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旧中国便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各帝国主义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沙俄是最先染指我国东北的帝国主义。在铁路方面,沙俄以共同防日作为幌子,采取威逼利诱等卑鄙的手段,于1896年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开始修筑横贯吉黑两省的铁路干线——中国东省铁路,1898年沙俄通过中俄《旅大租地条约》又取得了纵穿辽吉两省的中东铁路支线的修筑权。1899年英俄签订了关于在清国铁路利益的协议,英国承认长城以北包括整个东北属于沙俄的势力范围。到1903年,中国东北境内一条丁字形铁路修成,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两端与俄国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  相似文献   

2.
魅力冰城哈尔滨早在19世纪90年代之前曾是一个边塞村庄,中东铁路的修建促使其迅速发展成具有异国情调的都市.中东铁路的修建是中日甲午海战的失势、沙皇俄国以联合御日为诱饵及国内对铁路的需求两个方面原因.中东铁路的修建使大量俄国工程师、技术人员及中国境内的铺路工人涌入哈尔滨,由此,哈尔滨的经济、建筑文化及教育等方面出现新的生长点.这是沙俄帝国主义主观之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1898年,沙俄政府在中国境内修筑并经营中东铁路,伴随着俄国人的与日俱增,沙俄殖民者在铁路附属地内从实际出发,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普通教育体系,包括中小学、 职业技术学校、 高等大专院校和私立教会学校多所.客观地说,俄侨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变迁影响甚至改变了哈尔滨的现代教育进程,对哈尔滨近代教育文化的发展确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1898年,沙俄政府在中国境内修筑并经营中东铁路,伴随着俄国人的与日俱增,沙俄殖民者在铁路附属地内从实际出发,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普通教育体系,包括中小学、 职业技术学校、 高等大专院校和私立教会学校多所.客观地说,俄侨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变迁影响甚至改变了哈尔滨的现代教育进程,对哈尔滨近代教育文化的发展确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从沙俄侵入东北,修建中东铁路以后,使北满地区各种商业交易逐步形成以卢布为本位,以中东铁路为背景的卢布的潜在势力,但是一九一四年沙俄卷入世界大战的旋涡之后,沙俄帝国银行,宣布停止兑换其发行的纸币,从此开始卢布贬值,从此,在北满地区随着  相似文献   

6.
俄国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为欧亚最严寒地区,自从19世纪中叶,沙俄割占了我国东北及北部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因为割地成为侨民。华侨从事职业广泛,遍布俄国各个角落,大批的华侨为这里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没有华侨的广泛参与建设就不会有今天俄国远东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为了庆祝中东铁路修筑25周年,1923年,由E·X·尼鲁斯担任主编的《中东铁路沿革史(1896-1923) (第一卷)于哈尔滨正式出版,第二卷处于手稿状态. 《中东铁路沿革史(1896-1923)》主要记述了中东铁路修筑的起因和过程、中东铁路经营的发展历史、中东铁路对中国东北区域的影响、中国东北区域国际关系的变化对中东铁路的影响和中东铁路附属机构的设置与活动等.《中东铁路沿革史(1896-1923)是俄国学者出版的第一部大篇幅全面综合、系统研究中东铁路的通史性著作,具有重要学术与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敏 《东北之窗》2014,(7):51-52
正日俄战争之后,中东铁路长春至旅大段归日本,称为"满铁",其余部分仍归俄国管理,仍称"中东铁路"苏联建国后仍然维持原状。哈尔滨是俄国、苏联管理其在华铁路事宜的大本营。1929年,刚刚"改旗易帜"的张学良追随南京国民政府的国际反苏路线,采取了武力收回中东铁路苏联控制段主权的行动。但是中苏双方装备悬殊,东北军"以东北一隅之力,对抗俄倾国之师",而南京政府未发一兵一卒协助,导致中方伤亡惨重。张学良只得无条件同意恢复中东路原状。  相似文献   

9.
19世纪90年代,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俄国人陆续来到铁路沿线。铁路的修筑需要大量熟悉各种生产活动的人员沐材加工、土木工程、砖丝生产等等。因此,作为工人、工程师、技术员、承保人、商人、实业家和服务行业人员,各色俄国人开始来到东北。他们的家眷也随同迁来。1900-1910年,据各种材料统计,在东北的俄国人人数达5万,其中有半数是妇女(1)。这些妇女大部分是在中东铁路建设工程和服务行业就职的工程师、木材加工、材料供应方面的技术人员和其他专家的妻子.有相当一部分俄国妇女是医生、教师及其他知识界代表。从1912到1917…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 ,沙俄攫取了中国东省铁路的筑路权 ,2 0世纪初建成了横纵贯通东三省的“中东铁路”。日俄战争以后 ,日本获得了东省南部的南满铁路及附属特权。俄国保留了北满的“中东铁路”。在历史的幕布后面 ,美国也曾积极钻营 ,多次试图插足东省铁路。美国对东省铁路的“关心”反映这个时期美国对东省的外交政策。一、美国象俄国一样“关心”东省铁路1 885年 ,美国驻华公使田贝赠送给直隶总督李鸿章一整套铁路模型 ,诱发了清廷君臣对铁路的兴趣 ,准备将铁路引进国内 ,美国的铁路设备自然成为第一候选者。这一时期 ,美国对中国铁路的“关心”首…  相似文献   

11.
一面坡镇的中东铁路建筑,是目前原中东铁路东部线上保存最为完整的俄式建筑群。它已驻足百年,经历沙俄统治、日伪统治、中苏共同经营中长铁路和新中国建设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其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犹如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中东铁路时期铁路交通和社会生活的繁荣;它以独特的建筑形式记述着中东铁路的历史的脉络,同时展现出细腻精湛的建筑技法和华丽多姿的艺术魅力。这处宝贵的工业文化遗产,是不可多得的中东铁路历史见证,也是研究近现代东北历史特别是经济发展史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大批俄国犹太人纷纷移居中国哈尔滨,仅1921-1922年,在哈尔滨的外侨人口中,犹太侨民的数量仅次于俄国侨民位居第二位,约五千五百人.为何当时俄国犹太难民不去别的国家而选择哈尔滨作为避难地,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沙俄反犹排犹迫害是移居的政治因素;日俄战争与十月革命是移居的历史因素;中东铁路的修建是移居的经济因素;语言与风俗是移居的人文环境因素;中俄犹文化融通性是移居的民族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中华大地上有一条贯穿中国东北的铁路干线——中东铁路,它构成了东北铁路的丁字型的基本骨架。100多年前,清政府的一个屈辱条约造就了它的产生。100多年后我们回望中东铁路发现,中东铁路影响了东北政治经济100多年。今天经过改造后的它,仍然是我国铁路运输的重要干线,一大批东北的重要城市都与中东铁路或多或少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黑龙江省素以森林丰富闻名于世。但自十九世纪末沙俄修建中东铁路后,江省森林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由于中东铁路公司是掠夺江省森林资源的发端者,所以关于中东铁路公司掠夺江省森林资源的情况历来为人所重视。但是当人们谈到这一问题时,却往往只提1908年中东铁路公司与江省签订的伐木合同及据此合同划归公司的火燎沟、皮洛以和杈林河三个伐木地段,而对1912年中东铁路与江省增订的伐木副合同则很少提及,有的即使提到,也是一带而过。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对  相似文献   

15.
张海艳 《黑河学刊》2013,(1):67-68,16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狂潮,与中国东北毗邻的沙俄帝国主义通过种种卑劣手段攫取了在我国修筑和经营铁路的特权,企图通过筑路蚕食我国东北。反帝、反侵略的东北义和团与沙俄侵略者展开了顽强的斗争,东北义和团的抗俄斗争是沙俄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东北过程中遇到的规模最大的武装抵抗,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无畏精神和强大威力,在中国的反帝爱国斗争史上谱写了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16.
《齐齐哈尔经济概要》一书出版于1909年哈尔滨《远东报》。作者A·H·鲍罗巴系中东铁路商务委员、俄国东方学家协会正式会员。书中记载了黑龙江省的币制、税收和齐齐哈尔城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以及各大商家的情况,为研究清末黑龙江省的社会经济和民族资本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具体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慈禧太后率清政府逃亡西安。7月上旬,对中国东北三省垂涎已久的沙皇俄国趁火打劫,借口中东铁路被拆毁,单独出兵17万,侵入东北。东三省爱国军民虽然进行了英勇抵抗,无奈敌我力量悬殊,东三省最终在3个月内沦于敌手。俄军占领东北后,当即强迫处于俄军软禁之中的盛京(今沈阳)将军增祺与俄军"谈判"。增祺胆惧,只好派已革道员周冕与俄军"谈判"。周冕更无胆识,在俄军的淫威之下"几经  相似文献   

18.
义和团时期,沙皇俄国对我国东北发动了疯狂的武装侵略。当时,沙俄财政大臣维特和所谓“关东省”总督阿列谢耶夫在这个问题上各作了怎样的表演?对此仍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导言中俄两大邻邦,均非移民国家,但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却有几万、几十万人口的双向流动,其中既有合法移民,也有不正常的如无国将侨民者现象。研究中俄侨史,必然涉及到中国近代史、东北地方臾、俄国来、苏联史及中俄两国关系史诸方面;研究的对象也必然会扩大到由于其它原因造成的人口流动。中俄讲情与其它国家移民史比较,有它独具的特色。本文就旅俄华人的构成、中东铁路及“中东路事件”的影响、无国籍侨民的卢生及其子女、滞留在俄国之华人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一、旅俊华人的构成纵观世界侨史,侨民背井离乡主要是为求谋生之路,…  相似文献   

20.
伯力会议以后,中共东北各省委同苏联远东边疆区布尔什维克委员会建立了兄弟党的执导的关系,也使东北抗联同苏联远东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建立了相互支援的战略协作关系。1942年7月16日,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周保中、李兆麟同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员阿巴那申克大将经过协商,决定将留在苏联远东境内的东北抗联部队加以扩充整理,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东北抗联教导旅暨远东苏联工农红军独立步兵第88旅的组建成立,使东北人民的抗日游击战争融入了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体系和巨流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