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9 毫秒
1.
张颖 《魅力中国》2013,(31):128-128
龙江剧是中国最年轻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戏曲剧种中的一朵奇葩。龙江剧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是黑龙江省的地方戏曲新剧种。龙江剧是在地方戏曲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民间艺术的精华,把以说唱和歌舞演唱的形式,逐步丰富、发展成戏曲形式,借鉴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的经验,经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不断努力逐步发展成熟。1960年8月正式命名为龙江剧。  相似文献   

2.
赵渊 《北方经济》2011,(16):51-54
本文根据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对农媒介建设和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中国特色对农传播产业化创新模式,明确了对农传播产业化的项目内容、对农传播产业化的方式,并对组建对农传媒集团进行了可行性探讨。文章对中国特色对农传播产业化的制度规制与风险规避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阐述郴州地方戏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郴州地方戏曲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郴州福寿文化、山水文化为依托,发展地方戏曲旅游,以适应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丰富郴州旅游产品结构。开发时应遵循个性化、整体化、保护与创新相结合、观赏性与参与性相结合原则,并提出了五点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雷红薇 《魅力中国》2010,(16):103-104
豫剧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播特征。在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中,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平台,进行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和创新,对于促进现代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保护及传承中华民族戏曲文化的精髓,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戏曲音乐是以集中表现戏剧内容、体现戏剧人物、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情境氛围为形式而产生的,它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戏曲促进了戏曲音乐的变革,而戏曲音乐的传承发展又改变了戏曲艺术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一、太康道情的起源 道情始于明末清初,源于道教乐歌,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唱腔欢快流畅,唱词通俗易懂,吐字清晰,豫东曾流传“宁叫面发酸,也要听听太康道情班”。 道情戏为戏曲剧种,指流布于民间的说唱道情,在不同地区与当地戏曲艺术相结合,进而发展形成了各地的戏曲道情。有的地方称道情为渔鼓或竹琴。太康道情是河南地方戏中一个稀有剧种,是由民间说唱艺术--道情(渔鼓)、鼓儿词、颖歌柳(又叫莺歌柳),吸收了越调、梆子戏的长处互相融合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戏曲剧种。  相似文献   

7.
明代《西厢记》的改编包括声腔和文本的改编,这些改编与其传播的地域(地理环境)有关。我国古代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很大,不同的地域文化使不同地方观众的审美趣味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在明代,北曲衰落,南曲兴盛,《西厢记》在传播过程中,与当地观众的审美情趣相结合,在声腔和文本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改编。地理环境对戏曲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影响观众审美情趣间接作用于戏曲的改编与演出。  相似文献   

8.
戏曲音乐是以集中表现戏剧内容、体现戏剧人物、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情境氛围为形式而产生的,它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戏曲促进了戏曲音乐的变革,而戏曲音乐的传承发展又改变了戏曲艺术的面貌.所以,有声乐和器乐所构成的戏曲音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舞台戏曲艺术这个综合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柳漫漫 《魅力中国》2013,(29):312-312
广播戏曲节目在文化与信息传播多元化的今天,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冲击,生存和发展前景堪忧。若能及时的从节目形式、节目内容、传播途径和发展理念上做出突破。与时俱进,以现代思维诠释传统戏曲,不断融入时代发展因素,并积极地走向基层,培育新受众,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遏。  相似文献   

10.
赵旭峰 《魅力中国》2013,(34):93-9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深入交流,地方戏曲的伴奏在体制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地方戏曲乐队的编制越来越丰富,出现了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的柔美结合。例如: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单簧管、双簧管以及长号、小号、圆号等等铜管乐器的伴奏,这些乐器的进入,使我们原本以三大件为主的戏曲伴奏,进入了创新时代,为地方戏曲音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戏曲艺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1.
何富伟 《魅力中国》2013,(14):83-83
我国戏曲艺术是由各地方剧种组成的,由于各地方剧种所在的地域和形成发展的渊源不同,艺术特色、表演风格不同,其伴奏乐件中打击乐的配置、运用与特点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2.
戏曲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族艺术,是世界戏剧的一个分支.它融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杂技、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戏曲与文学历来联系紧密.《聊斋志异》的戏曲传播一直是其非语言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传统的“聊斋戏”又显现出与时俱进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田冠军 《魅力中国》2011,(4):276-276
由我的恩师、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海连池和曲剧表演艺术家董秀娟领衔主演的《卷席筒》——剧于1979年拍成了彩色戏曲故事片。随着这部戏曲电影艺术片的在全国和港澳台以及海外的发行。一时之间,河南曲剧这个地方小剧种再一次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郑州市曲剧团的知名度在全国戏剧界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海连池、董秀娟等艺术家的名字也被全国戏曲观众所熟记干心,  相似文献   

14.
李红艳 《魅力中国》2013,(10):69-69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表现体系和艺术手法,又与中国传统音乐各种艺术技法一脉相承。戏曲音乐为戏曲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及推动戏剧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起了重要作用。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l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d,多姿多彩,出神八化。在新的时代里,最繁重的任务是戏曲音乐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表现体系和艺术手法,又与中国传统音乐各种艺术技法一脉相承.戏曲音乐为戏曲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及推动戏剧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起了重要作用.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在新的时代里,最繁重的任务是戏曲音乐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打击乐是民族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乐器,也是戏曲音乐中最独具特点的民族乐器。它是作为剧种音乐的代表,是区别百种地方戏曲的主要标准,是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烘托戏曲音乐气氛、丰富人物性格、渲染剧情以及音乐节奏的变化等,起着与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户、中介机构、龙头企业等多方进行博弈,地方政府的支持行为,必会打破市场经济下的博弈平衡。本文以黑龙江省肇东市养牛户倒奶事件为例,分析地方政府支持行为的负面影响及地方政府支持行为形成原因,正确发挥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导向作用,为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邓令 《魅力中国》2010,(31):116-116
如今打开电视,精彩纷呈的电视栏目,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然而许多地方的电视戏曲节目却普遍处于低潮时期,成为了一部分“戏迷”的“专利”。戏曲节目道路越走越窄,直接制约了戏曲节目的发展。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电视戏曲节目必须改变自己,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改进,走大众化路线,引入时代特征,让更多的观众关注戏曲、了解戏曲,取得发展的同时,也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戏曲。  相似文献   

19.
申桂红 《魅力中国》2014,(14):77-77,79
一、河南地方戏曲的基本概况 (一)河南地方戏曲的起源 河南被人们尊为“戏曲之乡”,河南地方戏曲品种繁多,特点鲜明。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豫剧、曲剧和越调。其他剧种有二夹弦、道情、大平调、怀梆、宛梆、汉二簧等。其著名演员如常香玉、陈素真、马金凤、崔兰田、阎立品、张新芳、申凤梅、毛爱莲、王秀玲、马琳、王善朴等。河南曲艺以河南坠子最为流行。其次是大鼓书、三弦书和鼓词儿。豫剧又叫河南梆子,  相似文献   

20.
红木雕刻艺术品产业化是指红木雕刻艺术内容的大规模复制与商业化传播。苏南作为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在产业化方面与广东、浙江同类行业相比在品牌建设、产业群集聚、专业化分工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差距。制约苏南红木雕刻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包括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人才匮乏、经营模式单一、市场开发不足等。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品转型,拓展产业链为突破点,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常熟红木雕刻艺术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