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以前,海尔在企业内部实行的是OEC(Overall every controll and clear)管理法,海尔把它提炼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1999年伊始,海尔集团确立了实施国际化战略方针的思想体系,其内容为“实施国际化战略,强化内部市场链,发挥员工的源头作用,整合市场资源,保持高速稳定发展,创立国际驰名的海尔品牌。”这里“实施国际化战略”是一项战略决策,“强化内部市场链”是为保证国际化战略目标实现的企业内部机制。这是海尔在OEC管理法的基础之上又一次管理 理论的升华。  相似文献   

2.
★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们一下车,就到了联合国——当然,这只是青岛海尔大楼外一排各国国旗让我产生的一个幻觉。离开海尔,我们顺着海尔路往前开,就开到了美国南卡州(南卡罗兰纳)的海尔路。当然,这又是我的联想。海尔产品打进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后,美国有了一条用“海尔”命名的路。海尔接待室里有一块牌,上边写着“今日接待”。下边写着今日负责接待的海尔人的名字。显然慕名前来的人太多,每日有专人接待,不过也就一个人。包括我们离开海尔时把我们送上车,也只这一个人——董事局副主席邵明津。我感觉着一种简练和现代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海尔 很久以前,《华尔街日报》上有一篇对海尔的长篇报道,在报道的结尾处,作者意味深长地写道:“海尔毕竟是小池塘中的大鱼”。看完后,张瑞敏对集团总裁杨绵绵说,“小池塘中的大鱼”用得太贴切了。彼时,海尔正处于张瑞敏为其制定的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海尔要从国内市场的“池塘”走向全球市场这片汪洋大海。  相似文献   

4.
最新公布的资料显示,作为国际企业的海尔集团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806亿元,其中卖给美国消费的家电产品约达43亿元。提起海尔的国际化之路时,很多人都津津乐道于海尔的“先难后易”战略,即先进入围外最讲究、最挑剔的市场,占领制高点,然后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最近又有学以海尔进入美国市场为例,认为海尔的国际化道路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先易后难”战略。那么,海尔是如何走向世界呢?  相似文献   

5.
经历了外界广泛的质疑后.2004年底海尔的“先难后易”国际化策略初见成效。在张瑞敏看来,海尔的白色家电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品牌,下一步国际化的战略是做家电世界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6.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始于1998年。当年海尔的自有品牌家电在国内市场达到了30%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已经可以预见中国将要入世,海尔意识到要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是首先实现海尔产品1/3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充分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完成由“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海尔”的跨越。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构成1.市场进入战略目标市场选择———先难后易。海尔CEO张瑞敏认为,海尔国际化就像是一盘棋,要提高棋艺,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棋找高手。海尔选择的高手是欧洲和美国。欧洲人对中…  相似文献   

7.
<正>知识产权战略是海尔集团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尔的“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成功,知识产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海尔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是海尔创新战略的基础和保障。”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子达在“2006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高峰论坛”上说。  相似文献   

8.
从举锤砸烂劣质冰箱到迈开先难后易的国际化脚步,张瑞敏引领着海尔在“倒行逆施”中不断进行着破坏式创新;从锻造“人单合一”的商业模式到建立网络化的组织构架,张瑞敏统领着海尔在持续颠覆传统中嫁接着可以祈盼的未来;从走向哈佛大学的演讲台到频繁现身于欧洲顶级商学院的论坛之上,张瑞敏携带着海尔向全球传播着脱胎于中国企业的管理圣经.追踪张瑞敏的商业人生与职场脚印,人们不仅可以强烈感受到一个世界品牌打造者的非凡勇气,更能领悟到一位思想大师的超群睿智.  相似文献   

9.
古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两年前,本报关于“海尔扩张之路”的系列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海尔吃休克鱼的案例被搬上了哈佛的课堂,海尔低成本扩张步元化经营的经验为众多企业所效仿。两年后的今天,本报记者再次到海尔采访,与海尔人共同探讨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企业如何走向世界。我们高兴地看到,从去年海尔的国际化开始,先行一步的海尔正在步入国际化经营的新阶段。在我国即将力,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步与国际接轨、国内外市场进一步一体化的今天,总结、研究海尔各施国际化战略的新鲜经验,相信能给更…  相似文献   

10.
张仲文 《中外管理》2005,(11):27-27
我认为在当今国内企业中,能像海尔这样具备国际化思维意识的企业.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尤其像张瑞敏先生最近提出的“人单合一”的海尔模式,不仅思路清晰,而且完全吻合当今国际上强势品牌企业运作的潮流。  相似文献   

11.
胡泳 《中外管理》2005,(11):24-25
从战略作用上看,“人单合一”是海尔为了成为真正的国际名牌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国际化战略,也是其实现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从形成机理上看,“人单合一”是张瑞敏市场链思想的深化,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SBU”理念在广度和长度上的延伸。张瑞敏赋予了这简单四个字以一种相当高的地位:“海尔模式,就是“人单合一”!”  相似文献   

12.
海尔的蓝海     
海尔是海,是一片蓝海。海尔起源于冰箱,通过品牌化、多元化、国际化战略发展壮大起来。海尔的管理从抓质量到精细化,进而抓“市场链”,为业界、为中国树立了楷模。  相似文献   

13.
余博 《企业活力》2005,(11):12-13
<正>2004年海尔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122亿美元,“已成定局”的世界500强梦最终以2亿美元之差而未能成真。而最近海尔谋求并购美泰则又表明海尔已经基本否决自己沾沾自喜的国际化成长模式。剖析海尔成长的战略,不难发现海尔目前正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曾经风光无限的海尔正经历成长的烦恼。一、海尔成长的烦恼海尔巨大的成就不容质疑和令人鼓舞,但是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海尔的成长战略并非完美。从目前海尔的情况来看,海尔成长已经尽显疲态,试水并购国际化便是最好的明证。  相似文献   

14.
华为和海尔.可以视为中国企业的两大”样本”。 说它们是“样本”.一则这两个企业或低调或高调.企业文化迥然不同;二则这两个企业走出了两条国际化路径:华为的“技术道路”与海尔的“品牌道路”.  相似文献   

15.
编辑指引不久之前,竞购美泰克落败的海尔曾表示:“海尔矢志不渝的目标是创世界名牌,为实现这一目标,海尔必须在世界各地创造当地消费者满意度的最大化。海尔此次针对美泰克收购事件的关注和最终决定,都是基于这一原则作出的积极探索与研究。”海尔的目标是共同的——中国企业再也不能满足产品的国际化,而要实现品牌的国际化,实现从世界生产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转移。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已尝试了多种模式,但似乎并未找到一条成功的路径。买一个国际品牌?似乎  相似文献   

16.
生产海尔冰箱的青岛海尔集团,以“创海尔最佳荣誉,挑战国际名牌”为起点,从国内走向世界。不久前,海尔集团在印尼雅加达正式成立了海尔莎保罗有限公司,实现了跨国经营,向企业国际化迈开一大步。海尔已具备了与国际接轨的质保  相似文献   

17.
海尔的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尔,中国造”是人们前几年最熟悉的广告词,而如今的海尔不但有中国造,而且有“美国造”、“意大利造”。2001年,海尔全球营业额达到602亿元人民币,海外营业额占到14%,其中海外机构实现营业额7.3亿美元,从中国直接出口创汇4.2亿美,一年的海外市场贡献率达到11.5亿美元。海尔的成功,为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8.
徐琼 《物流时代》2009,(5):36-39
海尔物流的变革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这一路伴随的有掌声,更有质疑。秉承着“供应链的竞争是企业竞争最终战线”的理念,海尔物流将制造业“自营物流”之路走得有声有色。面对着全球金融危机,海尔集团提出了全新的经营理念,没有“冬天”与“春天”,只有用户和市场。或许这正是海尔物流成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号的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价:“海尔是中国在海外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正当我们惊叹于海尔国际化的速度及其辉煌的业绩之际,我们闻讯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健教授潜心追踪研究海尔十余年,在其著作中分别从海尔发展的各个不同方面深入地阐述了海尔集团如何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成长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企业集团的历史发展过程,剖析与总结了海尔的 “OEC管理体系”、“市场链”、“联合舰队”、“源头论”、“斜坡球体论”、“激活‘休克鱼’”以及 “赛马不相马”、“三工并存、动态转换”、“80/20原则”等先进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20.
李鹏飞  周颖 《政策与管理》2014,(10):104-108
在路上,少年海尔赢得了世界的鲜花与掌声。 2014年5月,在比利时游学期间,针对中国家电品牌国际化的一次调查发现,海尔在欧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 我在比利时当地一家专卖店进行过专门的调研,专卖店负责人明确表示,很多消费者会选购海尔洗衣机,他们认为海尔有技术和品质保证,否则一个产品的国际化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