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我“因信称义”这一“人的发现”使“冲权”观念转向“人权”观念,使“神学”教条转向“人学”思想,教会由此不再被教条教规、大一统的神治权威所束缚,而是真正转向“人的社团”、“人的精神联盟”,使人的宗教灵性得以闪光、宗教精神得以弘扬。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传统婚育观念和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妇女地位的影响,就儒家的“仁”与“礼”、“忠”与“孝”、“富”与“教”几种观念以及儒家提倡的和谐观与阴阳观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气贯风云     
正"气"在古代中国人的心里,不仅是联系人体与自然,社会与天道的基础,而且也是维系生命、自然、社会、天道的基本物质。可以说,无论是儒学思想中的伦理,还是道家思想中的道德,还是阴阳家的阴阳,都必须也只有通过"气"去实现。因此,气的思想,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当然,我们讲到的"气",重点并不在道教养生之术,而在于"气"的思想里所体现、反映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在今天看来,气的思想虽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被理学神秘化、抽象化了,但是,它所反映的中国人原始的生命观和自然观,却标志着古人对自然、生命、社会深入思考及所得出的独特的结论。作为遵循着自然、社会、人文和科学发展规律的"地产年度风云榜",更是与"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气"拖着风云榜,风云榜积聚着无比的能量,  相似文献   

4.
忠恕之道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孔子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阐发了他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关于“忠恕之道”,在《论语·里仁》有具体的说明。大意如下:有一天,孔子对曾子说:“曾子呵,我的思想始终有一个核心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三”除了具有其他数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以外,同时还带有万物和气、养生苍灵等丰富的哲学思想,如《老子》中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说:“三,天地人之道也”,因此,“三”既代表着数量上从少到多、由寡及众的界点,同时也指代天、地、人的和谐、平衡之道,因而成为我国民间最为偏爱的数字之一.  相似文献   

6.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5):30-31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老子》第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个“和”字就概括了万物依存的关系。《论语》:“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这里,“和”不仅是礼之所用,也是为政之道,秩序之美。《礼记·中庸》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能“和”则四通八达,无往不利。达到“中和”,则天地得正,万物得育,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说,“社会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到“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文明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4,(10):109-110
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卷帙浩繁的思想史上独树一帜、流芳后世。本文从对孔子"仁爱"思想内容的具体分析,对"仁"的本质、施行"仁"的途径以及条件的概括,阐述了孔子"仁爱"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价值,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将会更好的促进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申艳婷 《中国市场》2007,(13):88-89
董仲舒作为汉代巨儒,更多的关注现实政治,表现在其阴阳五行的学说中,则是:“天”的人格化、人道化;“阴阳”的政治化、伦理化;“五行”的五常化、人事化。  相似文献   

9.
“孝”及其现代教育——高校大学生“孝”的教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孝”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传统道德之一,也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范畴之一。孝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而且影响最深远的传统伦理观念。在反映了孔子思想的《孝经》中,孝被开宗明义地肯定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教育就是教人孝。孝在这里还进一步被描述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似乎仅仅涉及子女对待父母的感情和行为的孝何以能被这一传统肯定为如此根本和重要孝的内容是多层次的。首先,“善事父母曰孝”。其次,对已故父母或祖宗称为追孝。第三,孝是作为子女能实现父母或祖先在其一生中未能实现的某些特殊愿望、或补足他们的某些特殊缺憾。第四,不使父母担忧也是孝的表现。第五,孝是延续父母与祖先的生命。孝为仁之内核。孔子是孝道的奠基者。孔子的学说以伦理学为主体,其伦理学以仁学为核心,以孝道为基础。《论语》多次论孝,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孝悌并称,不可偏废。第二,无违父母。第三,为父母守丧。第四,在家尽孝,在国必忠。“仁主于爱,爱莫于孝亲”。以孝为核心,处理好基本的五伦关系,仁德的基本价值也就得到了实现。正是这种文化的养育下,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子孙演绎和传承这一美德,使之经...  相似文献   

10.
<江格尔>是蒙古民族的长篇英雄史诗,虽然史诗是在传诵英雄的伟业,但其中包蕴着草原文化的生态魂,展示着古代马背民族的生态伦理观和以自然精神渗透人类生存的诗性智慧,这是草原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人与万物和谐共存,是蒙古民族对自然的观念态度,也是草原人的文化模式和生存状态.探析原始史诗中保存的马背民族的生态思想,能为当代全球的生态思潮提供更多和更有启发性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1.
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阴阳思维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阴阳五行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内涵。本文基于对中国传统阴阳五行思想内核的研究,把其丰富的管理思想应用到现代管理学研究中,提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传统文化背景的管理原理与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目标和主要责任,因而企业是典型的“理性经济人”.然而现代文明的际遇和“理性生态人”的觉悟已越来越不能容忍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逐利行为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与破坏,现代社会和当代的企业理论都以强烈的姿态反对企业逐利行为造成人类与自然的分离,强烈要求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伦理规范,承担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环境伦理责任,从“理性经济人”走向“理性生态人”.  相似文献   

13.
常青 《中国检验检疫》2006,(12):I0001-I0002
诗配画一片和谐的自然光影,让我们沉浸在宁静与爱的世界之中。生命的意义原本孕育于平和、互爱、善良与共存的理念。自然的意义原本来自于绿色、安宁、纯净与发展……正因为人类的心灵本质上是清纯和友善的,他或她眼中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美丽、包容、幸福、安康,他或她才倾其一生为此信仰去追求、创造、奋斗、甚至牺牲。我们看到,正是这一幅幅山水的和谐乐章,从一个视角,呼唤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爱与追求……让和谐与爱成为“主旋律”@常青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传统婚育观念和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妇女地位的影响,就儒家的"仁"与"礼"、"忠"与"孝"、"富"与"教"几种观念以及儒家提倡的和谐观与阴阳观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于人的本质和发展的论述为明晰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价值指向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人学思想视野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应以“育人”为目标,以“资助”为路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深化知行合一型资助育人,加强对受助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型资助育人,构建受助学生与自我、社会的和谐关系;完善持续发展型资助育人,促进受助学生个性创新阻止代际贫困。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现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是人类永恒的生命主题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实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一直有着相关的理论研究,孟子就是儒家一个代表人物。孟子在价值观上尊从孔子的“和为贵”的理念,从人性善,修身养性,仁义论等方面来阐述其“仁”的理念。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背景“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老子》第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个“和”字就概括了万物依存的关系。《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这里,“和”不仅是礼之所用,也是为政之道,秩序之美。《礼记.中庸》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能“和”则四通八达,无往不利。达到“中和”,则天地得正,万物得育,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说,“社会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8.
清末以来,西方各种思想学说传入中国大多发生了“转变”和“调适”。梁启超的功利观就是一种基于“群己和谐”的功利观,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盛行的清末,梁的功利观中明显强调“集体利益”,是一种以群体为本位的功利观,这与西方以个人为本位的功利观不同。梁启超功利观的这种转变和调适的原因,既有其受日本相关学说及西方学者对边沁功利学说修正的影响,又有其受中国传统文化“功利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本文从社会转型中管理学人性假设的范式转换的视野探索离退休人员治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式.导致离退休人员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但根本来说由公共管理和公共决策背后隐藏的片面的“经济人”预设所致.因而本文提出了“复杂性社会人”为内涵的人本治理范式,指出:只有促进离退休人员治理模式的建构,以满足离退休人员作为“政治人”、“经济人”、“社群人”、“实践人”等不同身份所产生的不同需求,才能最终解决离退休人员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将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 ,通过数学的方法进行量化 ,应用到现代经济关系分析中去。这里只在商业领域做一次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