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始于2007年末的美国次贷危机至今已经进入到了第四个年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期间虽然有各国政府多次联合磋商和救市、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流动性危机的冲击,但现在看来,全球经济特别是这些发达经济体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2.
沈刚 《经济月刊》2011,(5):20-24
2007年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风暴对发达经济体造成了巨大打击,也对新兴经济体形成冲击,但对发达国家经济实体冲击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巴曙松 《经济月刊》2011,(11):14-14
始于2007年末的美国次贷危机至今已经进入到了第四个年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期间虽然有各国政府多次联合磋商和救市、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流动性危机的冲击,但现在看来,全球经济特别是这些发达经济体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可持续的、内生性复苏,反而进一步演变为欧美主权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4.
李扬 《资本市场》2014,(5):14-14
<正>2007年年初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短期内席卷了全球。7年已过,我们总的估量是:危机远未逝去,只是进入新的阶段。自金融危机以来,一度曾出现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GDP增速拉开且互不关联的"双速脱钩"现象。不过,201 3年也冰冷地提醒世人,这只是危机中的一个阶段性现象。新兴经济体最初几年的迅速增长,得益于发达经济体货币宽松政策导致的大量资本外流。但由于国内经济结构未得有效调整,  相似文献   

5.
2007年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风暴对发达经济体造成了巨大打击,也对新兴经济体形成冲击,但对发达国家经济实体冲击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2007年,全球经济局势相当不平静,全球股市、债市、汇市、期市跌宕起伏。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飞速增长,成为一大亮点。而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则因美国次贷危机遭受了重创,并带着遗痛来到了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出现分化:美国大幅放缓,欧盟平稳过渡,日本再现疲态,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增长。目前,全球通胀压力正在上升,金融风险也在逐步加大,一张经济"黄牌"显然已经摆在了世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7.
陈东  徐炜 《资本市场》2008,(10):98-100
<正>危机深重2008年3季度全球经济减速特征更为明显,除了美国2季度经济增长有所反弹外,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出现了颓势,与此相对,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大都面临着经济增速显著下滑的风险。IMF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调至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以来,从迪拜到希腊,从希腊到欧元区,从英国到美国,欧美核心发达经济体国家的巨额政府赤字,对尚未全面复苏的全球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日前,爱尔兰债务危机再次冲击市场,市场所担忧的不仅是爱尔兰自身财务困境,更担心欧元机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难以根除。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及  相似文献   

9.
《经济》2012,(10):34-35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各种挑战层出不穷。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容低估。正是在这样严峻形势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市场四大要素将在全球范围内更加灵活有效地组合,形成现实的生产能力。不同类型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绩效存在较大差异。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仍在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深刻地改变着全球经济金融的格局,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三者之间"差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为显著特征。主要经济板块体之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紧密,以邻为壑政策的成本将限制其出台的可能性。发达经济体是本轮全球化的推动者,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可观的利益,不会显著背离全球化方向。  相似文献   

11.
吴振宇  唐朝 《经济纵横》2021,(10):33-43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但随着疫苗接种速度加快,全球经济正在逐步恢复.应对疫情的大规模财政和货币救助政策在短期内会推高经济增速,但未改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总趋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有所恶化.随着救助政策效力下降和逐步退出,全球经济增长中枢可能下移.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性增强、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框架调整、流动性向实体经济传导效率提高等因素的影响,疫情后全球通胀水平将高于疫情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安全网持续强化,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金融动荡进一步增强了各国危机应对能力.然而,疫情后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背离程度加大,风险进一步累积.全球将处于金融风险与危机应对能力均上升的脆弱平衡状态.在金融安全网保障能力不均衡、危机应对工具不足和疫情后发达经济体经济政策转向的影响下,新兴市场将面临更大金融风险防控压力.  相似文献   

12.
《经济月刊》2012,(10):34-38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各种挑战层出不穷。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容低估。正是在这样严峻形势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发展成为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研究》2014,(2):J0002-J0002
<正>书名:《世界经济黄皮书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编著者:王洛林张宇燕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 BN:978-7-509-75318-7出版时间:2014-01定价:69.00元内容简介:2013年是世界经济整体放缓的一年。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和日本经济低速增长,但以欧元区为代表的其他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增长状况令人担忧。在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中,由于受外需急剧下降以及国内经济调整的影响,一些国家放缓了经济增长步伐。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欧洲债务危机、发达国家财政紧缩、贸易保护主义和地区安全等诸多因素值得关注,全球经济的中低速增长将成为新的常态。  相似文献   

14.
王立 《经济》2013,(8):70-71
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影响经济复苏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增无减。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美国经济虽然整体向好,但是妨碍经济发展的各种负面因素仍有待消化;欧债危机解决前景仍不明朗;亚太各国的经济增长预期仍将高于发达经济体。全球经济全面复苏态势受挫,形势暂时很难完全乐观。目前经济复苏的  相似文献   

15.
全球各国金融危机救助措施作用下,世界经济已经明显企稳,经济先行指标昭示世界经济迈向复苏之旅.从季度GDP增长率看,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在2009年3季度相继走出衰退,单季取得正增长已经没有悬念.预计美国、德国和日本2009年3-4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在1.5%-2.0%左右.尽管全球经济度过了金融危机最艰难时期,但是经济复苏的基础仍表现为经济脆弱性.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仍在攀升,私人部门投资增长有待于提高,因此刺激政策持续性是经济复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欧美发达经济体处于漩涡中心,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三重挑战. 但是,只要应对得当.中国完全有条件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回暖.  相似文献   

17.
郭楚 《广东经济》2015,(1):18-23
展望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逐步回升,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经济复苏将继续呈现差异性。美国、英国仍将保持较强的复苏态势,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向危机前的常态回归;欧元区内需不足的矛盾突出,财政整顿任务依然艰巨;日本制造业空心化、国债高企等问题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大制约;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仍然快于发达经济体,一些新兴大国经济转型压力增大、金融风险上升,很难再回到以往的高速增长轨道。  相似文献   

18.
胡舒立 《商周刊》2012,(2):12-12
世界经济仍深受危机的困扰。不断加剧的欧债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变数和不确定性。比较而言。中国经济尚属正常。危机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地位。如果这种局面再持续几年,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会出现较大幅度地提升。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似乎从来没有这么近过。  相似文献   

19.
论文对美国债务危机、欧债危机的解决前景与日本灾后重建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正趋于好转、日本灾后重建进展顺利,这些有利因素将推动美日经济逐步回暖;但欧洲债务危机再次爆发的风险犹存,经济前景仍然堪忧。随着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好转、国内通货膨胀的有效控制,2012年新兴经济体有望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速将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相似文献   

20.
2007年爆发并于2008年蔓延至全球经济的国际金融危机渐渐落下帷幕,各国应用多重政策搭配调控取得成效。然而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新兴经济体经济低迷以及欧元区债务危机等显示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依然存在。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发达经济体,又是危机爆发的核心国,其应对危机的政策搭配效果尤为引人关注。本文在梳理和界定政策搭配相关理论和概念的基础上,以美国应对此次危机的政策搭配为研究对象,设计FAVAR模型以检验其实施效果,得出结论:在拉动经济复苏和提高就业率目标上,美国的政策搭配中以货币政策最为有效,其次是汇率政策,最差为财政政策,且各政策在搭配组合中具有不同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