水利科技含量低等显著特点。诸特点相互关联,尤以科技因素为关键。正是由于科技手段滞后和水土客体变化剧烈二者间的巨大反差,导致了此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诸特点包含的复杂内容。在在田水利的经营中,广泛的官督民办,绅衿作用显著、地位加强,受益原则普遍贯彻推行,雇募兴工方式的兴起等都是这个时期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农田水利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从一个领域中不同程度地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变化,为小农经济条件下成功经营农田水利提供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值得认真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文章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水利部2011年11月8日联合召开了第三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启动视频会,会议决定在前两批共8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基础上,启动第三批400个重点县建设,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6.
赵亮 《山西农经》2021,(3):156-157
农田水利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在我国基础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农田水利管理中,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田水利的作用,不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同时也关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阐述了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概况,分析了小型农田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税费改革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模式,接着从国家税收来源变化、农民收入来源变化等五个方面评析了历史上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模式,最后,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提出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宋昌林 《山西农经》2020,(6):144-145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才能进一步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基于工作实践,深入分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正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黄金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各地正迎来新的农建高潮。在当前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应正确处理好4种关系。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2021,(5):99-108
乡村建设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点话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民使用的末端水利设施,对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存在的"重修建、轻管护",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通过回顾建国后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历史分析了问题的来龙去脉,并利用成都市金堂县全域调查数据全面分析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研究发现:农户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满意度较低;需求分类不均匀;管护主体模糊;管护资金、劳动力投入不足;新型管护主体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皆是历史、社会、经济、制度背景综合形成的。通过探索农户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集体管护意愿与决策,本文提出了"村委会牵头+农户参与"的集体管护新路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