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船企业的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物的流通”的过程,通常人们谈到的生产计划,实质上是一个物料流动的计划;计划的对象是物料,计划执行的结果要通过对物料的监控来考核。说完成了生产计划,必定有具体的物料生产出来。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一直都重生产,轻流通,造船行业也不例外,忽略了这个被称之为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在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到处都存在  相似文献   

2.
在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中,提出建立出口生产流通体系,这是外贸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需要和产物。因此,搞好出口生产流通体系建设,关键在于贯彻改革方针。要在总结经济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的经验基础上,按照“七五”计划的要求,努力走出一条新路来。建立出口生产流通体系,首先要确立适应改革,服务改革的指导思想。过去,我国的出口贸易由于受经济体制的制约,实行计划收购的  相似文献   

3.
柳思维 《财贸研究》1992,3(1):14-19
商品流通模式有自由流通模式、传统计划流通模式和计划与自由相结合的流通模式三种类型,其中,自由流通模式和传统计划流通模式各有利弊,唯有计划与自由相结合的流通模式既体现社会主叉经济制度的特性,又体现商品经济一般共性,优势极为明显。在我国新旧体制转换时期,为约束和促进市场供求平衡通面的出现必须确立具有明确的市场供求差率目标和市场物价上涨幅度的目标流通模式。要实现这一目标流通模式,又必须运用收入分配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一系列的杠杆和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个问题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际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工作的出发点,是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社会主义生产应包括流通在内。因此,在商业部门中,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流通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本来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离开了流通过程,就无所谓再生产过程。马克思在分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时,就是把流通过程当作社会再生产的不可缺少的过程。流通是生产的继续,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分配、交换(流通)、消费,但交换(流通)对生产又有一定的反作用。我国现阶段是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然是商  相似文献   

5.
(一)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是管理、组织国民经济的形式和手段。所谓计划调节,就是国家采用计划的形式、手段,安排人财物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或者说,是国家通过计划的形式、手段,组织、调节生产和流通。所谓市场调节,是企业、生产单位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根据市场的供求变化,组织、调节生产和流通。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对象是相同的。但是调节的方法和调节的范围有区别。一般地说,计划调节带有指令性、强制性的特点。对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主要实行计划调节,国家统一计划,统一定价,统一分  相似文献   

6.
代理制是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比较成熟和规范的流通方式之一,它在我国的推行是我国流通体制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但是,目前很多人对代理制还缺乏充分的了解,还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特别是很多生产企业认为流通部门倡导代理制是借代理制之名重走计划垄断、行政分配  相似文献   

7.
流通功能,是指市场系统的整体功能。它是沟通产销关系、调节市场供求的功能,是保证商品顺畅流通、资金顺畅循环的功能;是联结生产又联结消费、衔接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功能。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流通功能,是按照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在计划指导和宏观调控下正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这就为物质资料的充分利用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同时创造了以往任何社会制度所无法比拟的条件。社会可以预先计划和安排重要物质资料的生产和需要;对重要的生产资料实行计划分配,以保证国家建设的重点需要;对物质资料的综  相似文献   

9.
推进流通组织改革,构建有效竞争的流通组织体系冯德连流通组织是指经营同类商品的流通企业在同一市场上形成的相互关系结构,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流通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另一层是流通企业之间的竞争状况。我国流通组织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根据行政区划按照计划、“政...  相似文献   

10.
市场流通立法的基本原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市场流通立法,商务部计划于2009年提出《市场流通基本法》草案。但在市场流通立法中,有必要重申适度干预经济这一基本原则,且现代商事经济立法也应该引入"以人为本"的观念,并在市场流通立法中应以消费者权利保护为终极导向。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药品生产流通从计划控制转向市场化经营,形成了比较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多元化的生产经营主体;但由于实行以药养医制度,公立医院垄断药品销售,加之价格管理、市场监管、招标采购和医保支付制度尚不完善,导致药品生产行业出现产业集中度低、新药研发创新能力弱、生产管理现代化水平低等问题,流通行业出现市场集中度低、流通环节加价过高、流通秩序混乱、发展布局不合理、现代化水平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整顿生产资料流通秩序与推行商业代理制叶杰刚在经济体制和经营运行机制由传统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换的过程中,伴随着国家指令性计划适用范围的逐步缩小及生产资料生产和流通“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物资流通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无论是流通自身的组织形...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棉花流通体制分析张俊飚,胡娟现行棉花流通体制是在1954年起运行的统购统销的计划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于1985年演变为合同定购制。40多年来,这种高度集中的流通体制,对发展棉花生产、保证纺织品工业原料供应和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曾起到过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4.
生产资料流通不同于消费品流通,改革中必须注意到它作为社会生产中间环节的特点。通过对生产资料的计划分配模式和市场流通模式的比较研究,说明指令性计划在大中型企业之间起着类似合同预购和期货市场的作用。因此,要想逐步取消指令性计划,就必须考虑发展大中型企业间的长期合同预购和某些产品的期货市场。单纯地削减指令性计划,而不考虑计划体制本身的改革,有可能给大中型企业的生产带来困难。我想就此对有关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就教于经济理论界同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流通体制改革的30年历程,是逐渐破除计划流通体制的过程,也是市场流通体制逐渐形成、完善和成熟的过程.30年来关于流通理论的研究,对催生和完善市场流通体制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把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理论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对计划流通体制的理论反思阶段(1978~1983)、逐步破除计划贸易体制阶段(1984~1991)、市场贸易体制的确立阶段(1992~2001)、贸易体制的完善与内外贸的融合阶段(2002~2007).文章指出,在30年来我国流通和贸易体制改革中,主流的观点是要推进市场化改革,但也存在着反市场化的改革思想.30年来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每一步,都是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超前探索,目的是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流通体制.30年最可贵的经验是,中国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按照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目标模式,以市场取向为总体趋向逐步推进。特别是经过近几年市场抢购和市场疲软的双重冲击波后,流通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我国受传统的重农抑商,重本抑末、重生产轻流通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完全受计划经济框架的制约。十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工程缺乏  相似文献   

17.
农机流通是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农机生产与农民用户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现代化的农机流通作支撑,就不可能有农机工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又好又快发展。农机流通,在服务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内外贸管理合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外贸易管理合一问题,已成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问题之一,必然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士关注。对此笔者提出以下看法和建议,供研究讨论参考。一、研究内外贸管理合一问题需要从重视流通产业谈起计划经济条件下,自然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轻商思想继续存在,主要表现在:(1)重生产、轻流通,重第一、第二产业,轻包括流通在内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缺乏统一的发展计划和政策;(2)长期把产值、产量作为主要经济指标;(3)不把流通当作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独立产业,而是把它当作计划部门或生产部门的附属物,国家计划中没有它的户头,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虽然较之于其他工业品的生产流通有其特殊性,但从总体上讲,仍然是受生产和流通一般规律制约的。如何解决好我国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关系问题,使之既满足一般规律的要求,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关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形式当做基本国策长期稳定下来之后,农业生产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现象将长期存在,虽然并不排除在此基础上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形式的不断产生和替换升级。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及其产品,也必然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否则,二元…  相似文献   

20.
如何搞好粮食流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东、西方都在探索和实施粮改,这是一篇难作的大文章。粮改的基本主题是:以系统工程论作指导,解决好生产、流通.、消费和提高农民收入等问题。生产是基础,决定流通;流通反作用于生产,在一定条件下也决定生产。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条件下,粮食流通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更突出的作用。我国新一届政府首先推出举国、举世瞩目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是旨在开创粮食流通新体制的跨世纪改革深化粮改刻不容缓本世纪最后20年的中国粮食史,是一部不断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