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过快过热发展,我国政府也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来调控房地产业的发展。本文基于2007年1月至2015年3月的月度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和Johansen检验着重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存贷利率、房产税三个变量对我国房地产投资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和房产税对我国房地产投资的影响显著,利率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货币供应量与房地产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利率和房产税与房地产投资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昊 《改革与战略》2014,(7):64-66,98
房产税是中外各国政府广为开征的古老的税种,它成为各国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这说明我国房产税改革将会进一步加快实施。比较研究上海、重庆房产税试点情况以及发达国家的房产税税制设计,对于我国房产税下一阶段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房产税改革的必要性 早在1986年,我国就开始征收房产税。但在制度制定时,房产税仅限于城镇经营性用房,未对个人住房征收,并非完整意义上的房产税,没有发挥房产税应有的功能。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规模巨大。但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制度设计,房地产市场无序发展,房产价格脱离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住房难"成为历届政府的难题,在各种调控手段均无法见效之后,改革房产税成为各界的共识。实际上,不论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还是调节房地产市场,房产税改革均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自2011年1月28日,上海、重庆两地房产税方案正式实施以来,政府开始征收房产税的猜想甚嚣尘上。2013年3月,"国五条"提出要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2013年下半年,不断有媒体报道,杭州、广州、深圳等地制订的房产税方案已经成形并上报中央,杭州很有可能成为第二批试点城市。从地方政府到平民百姓都屏气凝神地等待着官方的"辟谣"。随后三中全会召开,开征房地产税的形势几近明朗。全会《决定》要求,"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提  相似文献   

5.
郑艳丽 《理论观察》2011,(5):170-171
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房地产过热,房产税在地方税种中所占比重加大。虽然目前各基层税务机关对其征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该税源稳定、征收面广泛,其潜力不容忽视。所以,要优化房产税税收结构、最大限度发挥房产税稳定收入筹措功能.完善房产税税制.加强征管。  相似文献   

6.
我国房产税试点的绩效评价与政策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重庆两市试点开征房产税以来,长期内房产税能否起稳定房价作用已成为颇具争议的话题。本文将迪帕斯奎尔-惠顿四象限模型嵌入到动态蛛网模型,评估了房产税试点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房产税试点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房价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房价的正向发散趋势,原因是过低的税率加之住宅需求曲线的正斜率导致房价收敛的周期延长。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是,开放条件下城市化进程给房地产调控增加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地运用高强度的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不合理持续上涨问题、房地产商品有效供给不足问题、房地产无效供给过剩并存问题、房地产市场运作的不规范问题、房地产业投机性增长等问题突出地反映了房地产过热的现象。文章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借鉴他国成熟的房地产税制度,针对我国的房产税请况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路径及其可行性,从而为房产税改革提供全局性的分析视角和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8.
开征房产税,需要明确两点认识问题,即房产税的推行需要一个过程,因而其对土地财政的替代也必然是一个过程;对于房产税开征后的效果应有合理预期.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和基层执法能力的实际,宜以面积作为唯一征收标准,之后再逐渐完善征收标准体系.明确和公开房产税收入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领域的使用情况,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推动房产税改革,而且将倒逼地方政府加快完善房地产市场结构.同时,房产税的有效性依赖于其他前提和配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财经》2011,(3):52-53
眼下,从高层领导到普通百姓,讨论最热的话题应该就是房地产。今年1月26日,政府出台了"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政策,各省市也陆续出台了以"限购令"为主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细则。1月28日,上海和重庆正式开始试点征收房产税。近日,国务院又主持各  相似文献   

10.
房产税是财产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调节收入分配格局和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杠杆,在整个税制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开征房产税将有利于完善税制体系,优化税制结构,健全地方税体系,调节收入分配,调控房地产市场,进而促进社会公平。文章首先对我国房产税进行了简要阐述,继而重点分析了上海市松江区房地产税改革实践的预期影响,并借此对我国房产税的改革风险与路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促进我国税制改革更加科学、稳健、持续的推进。  相似文献   

11.
正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税制改革之一。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向人们释放了房产税改革的思路与方向,提出了"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房产税的立法将有助于消除各种障碍,为房产税的全面开征创造了制度条件。同时也显示出国家对于房地产调控的思路发生重大变化。而近日有消息称,有关方面正在进行着一项内容似乎与房产税改革有关的"神秘"培训,上课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中国目前土地公有,特别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热衷和推崇,需要中央政府尽快研究出台房产税的规范标准,包括房产税使用的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留给地方政府一定的浮动空间。同时,要加快推进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启动个人住房普查工作,坚决实施住房实名制,严厉打击偷税漏税和贪污腐败行为,防范聚集在房地产领域的资金外逃  相似文献   

13.
当人们还在讨论中国的地方政府会否因为巨额的地方债务而出现危机时,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不仅让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更让习惯于以土地、房产税为主要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存压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房地产现状原因分析、发展趋势与政策走势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亦平 《特区经济》2006,(11):351-353
本文认为我国政府行政调控不力是区域性房地产市场“过热”的主要因素。未来房地产调控将由行政调控主导,但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及其他利益主体的牵制,房价将不会出现大起大落。要有效控制房地产价格,政府应调整产业政策,规范房地产外商资金和企业的准入,加强国内房地产政策配套措施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5.
当人们还在讨论中国的地方政府会否因为巨额的地方债务而出现危机时,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不仅让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更让习惯于以土地、房产税为主要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存压力”。  相似文献   

16.
2002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升温,价格涨幅加大.媒体报道较多,说法存异,有人说"房地产市场温度过热,泡沫成份出现",呼吁要"立即灭火,防止泡沫".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就房地产市场是否过热?房地产市场经济是否出现了泡沫成份?导致现状的主要成因等问题,通过对浙江省和杭州、宁波、舟山市等城调队及部分房地产主管部门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企业等有关部门的调查座谈发现:浙江省房地产市场具有典型性,对全国房地产市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具有警示和借鉴作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未来的房产税改革,绝不可能覆盖低收入人群,房产税改革应该是坚持只调节高端。"刚刚公布的1月份楼市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超过七成房价同比上涨。这应该是"国五条"及时出台的原因,而"国五条"中最受舆论关注的内容是再次明确提出房产税"扩围"。房产税是地方税,反映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对于缺少土地、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而言,扩大征税范围、提高房产税率,能够解决移民进入之后的基础设施不足难题,而对于拥有大量土地的中小城市而言,可以低税率吸引移民。在发达国家,房地产税也是地方政府最大和最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房产税不仅具有抑制房价的作  相似文献   

18.
马武伟 《中国经贸》2014,(24):239-241
近年来,土地资源逐渐紧缺,国内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政府随之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十年间,自“国八条”至最近的新“国五条”的出台,无一不针对房地产行业而来。与其他调控措施相比,房产税在上海和重庆两地的试点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以上海、重庆房产税改革试点为例,对房产税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局限性予以分析,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功 《中国报道》2012,(9):96-96
房产税的征收金额,对于习惯了土地出让环节、房地产交易环节等大额税收的地方政府而言无异于毛毛雨,自然也难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房产税开征的传闻终于撩开一角真相的面纱。据新华社报道,重庆市政府将对房地产市场加强财税调节,并且确定开征高档商品房房产税。尽管相关方案仍在"抓紧完善"中,不过该市市长黄奇帆在去年6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房产税开征思路包括"先对别墅、200平方米以上和评估价值超过主城区平均售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