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逐渐形成,以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石油危机为转折点,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从霸权治理演变为"合作治理"。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完善。文章对新兴经济体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崛起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缘起及其演进。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想要使企业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进步,就必须要对企业进行信息化的改进,特别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于企业财务信息化协同模式的有效应用,我国的市场经济也正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态势。因此,本文主要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朱南兰 《改革与战略》2013,(7):34-37,40
市场自由化为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然而,新时期以来,自由市场理论渐渐暴露出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顽疾,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直接改变了人们对政府干预的认识。文章结合两种不同模式下经济体的发展状况,论证盲目推进市场自由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提出要实现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就必须实现市场自由化和政府干预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本文中的治理发展模式包括投融资主体、投融资方式和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管理体制。城市轨道交通治理发展模式是从国有政府化向国有商业化再向私人参与演进。这个过程伴随的是放松管制和权利下放。这种变化产生了不同治理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各种模式的确定主要受各国政策的影响。笔者对轨道交通治理发展模式进行分类,并引入国内外各城市典型模式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并归纳公共所有和私人参与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有着深层的结构因素.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造就了很多重要的经济结构不平衡,直接和间接地导致了金融危机.经济结构失衡需要很长时间来纠正和调整,发达经济体可能会处于持续低速状态.这一危机后时代的新常态也意味着新兴经济体必须进行结构调整,才能确保稳定、健康的经济增长.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必须着眼于在短期内稳定增长,在中长期内致力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在经济取向上呈现出了从单纯的计划经济转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特征,在发展模式上呈现出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战略逐步深化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这些发展与变化是开创性的,对中国两次融资制度演进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一次融资制度演进的结果就是中国A股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对张家口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虽然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但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水平落后,区域发展差异大,经济发展方式相对粗放。想要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就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北京城市功能疏解的时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实现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出现了许多高速增长的经济体,本文以十年为一个单元,追踪了这些经济体的发展与贡献,认为其经济发展实践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演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村民自治可以有力的推动经济发展.但现在的农村经济模式和村民自治体系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要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改革农村经济模式,以公司化的农村模式进行发展.充分结合村民自治和公司组织、管理制度的优势,科学合理地发展农村经济,达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伴随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国际分工的深度演进,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但现有全球经济治理却未能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继而出现了三个方面的不适应:不适应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变化,不适应国际分工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全球经济包容性发展的需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亟待变革和完善。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不仅符合自身利益诉求,同时也是顺应和引领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的是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略,发展了当代全球经济治理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对经济全球化实践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伴随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国际分工的深度演进,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但现有全球经济治理却未能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继而出现了三个方面的不适应:不适应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变化,不适应国际分工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全球经济包容性发展的需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亟待变革和完善。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不仅符合自身利益诉求,同时也是顺应和引领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的是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略,发展了当代全球经济治理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对经济全球化实践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际经济环境极其严峻,全球经济体发展受到较大冲击,我国又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如何延续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大部分产业仍然处于价值链中的加工环节,附加价值较低,产业链嵌合效果不明显,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对企业的价值链集成的几种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模块化集成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发展模块化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了能够保证其发展的更加稳定长久,就必须要对各大产业结构进行升级,以此来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基础。产业结构升级是目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行业更是其主要支撑,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在金融发展中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就必须要先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尤其是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更是要进行分析,并通过金融体制革新的方式来保证产业结构升级的合理化。文中主要对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进行研究,并提出几点自己的见解,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东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放  成丹 《世界经济研究》2012,(7):73-79,89
本文以1990年、1995年和2000年亚洲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东亚各经济体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经济体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越高;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制造业服务投入比重相应提高;两产业之间融合度的变动方向是:制造业需求主导→对称性均衡→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主导;经济水平越高的经济体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强,发展水平越低的经济体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就越依赖于制造业。中国在各项指标的比较中,基本上都位于东亚地区最后一位,尤其是中国制造业表现出服务投入比重下降这一与演进规律相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一直面临的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要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这对低碳经济发展成功与否有直接影响。文章主要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切入,就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张俊 《中国经贸》2014,(6):207-207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环境状态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极深的矛盾,常常造成环境的恶化、污染的加重等诸多问题。尽管目前人们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先污染,后治理”是一种错误做法,但是“只污染,不治理”更是说不通的,环境工程作为一种专门的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对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意义重大。当然,环境工程还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环境工程的作用举足轻重。要想有效地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发展经济,就必须首先明确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笔者从环境工程的含义、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重要影响三个方面对该话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帮助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不仅要体现在经济规模和总量上,更要体现在经济结构变迁上,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在不停地改变着一个经济体的产业发展脉络和轨迹。根据国际经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迁的时代即将来临,这种观点是建立在中国生产要素价格即将快速重估的判断之上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支撑高收入经济体的四种经济驱动模式:资源驱动型模式、区域服务中心驱动模式、全球产业价值链竞争力驱动模式及美国超级大国模式,简述了形成高收入背后的全球产业价值链竞争理论及其理论和各种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经济特区创办15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改革与开放。但是,在特区经济发展中也有不足之处,最突出的问题是发展模式雷同,缺乏特色。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进一步加强,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形成的新形势下,特区要继续“特”,就必须进一步发挥特区的优势,增创特区的新特色。 一、增创新特色是特区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5个特区在优惠政策、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功能方面有许多共同点。但是,由于每个特区所处的地理、历史、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同,经济发展的优势利制约因素也不一样,表现在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等方面也必然有所区别。这些区别综合形成各个特区的特色,这是特区的可贵之处。经济特区要更上一层楼,就必须增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20.
王巧琴 《中国经贸》2010,(12):41-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所以经济要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在其中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所以要想民营企业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对国家经济做出进一步的贡献,就必须“对症下药”,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才能够“釜底抽薪”。本文中对现下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