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果,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应用SWOT分析,得出结论:长三角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区域合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所以,应进一步明确长三角区域农村金融合作的主体、目标、内容、途径及合作机制,推动长三角农村金融合作的协调发展,实现金融资源在长三角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金融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上海金融中心的建立。但是,“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还存在明显差距,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应当在《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协调发展框架协议》的指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协调机制,加强金融风险控制,以适应“长三角”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如何通过政府协调与合作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整体格局中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发展中部地区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中部地区协调发展,必须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机制,为此,要确立协调原则,建立协调机构,完善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制约经济快速增长.本文基于西部金融业发展实际,对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金融政策目标定位,进而提出了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立东西部地区金融合作新机制是西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东西部地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建立,一方面需要有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另一方面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主动服务和参与西部大开发项目,参与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的融资设计,创造条件帮助西部地区组织银团贷款,设立证券交易所,拓宽金融产品的创新渠道等。  相似文献   

6.
区域旅游合作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区域旅游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完善豫北区域旅游联盟的必要性出发,理清豫北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提出改进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从而得出,改进和完善豫北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实现旅游经济活动真正向区域旅游功能的转变,是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打破地区垄断,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五点一线”战略背景下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与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空间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在国内外一些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基于辽宁“五点一线”发展战略视角,通过对辽宁沿海与腹地的优势产业集群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辽宁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着力打造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开发西部 ,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目前我国财政金融状况还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所以 ,要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需要一系列特殊政策的支持 ,特别需要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协调配合 ,共同向西部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9.
金融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因素。采用2011—2019年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不仅能有效助推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还对邻近区域创新产生了空间正外溢性;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集聚对实质性创新、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存在显著的空间正溢出效应,西部地区则表现为“虹吸效应”;机制分析表明,金融集聚能通过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两条渠道促进区域创新。基于此,当前应优化金融空间布局,充分发挥金融集聚的空间正溢出效应,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创新发展策略,同时应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区域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0.
广东的经济与金融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大,速度快,金融资源丰富,且对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投资旺盛;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经济发展总量小,速度较为缓慢,金融资源匮乏,投资萎缩,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较低。为了改善广东经济与金融的二元结构,促进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