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老一代农民工的退出,新生代农民工开始进入到城市,他们逐渐成为城市中农民工的主体。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进程中,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空间、社会网络等方面受到了城市居民的社会排斥,他们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社会排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一大障碍。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为国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从社会管理制度的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管理制度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新生代农民工退出农业的社会管理制度,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的社会管理制度,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将当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制度因素进行分类汇总,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户籍制度等条件限制,其处于"双重边缘化"的尴尬境况。2010年中央明确提出"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十二五"规划强调"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新生代农民工的根本出路是市民化,本文拟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行SWOT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措施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是流动人口的主体,他们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政府有必要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机制.文章从影响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出发,提出建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机制的四个方面,即建立新生代农民工住房保障机制、新生代农民工收入保障机制、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险机制和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服务机制.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机制的制度建设应由规章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最终目的是落实城市融入机制的制度规范,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研究对加快当今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新生代农民工较之于第一代农民工有更大的融八城市的热情与愿望,其在心理预期、价值观念、消费观、文化素质等方面的优势都为其市民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存在着社会制度不健全、社会环境不和谐、政治参与渠道不广、自身素质欠缺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制约.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需要政府、社会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冯丽 《魅力中国》2010,(23):105-10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他们开始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以及他们在市民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做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农民工的新生主力军,进城务工的越来越多,他们的市民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及现状的分析,找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社会、经济、制度及自身身心素质等深层次障碍,提出一些合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化困境及其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市民化的舞台和载体,是市民化的依托条件;市民化是城市化的结果和目的,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城市化发展水平,而且依赖于城市所能提供和创造的就业机会及发展空间大小。但是,目前农民工市民化却面临城市化发展的低水平、城市就业扩张力度不足、城市容量有限等城市化发展困境的制约。只有对城市化发展战略进行审视和选择,培育城市的主导产业,培育有劳动力集聚效应的非正规经济部门的发展,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才能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社会遗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游离于农村和城市之间,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他们受到社会遗传影响和冲击最大.从社会遗传的环境载体上看,他们本应受到更多的城市社会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社会遗传的意义被人为地强化,传统社会身份的固化与滞留阻碍了他们的身份转变与心理认同,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困难重重.从社会遗传角度分析,政府、社会和企业应该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城市社会遗传提供有效的途径,推进他们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城镇化已经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从最初的希望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转向为希望在城市中中定居、获得市民身份,而这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文章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出发,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学习,探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合理、健康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已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在城市努力打拼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他们的闲暇生活却出现了"问题化"的倾向。统筹城乡发展和城市社区和谐,须重视闲暇生活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价值,并给予其必要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工人阶级化与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转化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胜 《特区经济》2010,(12):146-147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更为积极的城市定居意愿。但要实现城市定居的意愿,必须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工人阶级化,真正成为工人群体;二是市民化,真正成为城市居民。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人阶级化还未完成,其主要表现是只完成了职业身份转变、未完成地位身份的转化,角色意识混乱及其缺乏工人阶级的权利享有;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还难以融入,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制度隔离、市场压力和社会排斥三要素的阻碍。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外部牵引力和内在推动力两个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动力机制,从外部阻障和内在阻障两个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阻障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蒋龙成 《浙江经济》2010,(21):48-49
新生代农民工熟悉城市生活,向往城市生活,也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学界所说的"农民工市民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中的杭州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侣传振 《杭州研究》2009,(4):140-151
农民工市民化是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本文在梳理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内涵基础上,结合杭州市农民工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3个层面对杭州市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特征、阻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城市融入3个环节提出了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来说,其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容易陷入困境。因此,社会救助对于农民工来说意义重大。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因素限制,农民工在遭遇困境的时候很难得到城市社会救助。这主要有制度体系与法律方面、社会救助资金来源方面、农民工权利意识不强、社会救助主体单一方面四大问题。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应解决策略来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社会救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7.
农地权益实现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农地权益参差不齐,具有非生产性、非统一性、非公平性特征.基层政府应公平农村土地代际分配,通过确权、登记、颁证和土地物权债权化,保障和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土地财产权益.输出地和常住地政府应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纳入公共预算,以就业和住房问题为核心,发展农村“两后生”职业教育,分类分步实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工程.  相似文献   

18.
郑书莉 《乡镇经济》2008,24(3):67-70
近年来,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和特色经济发展迅速,加上地少人多的省情,使得农民工成为一支影响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和他们观念的改变,使得第二代农民工生活处于矛盾和冲突状态,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市民化成为必然选择。由于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紧密的联系,浙江省城市发展道路选择对第二代农民工能否顺利市民化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结合浙江省经济特色,提出了城市发展选择和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以加强城市发展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白洁 《重庆经济》2009,(4):52-56
经过20多年的变迁,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特定的社会群体和新兴的社会阶层。当“民工荒”、“讨薪”、“农民工维权”等现象被当作社会问题备受关注的时候,一直处于失语状态的农民工已经悄悄完成了更新换代和结构转型——这就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重庆在建设统筹城乡过程中面临着一个突出问题,即农民市民化的进程非常缓慢,每年仅有20多万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为此,重庆应当以新生代农民工为抓手,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以地市和县城不同城市规模地区为例,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和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实证模型,发现县城和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和市民化意愿论证结果相一致,二者存在一定关联,提出对第二代农民工、低学历农民工、“四有”农民工实行有差别的分类市民化,通过就地就近市民化和异地市民化模式推进,对于其他行政等级地区亦可进行分类市民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